分享

《红楼梦》赏析 611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值得称道

 伴读红楼 2023-09-01 发布于黑龙江

刘姥姥个乡村老太太有趣极了,带着一股新鲜的空气走进我们的视野。天没亮就出发,一路步行进城来到荣国府门前当她硬着头皮、准备开口求人之前掸掸衣服。这个很小的动作,很容易被忽略,然而读来心酸刘姥姥大概觉得自己的穿着模样实在登大雅之堂。至少掸一掸身上的尘土。刘姥姥掸掸衣服这个细节表现出刘姥姥做人的庄重,尽管卑微落魄,即使被人歧视、看不起,自己还是要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庄重,不失生命的本分做人的尊严

屯老二进城两眼发懵。刘姥姥要找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周瑞是荣国府负责收租的管家,去南边收租去了。门卫不可能这个贫婆子传话,都不理她。这还不算,还有更坏的,让她那墙儿等着,一会他们家就有人出来。刘姥姥深信不疑,真靠那儿等一天,结果可想而知。刘姥姥见到了周瑞的老婆,刘姥姥的亲家王成帮助过周瑞,加上恰好周瑞老婆那天心情好,想在刘姥姥面前显摆一下自己在荣国府的体面地位和办事能力安排刘姥姥抓住王熙凤中午用餐后、午睡前这个空当见一面。

刘姥姥很粗俗,是开口就讲俗语的那种人。她说这样下去一家人都要饿死,总得想个法子。她说你家以前跟王家联过宗,人家是官僚贵族,从这上可以想想办法。刘姥姥七十多岁了生命却非常顽强。无论多艰难,总是积极乐观地想办法,生命是运动状态,永葆活力。我们要学习刘姥姥,永远保持鲜活、顽强的生命状态。焕发出生命激情与能量。

刘姥姥在困境中,还要想方法。身上有一种天生的乐观豁达,她也没有悲观的闲情逸致。日子再苦也得想办法过下去。刘姥姥看不起她女婿,她骂女婿说:生活没着落,想想办法,除了喝了酒就打老婆骂孩子,算什么男子汉。刘姥姥忽然想到,王夫人心地善良,常常施舍穷人。她估计到荣国府没那么容易进,就想到周瑞是太太的陪房,决定去找周瑞。

刘姥姥久经世故有胆有识否则,哪敢打贾府的主意,亲自上门打秋风。刘姥姥与贾府本来没有交叉点,虽然在中国流行转折亲,但是刘姥姥不过是亲家跟王家连过宗。贾府不可能真正平等地看待,甚至会蔑视。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富人瞧不起穷人再正常不过。王熙凤摆出管家的威仪,对刘姥姥带搭不理在情理中。刘姥姥有求于人,她只能忍辱负重,百般谦卑。

刘姥姥是个不折不扣的乡巴佬,没有文化,但是她从不自卑。她情商很高说话很机智,虽然有些时候说话并不高明,但是能显现农村人纯朴实在求人的虔诚,又极尽赞美讨好王熙凤,博其欢心。她真诚坦率,毫不掩饰。有时说些粗话,更体现她的坦率质朴和粗俗

读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心里很不是滋味,谁都有自尊心,若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向人乞讨。刘姥姥要去贾府打秋风,她把板儿带去,教他看见谁要怎么说话。进入这深似海的侯门,刘姥姥吓呆了。她想不到有钱人家如此情境。那个孩子扮演一个道具的角色。她见王熙凤的时候很紧张,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就拉板儿磕头,板儿她背后躲,她就骂他没用,她内心何尝不是在骂自己

张口求人不容易,刘姥姥未语先红了脸,说明她感羞辱,刘姥姥说完用手推板儿一把,为自己遮羞。板儿要吃肉,刘姥姥伸手就是一巴掌她是真担心板儿坏了大事。在王熙凤面前,刘姥姥不仅自己满脸逢迎,极力讨好只能事,板儿当作摆脱难堪的台阶,可怜板儿成姥姥遮掩尴尬的道具。此时刘姥姥心中一定苦不堪言。那满脸笑容背后,隐藏着多少无奈与辛酸。

红楼梦》的作者不能站在贫苦农民的立场。但他让一个农村贫妪走进诗礼簪缨的公侯世家,对贾府进行透视和详察,耳闻目睹荣府的一派繁盛景象。深入细腻地展开贾府的生活细节。刘姥姥进荣府觉得一切都很新鲜。作者用一挂西洋时钟带出刘姥姥没见过的公府气派,带出王熙凤管理家务纪律的严格,行事遵守时间按部就班,一点也不含糊颇有现代企业的风范

通过刘姥姥的眼光看待贾府的奢华。让我们看清贾府的腐朽、反动的罪恶本质。后文乌进孝交租,我们看到贾府的主要经济来源靠着剥削广大农民的血汗生活。荣国府这边享不尽荣华富贵,大批贫苦农民作牛作马到头却衣食无着落。我们小时候读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还在研究它的对仗与否。《红楼梦》让我们对封建社会有更深的认识。刘姥姥将贾府与整个社会联结起来,使小说具有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