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人“报仇”最高明的做法:做到这几点,才算符合天意

 舒山有鹿 2023-09-01 发布于广东

3e8afb27cba20719.jpg

江湖,不仅是一个修罗场,还是一个“充满因果”的大染缸。

跟某些人有关系,那我们就会跟他们有“因果”上的牵扯。这因果,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遇到贵人,那我们就等于碰到了善因善果。遇到小人,那我们就等于遇到了恶因恶果。反正,好与坏的因果,我们都需要经历一番。

在“恶因恶果”当中,我们绝对会跟某些小人结仇,不是他们欺负了我们,就是我们看不惯他们,那“尔虞我诈,你谋我算”的情况就出现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冤冤相报何时了。不论是成功的一方,还是失败的一方,都想“报仇”。而报仇,其实是有讲究的。

找人报仇最高明的做法,其实是做到这几点,符合天意。

5dbd9a0469174744b5844936a6077af6.jpeg

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中庸集注》中有言:“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别人对你做了什么,那你就以什么方式对待别人。有恩的报恩,有仇的报仇。反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在周朝,周天子听信了纪国国君的话,杀了齐国的君主。多年后,齐国的君王率兵灭了纪国,也杀了他们的国君。这,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对此,有人会说,别人这么对你,你就这么对别人,不就跟他们一样,毫无德行了吗?其实,讲德行,那是要看人的。

跟君子讲德行,那君子也会跟你讲德行。反之,跟小人讲德行,那小人就会觉得你迂腐,好欺负,从而拿捏你,谋害你。

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一定的原则和底线。别人对我们好,我们就对别人更好。而别人伤害我们,那我们也不能过分忍让,采取同样的办法对付他们就好。

8a2a07fc3d1d4d3a9dc00b0725dd4c63_th.png

二、以柔克刚,不要与之硬碰硬。

兵仙韩信跟霸王项羽对战,由于项羽的锋芒太盛,所以韩信避其锋芒,采取了“围而歼之”的策略,将项羽逼到了乌江边自刎。

跟一头蛮牛比拼,如果你非要与之硬碰硬,那受伤的绝对不是蛮牛,而是你自己。反之,你选择以柔克刚,找到弱点击败它,那你就能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在很多人看来,“柔”这个字,显得特别软弱,所以人们都不强调柔,而强调刚。太过于刚强,就走了极端,容易折断。

所谓“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就是这个道理。刚硬的手段是必要的,柔软的行为也是必须的。唯有这两点结合,才能让我们“无往而不利”。

就像春秋末年的越王勾践,一开始在夫差面前示弱,这是柔。等实力强大后,勾践率兵消灭了夫差,这是刚。

不论是报仇,还是跟别人争斗,该柔的时候要柔,该刚的时候要刚,那你会立于不败之地。

36ce092e52a84c6c9318b06ac48dae86_th.jpg

三、等待时机,保持良好的心态。

跟实力强大的人结仇,而你又想报仇,那你该如何是好呢?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等待时机”。

时机未到,哪怕你是英雄,也毫无用武之地。时机到了,哪怕你是普通人,也能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时机”二字,是做事的必备条件。古往今来,那些成大事的人,都会抓住关键的时机,奠定自己的优势,让自己赢到最后。

唐朝初年,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合谋陷害秦王李世民。李世民特别怨恨李建成和李元吉,就跟尉迟恭、房玄龄等人商议,在玄武门合力诛杀太子和齐王。

在玄武门一战中,秦王李世民杀掉了大哥和弟弟,还逼宫李渊,让李渊不得不禅位。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人生转折点。

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时机到来,那万事万物都会跟你齐心协力。如此,何愁无法报仇雪恨呢?

070dbb38e56645729f9f14c1cd7aa8cd.jpeg 

四、潜龙勿用,隐忍待发。

很喜欢这么一句话,扮猪吃老虎,闷声发大财。

要想搞定一只老虎,那我们就需要装扮成猪的样子,让老虎放松警惕。要想发财,那我们就不能过分声张,而应该不动声色,悄悄行事。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手段,也没有什么权谋,那他们就最适合“闷声发财”。这一条路,其实是最好走的,也是收益最高的。

没钱的时候,别人会欺负你。等你有钱了,别人还会欺负你吗?绝对不会。因为人们都喜欢欺软怕硬。弱小了,才会欺负你。强大了,就会奉承你。

也许,你会觉得这些人毫无原则和底线。其实,这就是江湖中“弱肉强食”的真相。我们可以心软,但我们绝对不能弱小。

与其等待别人的施舍,不如期待自己的强大。只要自己有钱,有实力,那我们才有更多选择的空间。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