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文庙系列——​西充文庙

 智宇张瑾 2023-09-01 发布于甘肃

西充文庙,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纪信广场,始建于南宋淳祐年间(1241年—1252年),现为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西充文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中轴线两侧为东西礼门、东西庑、东西配殿。西充文庙是川北范围内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明代古建筑群,对研究四川地区文庙建筑的发展演变具有一定的价值。 

2013年3月5日,西充文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年—1252年),西充文庙始建。

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西充文庙重建于西充县城西孝廉山下。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对西充文庙作重大维修。

民国时期,西充文庙曾辟为公园,后为县立图书馆、民众教育馆馆舍。

新中国成立后,西充文庙改作西充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处。

2002年,西充文庙历时两年搬迁到纪信广场。 

西充文庙坐北朝南,由大门、过厅、大成殿及左右厢房构成四合院布局,现存建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西充文庙为二进四合院建筑群,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中轴线两侧为东西礼门、东西庑、东西配殿。

西充文庙西接纪信广场,南临莲花湖景区,整体结构严谨,布局错落有致,造型庄重典雅,新增东礼门、西礼门、泮池、东配殿、西配殿等单体建筑和复制具有明代建筑显著特征的斗拱。

主要建筑:棂星门

西充文庙棂星门分三个门,宽10米,高5米。棂星门前有11级石阶,屋架为小式穿斗石木结构。

大门两边施有护柱石,屋顶呈歇山式结构,山门与大成殿以过厅相连。 过厅柱础分前后,前柱础原有四个石狮虽已毁损,但痕迹依存,后柱础呈莲花形。 

大成殿是西充文庙的主体建筑,建于1.8米高台基上,通高11.4米,面阔三间15.04米,进深12.31米,檐柱径0.39米,柱顶卷杀,前檐下有斗拱17铺。殿内梁架为台梁式,四缝梁架,十架椽,屋面为重檐歇山式屋顶施筒瓦。

文庙管理房为西充文庙扩建后修的四合院形式建筑,外观形态呈凹字形。 

历史文化

西充文庙是为纪念孔子而修建的,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尊称为“至圣先师”,其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由于历代统治者提倡“尊孔读经”,各地均建孔庙(又称文庙)以示纪念。 

文物价值

西充文庙是川北范围内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明代古建筑群,也是全国21个县城中的国家级文庙之一,对研究四川地区文庙建筑的发展演变具有一定的价值。

保护措施

2007年6月1日,西充文庙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西充文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