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拙著《平常心是道》中的“平常心是道”

 自由书画谈 2023-09-01 发布于山西

筆者在抄佛經

趙州從谂禅師問道於南泉和尚:“什麽是道?”南泉答道:“平常心是道。”從谂接著又問:“道可以趨向嗎?”南泉答:“考慮趨向就相背了。”這是《景德傳燈錄》中的話,是說生活中到處都是道,不必追求,無所趨向,一切應順應自然,道時刻在你的身邊。

筆者篆刻“平常心是道”

常言道:“境由心造”,又說“心本無生因境有”。心只有是“平常心”,千萬不能加以修煉,否則便偏離真正的道。《金剛經》中有“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無所住的心就像太空一樣,洞徹明朗,無遮無礙,則無往而不樂。吃飯睡覺,平常生活小事,但是其中大有道理。大珠《頓悟入道要門論》說:“有源律師來問:'和尚修道,不用功否?’師曰'饑來吃飯,困來即眠。’曰:'一切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師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須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律師杜口。”這是說修行到心無挂礙,都不是容易的事。這顆平常心,就是佛,就是道,就是菩提。是即心即佛的心。

筆者書法“担雪填井”

凡事應該放下。岩陽尊者問趙州和尚:“一物不將來時如何?”趙州曰:“放下著。”有載,和尚師兄弟倆趕路,遇河水漲,有一年輕女子難以過河,師兄抱起女子過河,二話不說放下女子又繼續趕路。走了十數里,師弟還在嘀咕師兄:“你是出家人,不能近女色,怎麽能抱女子過河呢?”師兄答:“我是把女子抱過河就放下了,你實在是抱著這女子走了十數里。”這是說凡事不可拘泥,不能背負東西。應隨緣,要用平常心去應付發生的一切。如果說修行未深的小和尚有此執迷,是未得道故,但大德禅師也有不得要領的時候。馬祖道一大禅師求道于懷讓門下,整天坐禅,懷讓禅師看他是個人才,“往問曰:'大德坐圖什麽?’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磚,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師作什麽?’師曰:'磨作鏡。’一曰:'磨磚豈得成鏡耶?’”懷讓禅師看到機會來了,便施教開悟道一:“坐禅豈得成佛耶?”佛即是心,心即是佛,無有差別,千變萬化,不離平常心是道。

筆者朱砂造佛像

要做到用平常心去應對一切,首先要有好的心境,要舍棄今天是好日子或壞日子的觀念。吉川英治說:“晴天時,則愛晴;雨天時,則愛雨;有樂趣時,則快樂,沒樂趣時,也快樂。”弘一法師出家後視“日日是好日”,菜做得太鹹是好的,雨天有木屐是好的,破毛巾是好的……真正是“所見無不是花,所思無不是月”。筆者崇拜弘一法師,也總想以法師爲榜樣,並常吟“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心頭挂,便是人間好時節。”無奈還總是拘泥於自己的私心,做浪費心智的事,爲閑事所束縛。

筆者篆刻“空”

剛剛又翻閱先生名著《中國禅宗紀實》,讀到扉頁上先生題簽:“吃飯睡覺,寫字畫畫都是禅。禅在生活當中。”筆者似有所悟,本來還想明天是臘八釋迦佛成道日,要叫家人煮八寶粥以示紀念,忽然想到,這是執於形式的外求,於覺悟成佛沒有益處,於是抱著“吃茶吃飯隨時過”,用平常心去對待甘味、苦味和澀味。


誰家無明月清風?平常心人人皆有,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希望人們永遠保留著平常心。

1999年9月1日于無住庵南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