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新用户22414761 2023-09-01 发布于黑龙江

一、与动物有关的字

1.“唯”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唯”,右边是一个“隹”,,古初“鸟”、“隹”同字,也可认为它是一个“鸟”字。

上面这个“隹”字有喙、有头、有身、有羽、有脚,还有一个脚趾,可以认为是“隹”字的一个基本字形。

有的少写了一个脚趾,如: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有的少写了一根羽毛: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集”字,它里面的“隹”看起来和上面几种好像不太一样,它头比较小、脖子比较长,貌似还多了一根羽毛: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但万变不离其宗,我就以上面所说的“隹”字的最基本的字形来画一画这个字: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集”字,第一笔画出鸟的身体轮廓,第二笔画出鸟的羽毛,第三笔画出鸟的躯干和脚,是不是还是那个样子?还是最基本的字形,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2.“乌”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在简化字中,区别“鸟”字和“乌”字是看中间有没有一点,有点的是“鸟”字,没点的是“乌”字。而在金文中,“乌”字不但有点(眼睛),而且上面还多出一个张开的嘴,做鸣叫状。它比“隹”字少的一个部件就是中间的一“竖”。

3.“鱼”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鱼”,像鱼的形状。

4.“虎”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虎”,象形,突出老虎的。“虎”突出的是它的牙齿和爪子。

5.“家”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家”,里面有“豕”(shǐ 猪)。“豕”突出的是雄性生殖器(最后一个笔画的前端)。猪的繁殖能力比较强,一窝能生很多个,家里面有猪代表“家”,这是古人对于绵延后代的期望。

6.“厌”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厌”,里面有“犬”。“犬”字跟“豕”字很像,只是最后一笔不出头。

7.“马”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马”,象形,“马”突出的是它的眼睛、鬃毛和马尾。

8.“能”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能”,是”熊“的本字,“熊”突出的是右边的“比”,即两个雄壮的腿和爪子。

9.“善”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善”,中间是“羊”,两边是两个“言”,可理解为羊的叫声很好听(美)。“羊”突出的是羊的两个角。

10.“毛”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毛”,象形,像一片羽毛或者一撮动物的毛。


二、与植物有关的字

1.“才”(在)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才”,草木破土而出,在古代和“在”同字,也有在下面再加一个“土”表示“在”的。

注意,在横(地面)下面的竖上有比较明显的点,表示有一部分草木还卷曲在地面之下,即将破土,后来,这一点变成了撇。

2.“朱”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朱”,“株”的本字,在“木”的中间点一点,表示树干、树桩。

3.“不”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不”,一说是“柎”(fū)的本字,即花萼,包在花瓣外面的一圈绿色叶状薄片,花开时托着花瓣。只不过它是一个倒立形,花朵朝下。

一说是地面下的树根,因为它没有长出地面,所以有否定的意思。

4.“邦”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邦”,左边是植物,右边是城邑,表示有植物的城邑。

5.“楚”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楚”,两边是个“林”字,中间是个“足”字,表示丛生的树木。

6.“历”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厤(歷)

▲“厤”,或者“秝”,是“歷”的本字。

一说是两个“禾”,取禾苗稀疏之意,引申为“历历在目”。上面的“厂”,可以理解为一块地的一角。

一说上面的“厂”是“石”的简化,表示磨砺石器,但不知与禾苗有什么关系。


三、与玉有关的字

1.“玉”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在简化字中,“玉”字和“王”字的区别是“玉”字多了一点。而在金文中“玉”和“王”没有一点关系(“王”与武器有关,见后面内容)。“玉”,就像串起来的一串玉石,只是把玉石写成了横,三横之间的距离基本上是平均的,也就是简化字“王”字的样子。现在的很多“王”字旁的字,其实都是“玉”字旁,例如“珍”、“珠”、“珊”、“玲”、“环”、“瑜”等字。

2.“宝”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宝”,“宀”(家)里有“玉”、有“贝”、有“缶”。注意,右边的那部分是“缶”,和“尔”没有关系。

3.“环”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环”,左边是“玉”,右边是(“目”+“衣”+一块环状的玉),表示挂在衣服上的玉环很漂亮,引人注目。

4.“黄”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黄”字,是“璜”的本字,是古代一种半环状的佩玉。中间圆形部分是玉的主体,下面是玉穗,上面是结点和挂绳。

5.“堇”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堇”,是“瑾”的本字,本义为美玉。“堇”和“黄”字很像,只是中间没有横(可有表示无瑕),且下面多了两点或者多一个“火”。

6.“艰”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艰”(艱),左边是个“壴”,右边是个“黄+火”(也有写“堇”字的),有“灾难”的意思。试着理解为打着鼓、捧着玉,生着火,在进行一个驱灾辟邪的仪式。


四、与“月”、“肉”“盘”有关的字

1.“夕”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夕”,像初月形,表示傍晚。它和“月”字的区别是中间没有点,表示比较明亮。“月”字是这样写的: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2.“明”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明”,左边是一个“囧”(窗户),右边是一个“月”,月光照进窗户,就是明。

3.“外”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外”,左边是一个“月”(夕),右边是一个“卜”。古人占卜在早晨,如果到了晚上再占卜已经事外矣,就是说已经晚了。

4.“有”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有”字,会意兼形声字,从月(肉),又(手)声。手里有肉,表示富有。在古文字中“月”字很多时候都代表的是“肉”字,例如“肥”、“胖”、“肝”、“胸”、“脚”等字,都跟肉有关。

5.“受”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受”,上下是两只手,中间是个盘子状的物品,表示相互授受东西。

6.“服”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服”,左边是一个盘子,中间是一个“人”,右边是一只“手”,表示人用手端着盘子,从事服务工作。


五、与武器有关的字

1.“王”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王”,斧钺形,象征王权。中竖代表的是斧杆,比较长,所以第二横和第三横的距离比较远。最下面的一横代表着斧刃,所以写得比较宽大,在《毛公鼎》中表现得还不是太明显,我们来看《大盂鼎》中的“王”字(下图),更形象。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2.“金”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金”,右边有两个点,代表金(铜)的原材料,上面像一个箭头的形状,下面像一个战斧的形状(参考上面的“王”字),表示用铜可以铸造箭矢、战斧等武器。

3.“亡”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亡”字,“芒”之初文,本义是锋芒。形状像刀刃的锋芒。

4.“乍”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乍”,“作”的本字,像犁头犁地时翻起土块的形状,表示劳作。

5.“勿”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勿”,“刎”的本字,像一个刀子上面滴着血的形状。

6.“引”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引”,“弓”字右边延伸出一条绳线,表示张弓引箭的意思。“弓”字是这样写的: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7.“族”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族”,“簇”的本字,下面是“矢”(箭),上面是一个“㫃”(像旗帜的形状),表示“簇拥”之意。《毛公鼎》中还有一个类似的字“旂”,如下:

8.“旂”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旂”(qí),从㫃,斤声。旗帜上有众铃,以令众也。

9.“我”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我”,像刃部有齿的一种武器。有两条竖着的主干,左边有三个分叉,右边有三个分叉。

10.“折”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折”,右边是“斤”(斧),左边是断木形状。注意,左边并不是简化字是的“扌”,和手没有关系。

11.“车”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车”,右边有车辕,左边有两轮。


六、其他

1.“皇”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皇”,是“煌”的本字,它是一个象形字,就像火炬光焰上腾之形。

3.“将”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将”,一说上面是“爿”(床),下面是“酉”,表示有床有酒,与“酱”有关。但我观其下面不太像是“酉”字,倒是有点像个盾牌,此处存疑。《毛公鼎》中有一个“酉”字,它是这样写的: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5.“余”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余”,构木为巢所搭的简易的茅屋。下面加一个“口”就是“舍”,《毛公鼎》中的“舍”字如下: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舍”,上“余”,下面的不是“口”,而是一个台基之形。

6.“小”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小”,细碎的三粒尘沙。如果是四粒尘沙,代表的是“少”字,如下: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11.“非”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非”,像两片相背着的羽毛,取违背之意。

“非”字和“北”字有相同的意境,“北”是“背”的本字,代表两个人背对背。“北”字如下: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12.“叀”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叀(惠)

▲“叀”,像一个纺锤形,此字上面有三个分叉,也可以只有顶端一个分叉。可用于“專”(专)、“惠”等字。古文字中的“叀”可直接用作“惠”。“惠”字的本义是专心纺线,后来引申出“仁爱”之意。

注意,下面这个字不是“專”(专)字,因为它没有“厶”这个部件,它是个“尃”字,即师傅的“傅”的右半边: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尃”,布也,上下两只手,中间是一块田地,表示用手在苗圃中布种幼苗。

13.“康”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康”,一说是上面一个“庚”(摇铃的形状),下来四点代表铃声,奏乐表示康乐。

一说“康”是“糠”的本字,像一个筛糠器,下面的四点代表糠粒。

14.“用”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用”,“桶”的初文,像桶的形状。

15.“以”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以”,所指之物不明。后来隶变为“㠯”,再后来变为“以”。

16.“易”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易”,“赐”的本字,手持器将液体倒出。

17.“裏”(里)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裏”(里),外面一个“衣”,里面一个“里”,衣服的内里就叫“里”。此“裏”并非表示长度单位的“里”。

18.“画”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画”,上面是个“聿”(笔),中间是笔毫的形状,下面的“田”和“口”为画出来的图形。

19.“公”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公”,下面是一个盛放东西的容器,上面的“八”代表平分。

20.“鼎”

《毛公鼎》学习笔记(下篇):其他与动物、植物、器物等有关的字

▲“鼎”,象形,煮食物的器具,与“目”没有关系。


(董志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