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见繁峙 | 繁峙竟然有长城!

 倦鸟依林 2023-09-01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图片

韩庄长城
关于长城,有人赞其伟大,有人叹其壮观,曾有人撰文称 “居庸关的特点是峻,八达岭的特点是雄,慕田峪的特点是秀,司马台的特点是险,金山岭的特点是奇,黄崖关的特点是异,山海关的特点是耸,喜峰口的特点是绝,嘉峪关的特点是固。

但万里长城并不都像八达岭、居庸关等那样的旅游景区,绝大多的长城藏在荒野中、藏在角落中。这是一条俯卧在群山尖的龙,深黄的巨石记载着历史的沧桑,一座座烽火台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汗水。它就是——韩庄长城

图片

图片
图片
明长城—竹帛口段
此名因修建于竹帛口而得名,地块位于忻州市繁峙县神堂堡乡韩庄村,故又称为韩庄长城,于1986年8月18日公布为山西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于2019年10月7日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

竹帛口长城是山西保存最好、最具规模、最具视觉冲击力的长城之一。这里自然地成为长城爱好者的心仪之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镇三关志》记载,战国时赵国修筑,隋代重修,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在原长城外包砌砖石,加高加宽,全长35公里,有正城一道。由于此处山高坡陡,路窄谷深,山谷最窄处只有20来米,因此成为向南通往茨沟营、吴王口至阜平的要冲,也是明代战事高发地区。城墙随蜿蜒起伏的山势修筑,像一条巨龙起伏在山峦叠嶂间,无比壮观。长城曾经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

图片

图片

竹帛口长城现有残留城墙超过两公里,敌楼及烽燧十二座,敌楼编号自北向南依次为茨字22至32号台,其中较完整敌楼四座,分别是茨字24、25、26和茨字32号台,前三座敌楼匾额保存完好。北部敌楼残基上有精美的石刻雕花。

图片

古朴的城墙 厚重的敌楼
黄土和石片筑成长城 屹立在古老的三晋大地之上
隐隐飘荡着前明王朝遥远的幽思
百年来守城将士与外敌的厮杀声始终在城墙内外回荡
明末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
但思绪却被远远拉长

图片

图片
我们了解了韩庄长城,领略了它独有的姿态,那让我们继续前进,前方就是我所起名的古村落"石头村"让我为大家细细道来。
图片
图片
村落——茨沟营
作为明代“茨字”防线的军属村,茨沟营是通往五台山的重要关口。茨沟营古村落最大的特点就是新民居很少,老人居多。全村基本还保持着原来石砌民居的风格,整个村庄四面环山,西、南有河流冲沟经东缺口而出。营堡平面呈不规则形。堡墙依山、河形势就地取材,用毛石垒砌而成。走进这里,可以看到美丽的石头村落世界,古风悠远。

图片

图片

古老的长城,淳朴的乡民,构筑成长城脚下这一方世外桃源,也成为长城人的心灵补给站。
图片
不仅仅是长城,可能来到此地你更想要和朴实、热情的村民交朋友,他们可能拉着你进门聊天喝茶、品尝家常饭、小坐休憩······像家人、像老友一般,不要稀奇,这就是我们繁峙人
图片
图片
长城四季
我们只观赏到了本季节的长城,你们想不想看看它四季变换的美景呢?
图片

话不多说3··2··1上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繁峙·韩庄长城四季

领略了长城之美,让我瞬间追忆到作者吴敏所写《寻访韩庄长城》中的一段话"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已经三次登上长城了,自信地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女汉子。走在不同年代的长城上,脚踩着历史的厚重,伸手触摸着岁月的沧桑,倍觉沉稳厚重。一种豪迈的气势凭空升起。长城,是华夏的脊梁,是凝结着远古智慧与力量的中华之魂。站在长城上,我幸运自己与宽广博大为伍;走在长城上,我感动自己与浩瀚历史对话。"

图片

相比风景名胜区的长城,是少了几分险峻、少了几分秀丽、少了几分奇特。但它作为昔日抗敌的最前沿和京城的主要屏障展示更多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沧桑和变迁书写的是大明江山的安危与和平。

旅程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