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人怎么也没想到,打破芯片技术壁垒的竟是一个80多的老太太!|半导体行业|胡伟武|芯片技术壁垒

 凡尘潘 2023-09-02 发布于广东

前言

“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美国人做梦也想不到,打破芯片技术壁垒的,是一位86岁高龄的老太太!
从2018年起,她每年为国家节省2万亿,近乎于广州一年的GDP。
这位86岁高龄的老太太叫黄令仪,她是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退休干部,曾是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她是“龙芯之父”胡伟武教授的老师,被誉为“龙芯之母”!
黄令仪

黄令仪1936年出生在广西南宁,她的祖籍是广西桂林全州县两河镇鲁水村。
那时山河破碎,风雨飘摇,日寇横行,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那时候,黄令仪最害怕的就是夜晚突然听到爆炸声,她看见了太多子弹穿过老百姓胸膛的场面,所以那时候黄令仪坚信:只有祖国强大了,人们的生活才会有保障。

于是,黄令仪暗暗下定决心,等自己长大后一定要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958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随后进入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深造,两年后,学成返校,在母校创办半导体专业和实验室。

不久后,黄心怡带领团队研发出国内首个半导体二极管。两年后,黄心怡加入中科院后,一心投入科研工作,她带领团队呕心沥血成功研制出半导体三极管,随后步入艰难的芯片研发之旅。

1989年,黄令仪受邀参加美国的国际芯片展览会,她早就想去国外瞧瞧,看看中国芯片与世界芯片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来到美国参加大会后,黄令仪惊愕不已,偌大的会场里,展览众多高科技芯片,竟然没有一个是中国制造,更是没有中国企业,她再次感觉到,中国的芯片落后的不止一点点。她在日记中写道:“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

龙芯
​2001年,65岁的黄令仪已经进入了退休生活,但她的志向还没有实现。此时,中科院胡伟武教授向全国发出了打造中国芯的集结令。他亲自找到黄令仪,邀请她一起搞芯片。
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后,2002年8月10日,我国首款芯片“龙芯1号”研发成功,举国欢庆,中国正式终结国产计算机“无芯”可用的历史。
“龙芯1号”的成功并没有让黄令仪意得志满,她深知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她一言不发,撸起袖子再次投入研究当中。

两年后,“龙芯2号”在黄令仪的带领下也顺利研发出来了,常年待在研究一线,从事着高强度的研究工作,黄令仪早已身心疲惫,她向微电子所领导交代了全部工作及文档总结后,请求退休。

回到了桂林老家,胡伟武闻讯后,给了她一封非常感人的信,请她继续为龙芯的理想而奋斗,并派了晋红、杨旭、钟石强在桂林找到了黄令仪,此时此刻,她没有理由拒绝,跟他们回到了计算所,坚持工作。
2008年末,4核龙芯3号流片成功。“龙芯三号”的顺利出世,让复兴号高铁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国产化。歼20等先进军事装备,配套了相控阵雷达,换上了中国自己的“心脏”。北斗卫星也装上了中国芯,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

功成身不退
2020年1月6日,黄令仪获得了2019年“CCF夏培肃奖”。

颁奖典礼上,记者对黄令仪提问:“黄教授,您为什么坚持在科研前线工作呢?你已经被美国人称为'芯片女魔头’了!”
黄令仪一脸微笑,她和蔼的答道:“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那时候已经80有余的黄令仪,按说应该在家颐养千年,抱子弄孙,可是她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依旧每天三点一线的往实验室跑,看那走路的姿态,丝毫不像个80几岁的老太太。
黄令仪每天去实验室之前,都会听到孙儿们的叮嘱:“奶奶!您走得慢一点!别着急!”
但是黄令仪每次都喊着:“搞科研就是要跟时间赛跑,慢不了!”
是的,已经落后这么多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和时间赛跑。
逝世

2023年4月20日5时0分, 黄令仪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去世,享年86岁。

惊闻黄老去世的消息,举国悲痛,人们不甚惋惜,这位为了中国芯片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老人就这样离去了,离开了她最热爱实验室,离开了她心心念念要擦拭屈辱的祖国。

这位耄耋老人一生秉持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用瘦弱的身躯挺起民族的脊梁,用一颗最纯粹的“中国心”打造最硬核的“中国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