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牢底坐穿鱼!钓到这5种野生鲤鱼要放掉,不可拿回家吃

 三农小毛 2023-09-02 发布于湖南

导读:钓到这5种鲤鱼要放生:都是“牢底坐穿鱼”,钓不得也吃不得!

鲤鱼,这是我国一种十分常见的鱼类。其也是我国养殖时间最为悠久的一种淡水鱼了,别看现在很多人不爱吃鲤鱼,甚至还被很多南方人嫌弃,但是在古代它却被称之为“淡水之王”,可见它的地位不一般。

众所周知,我国的鲤鱼品种非常多,而且在我国的分布范围也非常广。如果你喜欢钓鱼,那就要注意了,并不是所有的鲤鱼都不好吃,而且也不是所有的鲤鱼都能钓来吃。

下面这五种鲤鱼,如果大家捕捞到了,就请立即放生,它们吃不得也掉不得,因为全都是“牢底坐穿鱼”,一起来了解下不吃亏。

①黑鲤鱼

顾名思义这种鱼的最大特点就是长得像鲤鱼,可是浑身却是偏黑色的,在有些地方也叫它黑鲤鱼、墨鲤、岩鲤等,而它的学名叫“岩原鲤”。这也和它的特性有关,就是这种鱼喜欢在多石块、岩石缝隙中栖息。

黑鲤鱼和普通的鲤鱼在外形方面差别不是太大,它也是鲤形目鲤科原鲤属鱼类,身体侧扁,略呈菱形;背部隆起,腹部圆平,长得倒是有几分像鳊鱼。不过它的头部呈深黑色,就连鳍、尾鳍后缘也是深黑色的。而且它在阳光下呈淡紫色的,非常的奇特,因此也比较好辨认。

黑鲤鱼自古以来都是上等名贵食用经济鱼类,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过去被过度的捕捞,杂家是环境的恶化,很多地方水利工程的建设等,从而导致黑鲤鱼种群数量已锐减,如今已经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收录为二级保护鱼类。

②乌原鲤

它和黑鲤鱼是长得十分相似,这是鲤科原鲤属的一种鱼类,在民间也叫它们为乌鲤,墨鲤,乌鲫,乌钩,黑鲤等。

乌原鲤为江河中下层鱼类,多栖息于流水深处底质为岩石的水体,亦能生活于流速较缓慢的水体底部。这种鱼的特点在于它的腹部和体背部暗黑色,腹部银白;而各鱼鳍都是深黑色的,就连每个鳞片的前部有一黑点,连成体侧明显的纵纹。

这种鱼也是非常鲜美的,在以前一直被视为上等鱼。但如今野生的已经非常少见了,也就是在西江水系干支流中少量分布,现已成为易危物种。目前乌原鲤也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收录为了二级保护鱼类。

③中鲤

有些地方也叫它菜呼、麻鱼、马边鱼等,学名叫小鲤,这是鲤科鲤亚科鲤属中鲤亚属,因为体型长得很像鲤鱼,但是个头却要小很多,因为它的生长很缓慢,一般体长120-160毫米,体重难超过半斤。

值得一提的是中鲤是我国特有的鱼类,并且它是分布范围很有限,目前仅分布于云南滇池,现今数量极为稀少,在2008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列为极危(CR),目前也是国家二级保护鱼类。

④大头鲤

顾名思义这种鱼的不仅很像鲤鱼,而且头部特别大。确实是如此,大头鲤在民间也叫它江川大头鱼,它是鲤形目鲤科鲤属脊索动物。

它的体型方面和鲤鱼有七八分相似,可是头部大且长,头长甚至大于体高了,所以是非常好辨认的。另外它的嘴巴也很大,但是嘴唇薄,而且无须,偶见在口角具一对领须,极细小。

不过,大头鲤在我国是分布范围也很有限,主要是在云南星云湖和杞湖等水域。这种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只在水深的湖泊,水库,并且水质清澈的环境,一旦受到污染或者是离开水面很快就死亡。目前大头鲤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保护级别为极度濒危。

⑤青海湖裸鲤

虽然它的名字有个鲤字,但是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鲤鱼却有很大的差别。青海湖裸鲤也叫“湟鱼”,因为它的身体很细长,背部呈灰褐色或黄褐色,腹部则为灰白色或浅黄色,有个别鱼体全身呈浅黄色。

不光是这些区别,另外还有很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无鳞鱼类,这种鱼体表是没有鱼鳞的。

别看现在青海湖裸鲤已经是国家重点保护鱼类了,但是在以前它却为当地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青海遭遇了罕见的饥荒,从而导致粮食严重不足,而当地的人就是靠青海湖裸鲤来充饥,毫不夸张的说这种鱼在当时几乎养活了大半个青海人口。

这种鱼因为肉质肥厚、味道鲜美,且容易加工等特点,在当时红极一时,但也因为过度的捕捞,野生种群严重减少。幸好在近些年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种珍贵鱼类的种群数量逐渐恢复了。

以上这五种鲤鱼,在过去都是较为常见的,相信以前不少人也都是吃过的。但如今它们都成为了保护动物,就算是再美味,大家也要控制住自己,钓到了也要及时方式,免得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