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池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9-02 发布于上海

作者:鲍尔吉·原野

长白山脚下的二道白河镇很美。小城不大,马路宽敞整洁,建筑物隐藏在松林里。不管走到哪里,身边都环绕松香味。这是大地的香水。

在小镇漫步,抬眼俱是粗壮挺拔的红松,落叶松和长白美人松,仿佛进了原始森林。高大的松树旁边有洋气的旅馆和自动售货机。从旅馆出来,走几百米就进入松林中,林中有跑步的木栈道。我是跑步爱好者,忍不住去松林里跑了一小时,与无数松树兄弟见面,在心里相互问候,行注目礼。在这里跑步别怕迷路,更不要担心跑进长白山深处。木栈道边上,隐隐约约露出城里的道路和公交车站。这其实很奇妙,你可以认为自己在原始森林,却置身于城市里。松树有一种天生的肃穆气质,好像并不留恋身边的风景,只在怀念远方。我跑步穿过一棵又一棵松树,每棵树都在怀念远方。尽管它们身边生长着世俗的狗枣子藤和开粉花的绣线菊。松树笔直挺立,等待风把它们的松香味吹得更远。这个小镇没有不合时宜的高层建筑,也没有扰乱宁静的游乐场所。处处体现着对松树,对大自然主人地位的尊重。

我见过一个长白山伐木工人的视频,16个人肩荷一根直径约为一米多的松树往前走。他们口里唱着伐木号子,边唱边走,步调一致。一步也就迈出半尺多,可见负重到达极限。他们唱的号子非常迷人,领唱者的高音凄厉,仿佛不如此振作不起同伴的精神。同伴的伴唱一律是低沉的嗨哟嗨哟,仿佛是松涛的回音。他们精神贯注于领唱的声音,一点点挪移脚步,好像要把音符踩进黑土地。这样的视频,体现了劳动真正的含义,一口气挨着一口气生存,步步搏命。自然这是过去的场景,那时候林场还没实行机械化,而现在,林业部门早已告别伐木,以养护森林为己任。像二道白河镇,树木是这里永久的主人,小鸟和昆虫是这里的居民,人类是观赏者与维护者。

来长白山旅游的人都为了观天池,我也如此。来此地听到一些传言,意思是旅游者十有八九看不到天池的真面目。美丽的天池被云雾遮蔽是常有的事情。这些传言让人们有些灰心,但既然来了,看一看封锁天池的云雾也是值得的。

我们上天池是坐缆车,很快就到了。天池——听听这个名字就不同凡响。中国有好多好地名,比如神木、福鼎,但天池的名字最大气。地球之上,有一汪湖泊名为天池,那里一定是最值得去的地方。从历史上说,长白山还是建州女真即今天满族的发祥地,所以,天池可以毫无愧疚地叫这个高尚的名字。那么它常被云雾遮盖,不让普通游客观瞻也在情理之中。

到了山顶,遭遇大风。明明是7月盛夏,山顶上的人却穿着红色的羽绒服。大风旋即转为暴雨。穿羽绒服的人迅速套上雨衣。这都是拜访天池的代价,似乎应该是这样。我们没羽绒服,也没有雨衣,像受惊的小鸡崽一样躲进气象站。过一会儿,导游为我们拿来了羽绒服和雨衣,换上,好像靠近天池都要换上统一的制服。我们在风里雨里往天池走,当我们挤在栏杆前往下观望时,看到的是一片白云,可以称为天池的云质保护层。这证明人们说得没错,我们成了十有八九之“八九”的人,这没什么好遗憾的,下山,往山下走。没走出几十米,就有人激动地喊,快看啊!天池出来了。我们转回去,看到天池云开雾散,露出辽阔的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湖水虽被云雾遮盖过,但没有丝毫波浪。像一位女神在白云和净土之间安卧。游客们虽不熟悉,但此刻笑嘻嘻地左右相视,我们成了十有八九之“一二”。作家金仁顺一句话道出人们的心声,她说:我们真有福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