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出现大量巨型蛾子布满街道,引行人不安尖叫,怎么回事?

 狸猫之一爱科普 2023-09-02 发布于福建

消息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8月31日报道。

日本出现大量巨型蛾子布满街道

近日,日本札幌市连日遭遇到了小型“恐怖袭击”,虽然危害很小,但对当地市民来说对心理造成的恐慌属实却是很巨大的:只见数量众多,翼展可达10厘米的巨型飞蛾遍布视野所及的区域,虽然不到“铺天盖地”的级别,但因为存在感十足,压迫力更是惊人,引发路人惊叫连连。

这些飞蛾的翅膀呈现黑白褐三色,两侧的前翅和后翅都各有一个形似眼睛的斑纹,作用是为了拟态,伪装成大型的动物,令猎食者望而却步。通过这么明确的特征,很快就能确定这是一种常见的日本飞蛾——樟蚕蛾。

当地政府已通过喷洒杀虫剂、设置捕蛾灯等措施企图减少樟蚕蛾的数量,减少恐慌情绪。至于它们大量出现的原因,目前日本相关专家表示此类情况确实罕见,推测可能是因为今年温度过高导致幼虫成长速度加快所导致的。专家还表示这些政府的措施只是暂时的,如果确实是因为气候问题导致,那这些手段是治标不治本。

飞蛾大量出现的可能性?

日本札幌市出现那么多飞蛾的确切原因尚不得知,我也不是很想管小日本的事情,不过关于飞蛾大量出现的原因,还是可以讲讲。

首先可能是因为到了繁殖季节,雌蛾会释放出信息素吸引雄蛾前来交配,只要雌蛾的数量够多,到时候的场景就可能很壮观;其实是所谓的“飞蛾扑火”,光源会吸引这些飞蛾前来,造成聚集的情况;此外,气候变化也会造成影响,比如前面那个专家说的温度升高导致幼虫生长加快,提前化蛹成蛾。当下雨之后,地面产生静电也会吸引飞蛾前来聚集;最后是食物的因素,开花植物的香味吸引飞蛾前来。

就我上述的四种情况来说,这次日本的这个事件总感觉确实只可能是气候因素。日本城市中有充足光亮的区域很多,为何飞蛾们不分散开呢?飞蛾聚集的区域也没有什么它们青睐的开花植物。而樟蚕蛾是在2-3月交配的,在3月产卵后,幼虫只要10天就可以孵化,之后在6月开始结茧化蛹,在来年的2月羽化,现在才9月,是不是早得太离谱了?但比起其他可能性,确实用气候变化来解释比较合理。

飞蛾对自然很重要

虽然飞蛾和它的幼虫很让人类嫌弃,但它们对自然界的重要性是人类的一百万倍。

飞蛾及其幼虫是许多其他物种的重要食物,包括两栖动物、小型哺乳动物、蝙蝠和许多鸟类。蛾毛虫对于喂养幼鸟尤其重要,几乎各种鸟类都会以其为食,飞蛾数量的严重下降可能会对所有这些野生动物物种产生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飞蛾在告诉我们环境健康状况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飞蛾分布广泛,存在于许多不同的栖息地,而且对变化非常敏感,因此飞蛾作为指示物种特别有用。监测它们的数量和范围可以为我们提供了解我们自身环境变化的重要线索,例如新农业实践、农药、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虽然蛾毛虫会吃植物的叶子,在广义上算是害虫,但这些植物其实也很需要飞蛾,因为飞蛾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会为花朵授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