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项羽故乡下相在今邳州炮车镇境内——下邳县故城初考 | 高念卿

 文化佳园 2023-09-02 发布于江苏

南宋词人李清照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何许人也。《史记·项羽本纪》:“项藉者,下相人也,字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太匆匆”。古今多少事,尽在波涛中,销声匿迹难寻踪。南朝宋鲍照云:“亘古通今,明鲜晦多。”故今人说起楚霸王,不知何处是下相。

下相,在今邳州市炮车镇境内。

一、宿迁学者推翻“下相为宿迁古城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提高文化品位,优化投资环境,各地掀起抢夺历史名人之风潮。宿迁人精明过人,虽拿不出任何证据,却不问青红皂白,先下手为强,把下相纳入宿迁版图中;或言下相为宿迁古城,或曰下相在今宿迁市西南云云。时有新沂学者提出异议而引起争讼,却不敌宿迁学者三寸不烂之舌,败下阵来;从此,不明不白,项羽被贴上了“宿迁人”之标签。

近日,于网上见到宿迁学者王晓凡先生之大作《下相(西楚霸王项羽出生地下相古城)到底在哪里》,其旁征博引,鞭辟入里,彻底否定“宿迁下相古城说”也;拜读后受益匪浅,故摘录于下,以飨读者。

作为宿迁人,尤其是读过几天书的宿迁人,都知道太史公司马迁写过一篇记载和赞美我们宿迁同乡项羽丰功伟绩的文章,叫《项羽本纪》。在这篇光辉著作中,开篇的第一句就是:“项藉者,下相人也。”······

那么下相在哪里?

有关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在宿迁文史界有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摆在那里,那就是现在的宿迁城。但是我说:那绝对不是项羽生长时代的下相城······

在目前可以看到的文献中,新时期以后,最早认定是宿迁西古城就是下相城的,是1983年由政协宿迁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自行印刷的内部发行的《宿迁文史资料》第一期第一篇文章《宿迁县的历史沿革》,其附录《下相城》:

“下相城遗址,在现今县城西南上古城附近,《江南通志》:'县西七里有下相社’《府志》注:按唐宿迁仍晋宿豫旧治,故《括地》《元和》两志皆谓下相在县西北十里,以《寰宇记》故宿豫城距下邳里数较之,则《括地志》所谓在县西北七十里,与《江南通志》之县西七里,实相近也。明万历县志:'在运河西三里,相传项羽所筑。’今古城东倚黄堤,旧有古庙两座,同以东之项王故里,隔河相望。父老相传,皆以此处为古之下相遗址,所以称为古城。”       上

面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之所以认定古城是下相城是因为:1、此处是明朝宿迁下相社辖区。2、是因为老百姓的传说。

笔者认为,这两点都是站不住脚的,基本上可以说是牵强附会,甚至是自相矛盾的。       

首先,此文中所指的下相社,只是明代宿迁对于全县境内区域的划分的社名,正如现在的宿豫区政府并非古宿豫县城一样,当时的下相社是明代十八社之一的新地名       ,而不是古秦汉之际下相县城的延续。

······             ······                 ······                                

在明代的十八社中,靠近城区部分被命名为下相社,其实这很容易理解,正如当年解放后一段时间,宿城镇曾经叫过霸王人民公社一样,只是故乡人民对于先辈英杰的 一种纪念方式而已。但仅仅因为这一点,就成为部分研究者认定下相古城具体方位的证据,未免有些太过于草率,谁能证明,明代的下相社和秦汉的下相城是一回事?你的文本根据是什么?毕竟明代和秦汉相差一千八九百年。这期间的沧海桑田,没有相应的文献资料相衔接,怎么可能单单凭着一个社区的名称来认定两千年前下相城的地理位置······

自春秋战国以来,宿迁境内遗存各类县郡、城池遗迹众多,宿迁范围内的行政区划频频变换,明代兴起的五乡十八社,是在明代宿迁县城大搬迁后,县治相对固定下划分定名的,尤其是历经宋金战争时期,宿迁一带区划不断变化,紧接着又历经异族统治,元帝国不断调整区划,可以说,明朝时期的地名基本上都是抹去原来所有痕迹,重新划分的。所以明代下相社地名不足为据。

你可能觉得明代最起码离秦代近一些,所以明代下相社就是下相城似乎也有可能,但我告诉你,就在这本明万历《宿迁县志》中,就已经明确否定了古城是下相城的可能性。

明县志《古迹》篇云:“古城,在运河西三里,相传项羽所筑。”(运河:黄河河道)这些记载和《宿迁文史资料》一文中引用的论据是相符的,这恰恰就是我认为他们最为搞笑的一点,诸位试想一下,既然是项羽所筑,怎么可能是项羽的出生地?而府志中的记载更加证明了这一点。同时期的《淮安府志》中卷三《建置·古迹》记载:“宿迁古城,去治西五里,相传项羽所筑,元末倾颓,唯余基址。

因为这个古城在元末才坍塌,故在明代编纂志书的时候       ,这些作者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城地面建筑的基础部分,可以说在当时考证这个古城的由来,就好像我们现在整理解放战争时期宿北大战的战场资料一样,时应当非常容易的。尤为如此,他们才不敢轻易断言,才不敢像现在的所谓专家教授们胡说八道,因为这最容易戳穿了。

有关上城的来历,笔者从临近府县的志书上看到一些说法,与我们的专家说法迥异。比如光绪《睢宁县志》卷七《古迹志》中记载:“据《金史·地理志》言:睢宁于兴定二年四月(宋高宗绍兴十一年),以宿迁县古城置。”这就是说,在南宋和辽金交战时,宿迁所谓的上古城是睢宁的县城,而且从此后睢宁的县名头固定下来了。这是写进金,代历史里的,故而《睢宁县志》据此说:

“《后汉书注》《寰宇志》谓在下邳东南,恰合通志言,即县志记必由此推之,通志说是。

所以据推断,当时作为境内宿儒名仕的志书作者们,肯定知道这个古城的来历一定比下相城的时期晚,因此就是作为“项羽所筑”这一点,也只是模糊不清地记载“相传项羽所筑”,并无任何历史资料支撑。假如有一丝可能事项羽出生的下相城,我相信他们不会置之不理的。所以从“宿迁城西七里有下相社”这一明代的资料记载,阐发出下相社就是下相古城的这一说法,纯属是对于历史典籍的误读。             

       ······             ······                 ······

《括地志》《元和郡县志》《读史方舆纪要》等典籍中记载的“下相古城在宿豫县城西北七十里”是符合历史真实面目的,真实可信。

······             ······                 ······

作为宿迁的骄傲,项羽出生地下相古城,几乎境内所有学者都力图证明宿迁就是下相,甚至宿城就是下相,然而多少年来,大家都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开一个令人尴尬的历史事实,那就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宿迁第一本县志上,却截然没有下相古城的任何记载,反而是在同时期的《淮安府志》卷三城池中,明确把下相城划到邳州境内:“邳州,下相城:去治西南一里,一名项城,相传项羽所生之处。曹操攻徐州,屠男女四十万,泗水为之不流,即此。”在疆域一节中,也明确把项羽井说是在邳州下项城。

持此说法的还有康熙年间的《江南通志》,该书卷三十五《古迹》节中记载:

“下相城,去邳州西南一里······”(省略部分同《淮安府志》——笔者)

“宿迁下相古城说”失去了市场,可以休矣。

王先生否定“宿迁下相古城说”之真正目的,是为了证明“楚霸王项羽出生之地下相城,就在(宿迁市)湖滨区皂河镇八井村附近”;其桑梓情怀可嘉,作为研究探讨,无可非议。但愿王先生寻找出更多之证据,坐实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不吝篇幅转载王先生之大作,是因为王先生为我市之研究提供了证据,扫除了障碍。王先生作为宿迁学者,坚持真理,秉承实事求是之精神,冒同乡之大不韪,仗义执言,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王先生揭露了“宿迁下相古城说”之造假经过及荒谬性,一剑封喉,杀伤力巨大也;他乡异地者口诛笔伐,即使著作汗牛充栋,效果亦相去甚远,望尘莫及。

二、下相在今邳州市炮车镇境内

历史绝不会完全失忆,仍留下了关于下相城之相关资料,各类典籍史志之记载弥足珍贵,故下相,有迹可寻焉。

(一)、地理方位——宿豫县西北七十里

下相之地理方位,不同时代之数部史志均指明:下相在宿豫县西北七十里处。

唐初,魏王李泰主编《括地志》,其卷三《泗州》篇曰:“下相故城在泗州,宿豫县西北七十里,秦县。”

《元和郡县志》、清代地理专著《读史方舆纪要》皆持是说。

清光绪年间《宿迁县志》:“下相城,在县西北五十里,秦县,汉因之······”

《括地志》言“下相故城在泗州”,有必要简介一下泗州之历史变迁。古泗州于夏、商、周时均属徐国。春秋时,徐为吴国所灭,属吴。战国时,属楚国。秦,为东海郡之盱眙。西汉,为徐州刺史部临淮郡盱眙都尉。三国时,为魏国徐州下邳郡盱眙县。北周时,大象二年(580)改安州为泗州,治宿豫。隋时,大业初废,改泗州为下邳郡。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唐时,今邳州在泗州辖境中。故“下相故城在泗州”,亦完全可以在邳州。

宿迁学者为了继续坚持“下相城在宿迁”之谬论,必需否定“下相城,在县西北七十里”之史料记载,因而挖空心思,在宿豫县城迁徙上做文章。

王先生大作所引《宿迁县志》稿言:

旧志高钧儒《宿迁县志》稿云:案下相城,《括地志》谓在宿豫县西北七十里;《元和志》谓在宿迁县西北七十里,盖在今旧邳州地。唐以前属宿豫,故《括地志》属宿豫;唐属宿迁,故《元和志通典》系宿迁;唐以后属下邳,故《寰宇记》系下邳,天启志系下邳,后人以县西有下相社,欲移与县西,方社小名,未可据更旧说。

今考《括地志》《元和志》皆指宿豫旧志而言。旧志即宿豫古城在今治东南六十里,则其地西北七十里,距今治西北必不甚远。旧稿谓在旧邳州地,似未深考。《寰宇记》系下邳境内者,宋时宿境赢于东南,绌于西北,于今形势不相类,未可执为定论也。

《宿迁县志》稿认为,各史志言下相城“在宿豫县西北七十里,盖在今旧邳州地”,不可依据“下相社”来推翻史志之记载,但可另辟蹊径,一口咬定“宿豫古城在今治东南六十里”,故下相城,“在今县治西北十里”云云,则可得出结论:“旧稿谓在旧邳州地,似未深考”,“未可执为定论”,因而,堂而皇之,下相城仍在宿迁境内。真是异想天开!

无证不立。《宿迁县志》稿并无佐证,未有出具任何史料,指出于何朝代何年间县治搬迁到“今治东南六十里”处,只能说明是信口开河,无稽之谈。

唐时《括地志》记载宿迁县治之位置,只能以唐时《括地志》编纂时其位置为准,其它任何搬迁后之位置不应采信。

解汝祥先生《秦汉下相城考证》: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宿迁县西北七十里”,指的是唐代宿迁县城西北七十里。《史记正义》成书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此时宿豫县还没更名宿迁县,所以张守节记载“下相故城在泗州宿豫县西北七十里”。而《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此时宿豫县已改名为宿迁县达51年,其记载

“下相故城在宿迁县西北七十里”,由此可知,两文献记载“县西北七十里”表意相同。

两文献记载县名严格遵循历史事实,表明其严谨性及具有完全之可信度,“县西北七十里”之县,无论是宿豫县,还是宿迁县,指的就是唐代之县治。而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到“元和八年(813年)”,即两史志记载的时期,50年中无论是宿豫县,还是宿迁县皆未搬迁;所谓“旧志即宿豫古城在今治东南六十里”实为诡辩。

《宿迁文史资料》记:“宿豫县城当在今下古城西北废黄河河湾处,今其故址亦湮没不可复识。”既然“宿豫县城当在今下古城西北”,则证明确如王先生所言:《括地志》《元和郡县志》《读史方舆纪要》等典籍中记载的“下相古城在宿豫县城西北七十里”是符合历史真实面目的,真实可信。  

(二)、地理标志性参照物——陈球墓

北魏郦道元《分篇水经注·泗水》记:

“泗水又东南,迳下邳县故城西,东南流,沂水流注焉。故东海属县也······又有桐水,出西北东海容丘县,东南至下邳入泗,泗水东南迳下相县故城东,王莽之从德也。城之西北有汉太尉陈球墓。墓前有三碑,是弟子管宁、华歆等所造。

引文明确指出,下相城西北有汉太尉陈球墓。故陈球墓成为确定下相城位置之地理标志参照物。陈球,为邳州宿羊山镇、陈楼镇,新沂市合沟镇小河村部分陈氏家族之先人。

明隆庆乙丑年间,徐州太守傅惟翼为陈氏族谱作序云:

稽陈氏本虞舜之后裔,胡公满封于陈,随以国为姓。为避楚难,一支流下邳,一支流淄川,一支流颍川;后世子孙繁衍,散处四方。传至后汉,陈寔公为太邱令,再传至后汉茂亹公随家淮北安东县。该县系属邳郡。其子求公为繁阳太守,举高第,授御史职。灭反贼李斫、朱盖、胡生等。群臣鼓掌称赞。惟宦官曹节、王甫等,忌求公入髓。适窦太后陵事纠纷,曹节等力主否认。求公与郃秘密会议,除去曹节等。

不意机关泄露,随将求公、郃等下狱死。求公卒年六十二岁。想求公三剖郡服,五入卿寺,守正不阿,惜未志终。其弟子管宁、华歆等,潜葬求公柩于下邳······

族谱记载,“其弟子管宁、华歆等,潜葬求公柩于下邳”,故下相城在其东南下邳境内,二者相距约十余公里。陈球,即陈求也;当以族谱为准。陈求墓当葬在宿羊山山麓,且宿羊山镇有其后人;明代陈略、陈新父子二人皆考中进士。小河陈氏“富贵双全事业隆,联翩珠紫一门中。官高位重如王导,家富财丰比石崇······”陈政身任都督,陈明、陈铎为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笔者于《金瓶梅》作者考证中已作详述。陈求后人在邳州,亦可证明下相在邳州境内矣。

通过陈氏族谱序记载可认定下相在下邳境内,此认定不乏佐证。

例如,明代万历年间编纂之《淮安府志》云:“邳州,下相城:去治西南一里,一名项城,相传项羽所生之处。”康熙年间的《江南通志》云:“下相城,去邳州西南一里······”

明清时,邳州县治在睢宁古邳镇东,需要指出的是,“邳州,下相城,去治西南一里”暂无实证,待考。

“项城,相传项羽所生之处”,又是“相传”,令人疑窦顿生,怀疑其与宿迁之古城“父老相传,皆以此处为古之下相遗址”是一类货色。

《秦汉下相城考证》曰:

咸丰《邳州志·卷十九》载:“水经注'泗水东南过下邳县故城,又东南至下相县故城。城之西北有太尉陈球墓。墓前有三碑,是弟子管宁、华歆所造。’《元和志》'下相故城在宿迁县西北七十里。’墓又在城西北,当在今邳州境,录碑于左······”咸丰《邳州志》有陈球碑文信息,证明明清时期该石碑碑文还存在,该志确认下相故城“当在今邳州境”。

清咸丰年间,陈求墓之碑文尚存,其说明下相城在今之邳州,铁证如山。

(三)、下相城之命名

《分篇水经注·睢水》记:

睢水又东与潼水故渎会,旧上承潼县西南潼陂,东北流经潼县故城北,又东北迳睢陵县,下会睢水。睢水又东南流,迳下相县故城南······应劭曰:“相水出沛国相县,故此加下也。”然则相又是睢水之别名也,东南流入于泗,谓之睢口。

“睢水又东南流,迳下相县故城南”,是从睢水口入邳州,经张楼镇庙山东——新庄——建秋——炮车镇河湾——桃园,与泗水交汇——圩北——陆营——张圈,与从张园向西奔流之沂水交汇。此即谢汝祥先生所言之“睢水东北支”。

睢水、泗水、沂水在炮车境内交汇,河面宽约六七十米,水深20米许;因沂水发源于山东沂蒙山,经山东良城流进邳州,炮车人称之“蒙良河”,又称“运粮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与圩北村西北  庙处,挖掘出一艘战船,长20余米,宽数米,有焚烧之痕迹,船内有许多颗人头骨,船之四周亦散落着人头骨,令人毛骨悚然。这是战争的产物,因为杀死敌人割下头颅,以头颅多少决定战功之大小。

写以上文字的原因是说明蒙良河是一条大河,故此河受到应劭、郦道元之青睐,才会在地理志中不吝笔墨,为它写传。

三水在炮车境内之古河道,解放后多被开挖淘沙,形成“沙塘”,水波荡漾,可以显示出原三水流向之轮廓。蒙良河弯弯曲曲,在下相城之西、之北、之南流过。

必须介绍沂水,因为它能够破解下相城命名之原因。

《秦汉下相城考证》言:

邳州城区以下泗水河道不同于现运河河道,老河道在徐塘口转向东南,经吴闸、二庙村,在庐山路与银杏大道交叉处向东流,在高新区桃园西南转向东北,在桃园耶稣教堂处再转向东流,经圩北、陆营、四王、张圈村南,在张圈村转向东北流,在龙池村东北交汇于山河,向南流入骆马湖。

山河,又称老沂河,现为邳州市与新沂市之界河,从陈楼镇吴家村起由北向南流,至新沂市桑庄,则完全进入新沂境内,于今窑湾镇王楼村南“山河口”转向东南,流入骆马湖。全长约四十公里。因解放后从吴家村向东南挖通新沂河,故称其为“老沂河”,以示区别。老沂河为人工河,明末清初由靳姓官员率民工开挖,迄今方三百余年焉。老沂河本从陈楼镇丁庄村北流来,东南流向吴家村,因开挖了新沂河,在丁庄村北被新沂河西大堤阻断,且于上世纪70--71年将丁庄村至吴家村之间老沂河河道填平,作为连接两村之交通要道,故老沂河在丁庄村、吴家村、袁湾村之间仅存一汪塘,在吴家村东新沂河河滩内仅余下一段水流,其西面被水泥桥阻塞而与刚河隔开。沂水南流,至龙池村张园则向西北流,与睢水、泗水合二为一,所谓“三英聚会”也。张园与新沂市草桥镇坝头村隔河相望,因有土壩拦截在沂水尽南端,沂水不能南流,而坝头村位于土壩东头,故得名。

以上文字说明,秦晋时泗水“在龙池村东北交汇于山河,向南流入骆马湖”为不实之词。三水合流后,从睢水河道向东南流入淮河而入海。此即《山水经》所言:“泗水又东南,迳下邳县故城西,东南流,沂水流注焉”。郦道元所言正确无误。

睢水,又名“相水”,其东南支,流经宿迁,再流向淮安,以至与淮河交汇,流入大海。故在宿迁境内,睢水不可称“下游”,而不可加“下”;宿迁之古城亦不可命名“下相”。而睢水其东北支,流至炮车境内则“穷途末路”,到了最末端,堪称“下游”。故“下相城”名正言顺,得其所哉!应劭言之不虚。

(四)、考古成果证明

2020年初,邳州高新区“宁旭苑”施工,挖出一古城遗迹,徐州博物馆、邳州博物馆作抢救性考古发掘。两年来,考古现场出土了大量汉晋文物,同时发掘出秦汉时期水井、道路等遗物、遗迹。该遗址位于地表下2米许,地层最晚到两晋时期。

该古城遗迹,位于高新区炮车老街,其大部分属桃园村辖区。遗址面积约24万平方米,遗址为不规则方形,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古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北城门在圩北村大桥南,,南门在南护城河北,民间称小南门,东城门遗址在华翔宾馆附近,西门遗址位于桃园村西小石桥东。

炮车古城遗址完全符合下相城诸条件。

该下相城遗址被徐州市博物馆命名为蒋庄古城遗址。 

项羽家乡下相在今之邳州市炮车镇境内,此说仍会引发争论;事物不辩不明,欢迎诸君踊跃参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至真相大白,善莫大焉。

三、秦汉时期“下邳县故城”初考

笔者考证秦汉时期下相城地理位置,竟有意外收获,意外惊喜,即获得了秦汉时期“下邳县故城”之线索。

(一)下邳县故城之大致方位

睢宁古邳镇东邳州治所,并非秦汉时期下邳之治所。

《邳州文史钩沉》载:

古下邳城邑筑于何时无可考。战国时齐封邹忌于下邳,至秦建下邳县,其治所在睢宁县古邳镇东三里处。其规模初无可考,《宋武北征记》始有记载:“下邳凡三重,大城周十二里半(《寰宇记》曰十里半),其南门曰白门。中城周四里,吕布所筑。又有小城,周二里许。城西有一小城,周二百四十步,相传为石崇所筑。”是为下邳故城。

考古界通过对睢宁古邳镇东邳州治所遗址之发掘,作出的结论是:其城最早是魏晋时期所建。此与“吕布所筑”“石崇所筑”相契合。

毋庸讳言,《邳州文史钩沉》其记载错误有二。

其一,“至秦建下邳县,其治所在睢宁县古邳镇东三里处”,违背历史事实。如前所述,“睢宁县古邳镇东三里处”之下邳县治,始建于魏晋,并非秦汉时期。其二,“睢宁县古邳镇东三里处”之治所,不可称为“下邳故城”,以先后顺序、伯仲论之,其为仲耳。

《邳州文史钩沉》之记载与考古发掘,皆说明“睢宁县古邳镇东三里处”之下邳县治,建城时间最早为三国、魏晋年间。显然,秦汉时期“下邳故城”在邳州诸史志中为一片空白,成为千古之谜。

《分篇水经注·泗水》记:

泗水又东南,迳下邳县故城西,东南流,沂水流注焉。故东海属县也······

又有桐水,出西北东海容丘县,东南至下邳入泗,泗水东南迳下相县故城东。

咸丰《邳州志·卷十九》承前说,亦云:

水经注'泗水东南过下邳县故城,又东南至下相县故城东······

《水经注》作为史志,第一次提出“下邳县故城”之概念,同时为我们确定下邳县故城之位置提供了三个信息:

1、下邳县乃“故东海属县也”,告诉人们:“下邳县故城”即秦时所设下邳县之城,因为秦时东海郡辖下邳。

2、“下邳县故城”与泗水之地理位置关系,即“泗水又东南,迳下邳县故城西,东南流”,则“下邳县故城”西面、南面皆临泗水。在“下邳县故城”泗水下游,“沂水流注焉”。泗水与沂水则构成“y”形,由此可以确定“下邳县故城”一定位于夹角“v”内。

3、“沂水流注焉”,沂水流入泗水之处在今之炮车,故“下邳县故城”应在炮车西北某处,两者间距离不会太远。

“下邳县故城”,乃与睢宁古邳镇东邳州治所城池相比较而言的,前者早于后者;也就是说,邳州最古老之县城绝不是在睢宁古邳镇。

千余年来,人们对“下邳县故城”了无所知。即使是研究者,对于郦道元《水经注》之记载亦视而不见,不以为意。

有学者认为,梁王城“是春秋时期建造的徐州(邳州)城”,此说法完全错误。

史志记载,春秋时期,齐、鲁两国之南有梁国。《国语·晋语二》记“夷吾逃于梁。”夷吾,即管仲也。齐桓公小白之兄齐襄公做国君,国内混乱,鲍叔助小白逃到莒国;后襄公被公孙无知所杀,公孙无知做国君又被杀。小白与公子纠争做国君,管仲辅佐公子纠,率兵截杀小白,射中小白之带钩,小白逃亡齐国,最终做了齐国君。故管仲逃于梁。战国时,齐国灭梁。梁王城当为梁国国都。梁王城可能时为“大城”,但绝对不是春秋、战国时“下邳大城”、“徐州城”。

需补叙一笔:“孟子见梁惠王”之梁,为战国时国名,即魏国,其都为开封。

笔者仅作初证,秦汉时期“下邳县故城”究竟在何方,欲解决这个问题,任重而道远,真正迎刃而解,水落石出,尚为时过早。

(二)、下邳县故城之废弃

历史上,有三国时曹操屠徐州之惨案。

《分篇水经注·泗水》记:

初平四年,曹操攻徐州,破之。拔取虑、睢陵、夏丘等县。以其父避难被害于此,屠其男女十万,泗水为之不流。自是,数县人无行迹,亦为暴矣。

另有史书记载曹操屠徐州,杀死人数为数十万。

《后汉书·刘虞公公孙瓒陶谦列传》载:

初,曹操父嵩避难琅琊,是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堡,无复行迹。

曹操曾有诗云:“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此位刽子手惺惺作态,流下鳄鱼之眼泪。

屠徐州,应为屠邳州。

先看下邳之行政等级及辖区。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置13部、103郡国,1314县。下邳县为韩信楚国都,辖薛、彭城、东海、陈、会稽5郡,计36县。

东汉永平十五年(72),更临淮郡为下邳国。属徐州刺史部,移治于下邳。辖17县。辖区大致北至今邳州、新沂两市,南至盱眙、安徽省嘉善县,东至涟水县、淮安市、靖江市,西至安徽省灵璧县。建安七年(202)废为下邳郡。

三国魏占领中原,下邳为徐州郡治所。文帝黄初三年(222),改置下邳国。后改为郡。再看邳州名为“徐州”之时间。

邳州名“徐州”与徐国相关。

《竹书纪年义证》:

春秋时,齐侵薛之西境,谓之舒州,《史记》即齐世家之徐州也,实为田氏之邑。战国时齐更东侵,至于郭,乃墎上之邑,近薛城而界于鲁宋者。《左传》庄公十一年,败宋于郭即此。此郭靖君之封邑也。是时薛国齐人逼近,复迁居于下邳,楚世家所谓邹、楚、郯、邳是也。是年,以下邳封成侯邹忌。邳仍迁于奚仲所居之薛城,统薛、郭之地,而被之以徐州之名。

《竹书纪年》:梁惠王三十一年,邳迁于薛,改名徐州。

《读史方舆纪要》:邳州,古徐州地。夏为邳国······(魏)孝昌初置东徐州。

今徐州改“彭城”为“徐州”,始于三国末。

《楚风汉韵》言:

三国时期,曹操迁徐州刺史的治所于彭城,彭城从此称“徐州”。

直至三国魏,徐州刺史部的治所在邳州,“曹操迁徐州刺史的治所于彭城”,亦应在其屠城之后,因为城池一片废墟,无法居住。

无论从行政辖区,抑或从行政命名来说,“屠徐州”即是“屠邳州”,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史志记曹操屠徐州,未直接提及“邳州”,则是因为邳州“被之以徐州之名”。《后汉书》言曹操屠城“凡杀男女数十万人,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堡,无复行迹”,“五县城堡”应含有邳州之“城堡”。

曹操屠城,致使城毁人亡,此则是“下邳县故城”被废弃之原因。从魏、晋起,邳州管辖区域向南延伸,直至今之泗阳。为避免“鞭长莫及”,需近身行使权力,故治所南迁。

下相县也应在曹操屠城之列,县城被废弃,亦成为“故城”。

结     束     语

古人赞曰:“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项羽兵败,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更不愿意将战火引向江东,致使家乡父老遭受兵燹,生灵涂炭,故自刎赴死,“不肯过江东”。古人评价说“项羽爱人”,信言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