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历史学习】中华文明五千年——新学期历史学习导言

 2初中历史教研 2023-09-02 发布于陕西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八上第8课会学习)在祭拜黄帝陵时,曾提笔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是面对近代民族危机时,孙中山先生依然不改的自豪。

当我们开始八年级的历史学习时,七年级上下两册所学的中国古代史,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中国近代百年史,是一部屈辱史,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一次次侵略,我们这个老大帝国(常指古老积弱实力落后的清政府)屡战屡败,一次次签订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不断加剧。

但是,面对侵占了美洲、瓜分了非洲、奴役了澳洲、殖民了大半个亚洲的西方列强,中华民族始终没有屈服:农民阶级回忆着陈王奋起挥黄钺的豪情,先后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身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开明官员,也“延续”着商鞅变法、王安石改革的传统,发起洋务运动,开启中国的近代化;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维新派知识分子发起了戊戌变法,想以改良的方式,改革延续了两千多年,已经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当一切改良的路都走不通之后,孙中山先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当窃国大盗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当军阀混战消磨着中华的大一统时,以陈独秀先生、李大钊先生、鲁迅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毅然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想从思想文化层面进行变革;当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马列主义后,当五四运动的火炬,从学生手中传递到工人兄弟手中时,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这一切,看似是中国近代史的抗争与探索,但支持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基石,正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自豪。有此自豪,我们坚信,“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四岛倭奴之手。”(张自忠将军语),所以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我们万众一心,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正是有这种传统,所以当英国强盗走私鸦片流毒中国,我们有林文忠公(林则徐)虎门销烟,有关忠节(关天培)死守虎门;面对法国人的侵略,我们有冯子材将军的老当益壮与镇南关大捷;面对小鬼子的无耻偷袭,我们有民族英雄邓世昌的撞沉吉野;面对日寇侵略,我们万众一心。

面对光头(蒋介石)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我们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回击;面对暂时的挫折,我们能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面对解放战争时期对面的四百万大军,我们能放手发动人民群众,让六亿神州尽舜尧;当光头“说”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经典电影《大决战》中的场景),我们背后有500万人民群众支援前线;当光头以为长江天险牢不可破时,我们的百万雄师,在千万人民群众摇动的小舟樯橹中,横渡长江。

如果说七年级的古代史,讲述是我国古代的辉煌,带过我们的是骄傲的话,那么八年级上册的中国近代史,讲述的便是我国近代不懈抗争的坚韧,带给我们的是感动(当然也有面对列强屡战屡败的屈辱,这带给我们的是不甘!)

以此为序,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新学期的学习中,培养出对历史的兴趣,鉴往知来,砺行致远!

【点击下方加关注,后续内容更丰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