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德国空军编制

 虛怀若谷 2023-09-02 发布于浙江
.

航空专区

1934年4月1日,德国空军成立了六个航空专区(Luftkreise)。每一个航空专区都有一个军规模的空军部队,是德国空军按照地理划分的基本地方单位。

六个航空专区及基地所在地

第一航空专区:柯尼斯堡

第二航空专区:柏林

第三航空专区:德累斯顿

第四航空专区:明斯特

第五航空专区:慕尼黑

第六航空专区:基尔(海上)

第七航空专区:不伦瑞克

每一个航空专区都由一名高级空军指挥官(Höherer Fliegerkommandeur)领导,负责专区内所有的空军部队。旗下还有两到三个行政指挥部(Luftgaukommandos),一个通信指挥部,一个医疗营和一个采购和供应组,专区内民用航空和民防设施也归专区指挥部管理,1935年的补充兵员和1936年的高射炮部队最后也归专区指挥部管理。

戈林(Hermann Göring)和米尔希(Erhard Milch)任命了三名陆军退役中将为专区指挥官,分别是汉斯·哈尔姆(Hans Halm),埃德蒙·瓦肯菲尔德(Edmund Wachenfeld)和莱昂哈德·考皮施(Leonhard Kaupisch),并晋升三人位航空兵上将(General der Flieger)。一名退役的海军军官康拉德·赞德(Konrad Zander)被提拔任命为海上专区(第六专区)的指挥官。两名空军军官,空军上校雨果·施佩勒(Hugo Sperrle)和空军少将卡尔·弗里德里希·施维克哈德(Karl-Friedrich Schweickhard)被任命为最后两个专区指挥官。

1938年7月,空军进行重组,航空专区被合并为三个空军集团指挥部(Luftwaffenruppenkommandos)。1938 年8月1日,东普鲁士空军集团指挥部(Luftwaffengruppenkommando Ostpreußen)取代了原来第一航空专区。1938年11月1日,原先空军联队三位数识别被更改,第三个数字更改为和所属空军集团指挥部相同的数字。例如第一空军集团指挥部(总部柏林)下属所有单位的第三个数字都为1。而东普鲁士空军集团指挥部下属所有单位的第三个数字都为0.

到1939年四月底,又增加了一个空军集团指挥部。所有四个空军集团指挥部更名为航空队(Luftflotte,flotter是海军舰队的意思)。每个航空队下的联队又重新进行编号,每个航空队下共有25个联队编号。比如第一航空队联队编号为0到25,第二航空队联队编号为26到50,以此类推。


航空区

为了便于管理,空军参考陆军的军区(Wehrkreis)设置了航空区(Luftgaue)。一个航空区负责所有行政工作。例如培训、行政、维护、防空、通信、征兵和预备役。

每个航空区都由一名空军少将领导航空区指挥部(Luftgau-kommando),并向德国航空部报告。

设立在德国本土航空区的使用非连续罗马数字进行编号。

第一航空区:柯尼斯堡

第二航空区:斯德丁(波兰什切青)

第三航空区:柏林

第四航空区:德累斯顿

第五航空区:斯特加特

第六航空区:明斯特

第七航空区:慕尼黑

第八航空区:弗罗茨瓦夫

第九航空区:魏玛

第十航空区:汉堡

第十一航空区:汉诺威

第十二航空区:吉森/威斯巴登

第十三航空区:纽伦堡

第十四航空区:科布伦茨

第十七航空区:维也纳(包括奥地利以及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设立在欧洲占领区的航空区使用地名命名

比利时-法国北部航空区(Luftgau Belgien-Nordfrankreich)总部设在布鲁塞尔,负责比利时和法国北部地区。

哈尔科夫航空区

芬兰航空区

荷兰航空区

基辅航空区

莫斯科航空区

挪威航空区

奥斯兰航空区(波罗的海三国)

彼得堡航空区

罗斯托夫航空区

南方航空区

法国西部航空区

建立在前线战场后方的战场航空区(Feldluftgaue)

第二十五战场航空区

第二十六战场航空区

第二十七战场航空区

第二十八战场航空区

第二十九战场航空区

第三十战场航空区


每个航空区都有部门负责以下事务

行动

副官

法律

行政

通信

后勤

限制飞行区

这些部门用阿拉伯数字作为编号,后面接上航空区编号。例如第六航空区第三部编号为3/VI。每个飞行单位经过航空区,由航空区内机场区指挥部(Flughafenbereichkommandanturen)负责管制。一个航空区共有五个机场区指挥部。每个机场区指挥部划分为五个或五个以上的机场指挥部(Einsatzhafenkommandanturen),为飞行单位提供可降落的机场。


航空队

在空军总司令部统领下,所有空军单位被编入航空队,一个航空队规模相当于陆军集团军群。航空队根据地理范围创建,下辖空军的数量和规模不定,根据需要进行编制。随着德军占领更多国家,新的航空队也被组建起来。航空队所在区域,空军接管该区域所有航空事宜,也包括相关地面工作,包括法律、行政、通信和后勤。航空队通信由三个空军通信团( Luft-Messageregimenter)负责,还有一个高射炮部队(Fliegerabwehrkanone)负责防空。

第一航空队:基地柏林,负责德国东部和北部,参与进攻波兰和俄罗斯北部

第二航空队:基地不伦瑞克,负责德国西北部,参与进攻西线,不列颠空战,俄罗斯中部,意大利,北非,地中海

第三航空队:基地慕尼黑,负责德国西南部,参与进攻西线和不列颠空战

第四航空队:基地维也纳,负责德国东南部,参与进攻波兰,巴尔干,俄罗斯南部,匈牙利和斯洛伐克

第五航空队:基地汉堡,负责挪威芬兰和俄罗斯北部,参与进攻北极护航编队和俄罗斯北部

第六航空队:基地斯摩棱斯克,负责俄罗斯中部,参与进攻波兰、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斯洛伐克和克罗地亚。

中部空军指挥部(1944年更名为全国航空队):基地柏林,负责本土防御,参与进攻丹麦,东普鲁士,海峡群岛,挪威和匈牙利。

第十航空队:基地柏林,1944年7月开始负责轮换和训练。


空军航空队在二战期间编制变化:

1939年:

第一航空队:负责德国东北部

第二航空队:负责德国西北部

第三航空队:负责德国西南部

第四航空队:负责德国东南部

1942年:

东部航空队:负责俄罗斯中部前线(第一航空队,第五飞行军和顿河夜间骚扰大队混编)

第二航空队:负责北非、意大利和希腊

第三航空队:负责 法国、荷兰和比利时

第四航空队:负责俄罗斯南部

第五航空队: 负责挪威和芬兰

中部空军指挥部(Luftwaffe befehlshaber Mitte):负责德国全境

1944年:

第一航空队:负责波罗的海

第二航空队:负责意大利北部

第三航空队:负责法国、荷兰和比利时

第四航空队:负责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第五航空队:负责挪威和芬兰

第六航空队:负责东线

中部空军指挥部:负责德国全境

1945年:

第一航空队:负责立陶宛

第二航空队:负责意大利北部

第三航空队:负责德国西部和荷兰

第四航空队:负责匈牙利和南斯拉夫

第五航空队:负责挪威和芬兰

第六航空队:负责东普鲁士

全国航空队(Luftflotte Reich):负责德国中部


飞行军和飞行师

一个航空队根据作战范围被划分为一个或多个飞行军(Fliegerkorps)。飞行军负责所有作战事务,包括部署,空中交通,武器装备和维护工作。飞行军会根据需要部署到另一个航空队中。一共有十三个飞行军。

每个飞行军都有自己作战空域,由多个联队和一个侦察机大队组成。飞行军指挥部除了指挥官,还包括一名副官和下属部门,而行政和后勤事务由上级航空队负责。在空军早期编制为飞行师(Fliegerdivisionen),后大部分重组为飞行军,不过还有部分飞行师单位在东线作战。

战斗机军(Jagdkorps)是飞行军一个专业单位,只负责战斗机指挥,战斗机军还划分为战斗机师(Jagd-Division)。这些单位也被称为战斗机部队(Jagdwaffe)。

空军还有一些专业单位用来测试新飞机和缴获的盟军飞机,这些单位规模从小队到大队都有。这些单位一开始并没有编号,为统称为空军教导师(Lehrdivision)。随后空军建立几个不同规模的测试指挥部(Erprobungskommando )来测试新飞机的性能。通常用新飞机身上航空部指定编号来命名这些单位。除了新飞机的测试和评估外,空军教导师还负责测试防空防御武器和空中通讯设备。空军教导师的参谋人员必须具备实战经验,同时他们也是空军作战单位一部分,需要在战斗条件下进行测试。不过与测试指挥部所不用,空军教导师并不需要对试验机进行测试。随着真正的进行,空军教导师一些单位被调往前线作战。


联队

空军种最大规模的自主单一单位就是联队(Geschwader)。而联队命名是出于作战目的:比如轰炸,拦截(单发和双发),对地攻击和侦察,并在后面加上阿拉伯数字。而为了纪念某个人物,会在联队名后加上人物名,比如为了纪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Manfred von Richthofen),第二战斗机联队(Jagdgeschwader 2)也被称为第二“里希特霍芬”战斗机联队(Jagdgeschwader 2 Richthofen)。

每一支联队都由一名联队指挥官(Geschwaderkommodore)负责。联队指挥官军衔一般为校官(少校到上校不等),并有一名参谋副官辅助进行作战和行政事宜。联队指挥部有两组四架指挥飞机(Stabschwarm),第一组由联队指挥官驾驶长机,副官(负责军官人事事务的参谋)驾驶僚机;第二组由联队参谋长(Generalstabsoffizier)(联队指挥部负责人)驾驶长机,联队指挥连参谋驾驶僚机。少数情况下,指挥部会配有五六驾飞机,并配上运输,联络或救援机。一般一个联队下有三个大队,单发战斗机联队会有第四或第五大队。一开始日间战斗机联队就是以四个大队为主。

飞机类型,联队全名和简称:

飞机类型联队全名简称
战斗机JagdgeschwaderJG
轰炸机KampfgeschwaderKG
俯冲轰炸机SturzkampfgeschwaderStG
运输机Transportgeschwader (1943–45)TG
测试飞机LehrgeschwaderLG
滑翔机LuftlandegeschwaderLLG
夜间战斗机NachtjagdgeschwaderNJG
对地攻击机SchlachtgeschwaderSchlG,1943年10月起为SG
快速轰炸机SchnellkampfgeschwaderSKG
重型战斗机ZerstörergeschwaderZG

战斗机联队(JG):装备Bf109和Fw190

夜间战斗机联队(HJG): 装备Bf110和Ju88

驱逐机联队(ZG):装备Bf110和Me410

对地攻击机联队(SchlG和SG):装备Hs123,Hs129,Bf109战斗轰炸机和Fw190对地攻击机

俯冲轰炸机联队(StG):装备Ju87,1943年10月18日大部分俯冲轰炸机联队被重组为对地攻击机联队

轰炸机联队(KG):装备He111和Ju88

教导联队(LG):战斗情况下测试新飞机并评估新战术,装备多种类型飞机

运输机联队(TG):装备Ju52/3m和Me323,TG为1943年重组后,之前被称为特别用途轰炸机联队(Kampfgeschwader zur Spezial Use )

轰炸机训练学校联队(Kampfschulschwader ,KSG)

滑翔机联队(LLG)

快速轰炸机联队(SKG):装备Fw190。后被其他单位吸收重组为战斗机联队。

战争后期,联队下属单位都打散,在不同战线和区域进行作战。


大队

联队下分为大队(Gruppe),大队指挥部有三架指挥飞机。大队指挥官(Gruppenkommandeur)军衔为少校或上尉,下属有行政、行动、医疗和技术官员。一个大队部署在一个机场,同属一个联队的几个大队部署在相邻的机场。大队还配有空中通信排、机械和行政官员,还有一支党卫队旗下的警察兼消防员部队。

联队中的大队用罗马数字编号,第十一战斗机联队第二大队编号为II./JG 11。每个大队由三个中队组成,每个大队包括大队指挥队,共有三十到四十架飞机。一个大队经常会转移新的联队,比如第三战斗机联队第二大队II./JG 3被转移到第一战斗机联队作为新的第一大队就会重新编号为 I./JG 1。在轰炸机联队编制下(共有四个大队),一般会有额外一个训练大队,编号为罗马数字V。

虽然一个联队的所有大队作战类型是一样的,但装备的飞机不一定相同,特别是在战斗机联队和少数轰炸机联队中,比如战斗机联队中一个大队装备Bf109,而其他大队装备Fw190。轰炸机联队中一个大队装备Do17,而其他大队装备He111或Ju88。

还有一些大队执行特定的任务:

侦察大队(Aufklärungsgruppen)

一般分为以下两个类型

远程侦察大队(Aufklärungsgruppe (F)):带有F是德语Fern远距离的意思。后改名为Fernaufklärungsgruppe (FAGr)。

陆军侦察大队(Aufklärungsgruppe (H)):带有H是德语Heer陆军的意思。为陆军提供战术和照片侦察。后改名为Nahaufklärungsgruppe (NAGr)。

海上任务大队(Maritime-duty Gruppen)

舰载机大队(Bordfliegergruppe (BFGr)):战舰上装备的Ar196水上飞机

海岸飞机大队(Küstenfliegergruppe(KuFlGr)):用于海岸沿线侦察。装备 He115和Do18水上飞机以及Do17轰炸机。有时候还会攻击航运货船。

扫雷大队(Minensuchgruppe (MSGr)):装备Ju52s和少量的Bv138,装备大型电磁环装置来触发水雷

海上侦察大队(Seeaufklärungsgruppe (SAGr) )

航母舰载机大队(Trägergruppe(TrGr) ):计划用于齐柏林号航母上的Ju87C和Bf109T ,1940年后随着航母计划解散。

补充大队(Ergänzungsgruppe (ERgGr)):附属于联队,用于更换补充损失的飞机和训练。

测试大队(Erprobungsgruppe (ErpGr) ):用于测试新飞机和缴获的盟军飞机

夜间对地攻击机大队(Nachtschlachtgruppe(NSGr)):用于夜间对地攻击,反坦克。

一个大队由三到四个中队组成。到1944年末,战斗机大队补充为四个中队,约为六十五到七十架飞机,五十到一百五十名机组人员和三百到五百名地勤人员。战争期间,许多联队增加第四个大队作为新机组训练大队,不过很快这些训练大队也投入前线作战之中,而人员补充则交给了补充大队和训练部门。


中队

一个中队(Staffel)拥有九到十二架飞机,还有五到六架补充飞机。中队指挥官(Staffelkapitän)为尉官(少尉到上尉不等)

中队在联队中编号为连续阿拉伯数字。第一大队的中队编号为123,第二大队的中队编号为456。第二十七战斗机联队第六中队编号为6./JG 27。当一个中队转到联队另一个大队或其他联队的大队时,会进行重新编号,比如第三战斗机联队第二大队II./JG 3转移到第一战斗机联队作为第一大队I./JG 1,旗下的三个中队本来为4./JG 3, 5./JG 3, 6./JG 3更改为1./JG 1, 2./JG 1 和 3./JG 1。

中队一般配有机动车辆,还有一个可移动的维修连队(Fliegerhorstkompanie)对飞机轻微损伤的维修。这些单位以联队名命名。地勤人员数量根据飞机类型而不等,战斗机为一百五十人左右,轰炸机为八十人左右。轰炸机需要的地勤人员较少,许多工作由航空区负责。

测试指挥部一般为大队或中队规模。例如He177的测试为中队规模,被命名为177测试中队(Erprobungsstaffel 177),用测试飞机机身编号来命名。


以下是执行特定任务的中队:

战斗轰炸机中队(Jagdbomberstaffel (Jabo)):主要负责对地轰炸

空中侦察中队(Luftbeobachtungstaffel),后改名为气象侦察中队(Wettererkundungsstaffel):负责气象侦察

驱逐机中队(Zerstörerstaffel):挪威北部基地的第五战斗机联队的第十三中队

1942年中期,为了对付苏联夜女巫-夜间轰炸机团,德国空军开始组建夜间骚扰中队(Störkampfstaffeln),并最终组建了一支夜间战斗机大队(Nachtschlachtgruppen)。德国空军也参考夜女巫,使用过时的飞机,比如He46、Ar66、Fw56甚至双翼机Go145。

德国空军也有一些中队规模特定任务单位,比如气象侦察中队,第九十二中队(加装火炮的Ju88P对地攻击机),用于工厂的防御中队和战争后期的Me262中队。


小队,组和链

一个中队被分为三个小队(Schwärme),每一个小队包括四到六架飞机。

每个轰炸机小队(全满为六架轰炸机)分为两个基本单位三机编队/链(Kette),每链拥有三架轰炸机。一链飞行时会组成V形编队。

每个战斗机小队(四架战斗机)分为两个基本单位双机编队/组(Rotte),每组拥有两架战斗机,长机负责进攻,僚机负责保护长机。


空军地面作战部队

防空部队

1930年以来,空军就接管了大部分的德国高射炮部队。高射炮部队最小编制为连(Batterie)。一个高射炮连装备五到六门高射炮,三到五个高射炮连和一个探照灯连组成一个高射炮营(Flak-Abteilung)。高射炮营分为轻型(leichte),混合(gemischte)和重型(schwere)三类,装备两种轻型高射炮20和37毫米,三种重型高射炮88,105和128毫米。

高射炮营再往上是高射炮团(Flak-Regimenter),高射炮旅(Flak-Brigaden),高射炮师(Flak-Divisionen)和高射炮军(Flakkorps),不过高射炮部队编制并不固定。

战争中后期,因为英国和美国轰炸机对德国本土轰炸导致了高射炮部队数量不断增加,到了战争后期总共组建了二十九个高射炮师,炮组成员大多为德国青年和外国志愿者。一个高射炮师由五个高射炮团,一个探照灯团,三个摩托化运输营、一个通信营及后勤部队,运输营数量取决于各师位置和运输需求。第一个组建的高射炮师为1938年 7月1日在柏林成立的第一高射炮师,前身为空军防御指挥部(Luftverteidigungskommando)。

伞兵

德国空军伞兵(Fallschirmjäger)成立于1938年。在1940年到1941年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最著名的行动是1940年5月夺取比利时埃本-埃马尔要塞(Eben Emael),1945年5月进攻克里特岛,在克里特岛上共有四千名伞兵丧生。克里特岛行动之后,伞兵只用作小规模作战,比如1943年成功营救被废黜的意大利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 (Benito Mussolini)。伞兵在战区一般作为标准步兵使用。

装甲伞兵师

1933年初,普鲁士总理戈林组建了一支精锐的警察部队,人数约为四百人,基地设在柏林。随后六个月这支不断更名,最后命名为戈林将军国土警察大队(Landespolizeigruppe General Göring)。随后两年内这支部队升级为戈林将军团(Regiment General Göring)。后宣布组建空军,戈林将这支部队转到空军旗下。包括以下单位:

团参谋部(Regimentstab)

军乐队(Musikkorps)

第一猎兵营(I Jäger-Batallion)

第二猎兵营(II Jäger-Batallion)

第十三摩托车步兵连(13. Kradschützen-Kompanie)

第十五工兵连(15. Pionier-Kompanie)

骑兵排(Reiterzug)

情报排(Nachrichtenzug)

1937年末,伞兵志愿者加入了第一猎兵营,并和第十五工兵连一同组建了第四伞降步兵营(IV. Fallschirmschützen-Battalion)。到1938年3月还属于戈林团序列,到5月更名为第一伞兵团第一营(I./FallschirmJäger-Regiment 1)。1939年底该团继续扩大,包括以下单位:

团参谋部

军乐队

参谋连

第一重型高射炮营

第二轻型高射炮营

第三探照灯营

第四轻型高射炮营

警卫营

-骑兵中队

-第九警卫连

-第十警卫连

-第十一警卫连

预备探照灯营

补充营

重型补充高射炮连

轻型炮兵连

1944年10月1日,该部队扩编为赫尔曼·戈林伞降装甲军(FallschirmPanzerkorps Hermann Göring)。并组建了另一支第二赫尔曼·戈林伞降装甲掷弹兵师(Fallschirm-Panzergrenadier Division 2 Hermann Göring),这支部队由空军新兵组成。


野战师

1942年初,空军在东线组建了七个空军野战团( Feldregimenter der Luftwaffe)。成员来自于空军志愿者或多余人员。空军野战团的任务保护机场安全,防止苏联游击队破坏。每个野战团由四个营组成,每个营由三个轻型连和一个重型连,一个指挥连和一个通信排组成。重型连装备十二门 20毫米火炮和四门88毫米两用火炮。还有一个反坦克营,其中两个连装备九门50毫米PaK3反坦克炮和一个连装备缴获苏联的76.2毫米反坦克炮。由于缺乏地面作战经验,所以这些野战团只用作防御。在战场上,这些部队受陆军指挥,行政上归空军,属于第十三飞行军。

行政上,这些部队属于第一二三四空军野战军,都由空军总部进行指挥。空军野战师兵力只有陆军步兵师的一半。配有一个混合高射炮营和一个炮兵营。混合高射炮营有一个重型高射炮连,装备三门20毫米火炮和四门88毫米火炮以及二十七门20毫米高射炮。还有一个参谋部和通信支援部队。

空军野战师(Luftwaffe Field Division)还配有工兵,医疗,后勤和维修人员。虽然编制是一个师,但实际上规模只有一个旅。到1943年10月 28日,空军第一野战师报告人员为6429人,包括军官,士官和士兵,实际战斗人员只有2779人。

虽然陆军兵源不足,但戈林禁止多余的空军人员补充到陆军部队,而是增加了空军野战师数量。这些野战师指挥官缺乏实战经验,而且野战师往往被投入到战况比较紧急的区域,所以野战师最后都遭到敌军重创。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