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谈茶文化中的对联

 昔日春梦 2023-09-02 发布于广东

                                                                                                                                                       郭庆荣

         有人说,简简单单的一杯茶,实际上是社会、地域以及生理和心理体验的集合。

        你看,苏东坡被贬抵黄岗后,有一次来到某寺院。方丈见来了一个生人,只随便地说一声:“坐”,冷冰冰地对小和尚道:“茶”。随后,和苏东坡寒喧几句后,方丈见来者气概不凡,颇懂字画,知非等闲之辈,便改口:“请坐”,忙叫小和尚:“敬茶”。又经过一番叙谈,得知他是闻名天下的苏大学士时,顿生敬意,吩咐小和尚:“敬香茶!”忙拉起苏东坡,笑容可掬地说:“请上坐。”

       临别时,方丈拿出纸笔,请苏东坡留墨宝。苏东坡见方丈转眼工夫便换了三副脸孔,便把方丈的一举一动,制成一副对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此联照“两人之对话”编成,但非常巧妙!(也有人说此对联出自郑板桥之手)。

       据说,在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凡城镇及乡村的大路旁常开设一些小茶馆,以方便过路人歇息、饮茶。人们常常可以见到如下悬于柱上的对联:

        四面皆空,坐片刻何分你我;

        两头是路,喝一盏各自东西。

        在旧时的茶馆店里,常贴有如下对联:

       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

       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龙井泉多奇味;

        武夷茶发异香。

       在如今的某些茶室里,也有贴出茶联:

        吸烟有害,花钱买病;

        饮茶有益,醒脑提神。

        送水送茶,热情备至;

        问寒问暖,体贴入微。

        在某旅游地,见到过这样一副茶联:

       山好好,水好好,开口一笑无烦恼;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还有这样一副对联,既可挂于茶馆亦可用于饭店:

       处处通途,何去何从,饱两餐,任尔南北;

      头头是道,谁宾谁主,喝一碗,各自东西。

       在北京万和茶社,有这样一副茶联:

       茶亦醉人何必酒;

       书能香我无须花。

        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差上饶,我在所住招待所的大堂里,看到一副十分醒目的对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斟碗酒来。

       说的是大实话啊,人生中,有忙也有闲,有苦也有乐。以此联来抒发感情,情真意切!

       后来,我了解到此副对联是从先前的茶、酒对联变化而来的:早年,在成都地区有家茶馆兼酒铺。由于老板不会经营,生意萧条,后来便让儿子来打理,这儿子脑子灵活,请了位秀才写了副对联贴于店堂,居然生意兴隆起来,联曰: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吃一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两碗酒来。

       如此通俗易懂、且辛酸中含有谐趣的对联,当然会吸引许多人,所以,也招揽了不少生意。

        若再往前追溯,成都茶馆兼酒铺的这副对联是从清乾隆年间的举人叶新莲(广东梅县人)所撰对联脱化而来,叶新莲曾为友人的茶酒店写过如下一副对联: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茶去;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窃以为,由于此联内容浅白和诙谐,又反映了劳苦民众的常规心态。所以,后来的茶馆和餐饮业为招揽生意,乐意将此内容稍作修改,成了行业的代言工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