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常用“滴血入骨”来验亲,莱州府历史上就有两则知名案例

 胶东故事会 2023-09-02 发布于山东

在中国古代,“滴血”是人们常用的一种“认亲”方法,具体包括“滴血入血”和“滴血入骨”两种形式。

“滴血入血”,就是两个活人各自滴血到相同的容器中,如果双方的血液能互相融合,就认为是有血缘关系,反之则是否定的结果。这一场景,在古装剧中时有展现。

“滴血入骨”,则发生在一方已经去世的情况下。倘若无法辨别尸身的话,就将生者的血滴到死者的遗骨上。接下来的判断依据,就与“滴血入血”相仿。

查询胶东史志资料,可以找到不少相关例子。其中,明清时期的莱州府辖区内,就发生了两则知名案例。

第一则案例发生在明永乐年间,主人公是一位高密(当时属莱州府)孝子,他的名字叫作战义。

根据记载,战义的父亲名为战思道,是一位读书人。明朝之初,科举未备,朝廷用人往往不拘一格。战思道因为学识丰富,就被高密县衙聘为属吏。而到了洪武二十年,他又被调往福建任职。当时,他的妻子杨氏正身怀六甲,不能远途跋涉,就留在了故乡。

不久之后,杨氏生下一子,取名战义。可惜造化弄人,战义不到两岁的时候,战思道就在福建去世,安葬于当地。父子之间,应该不曾谋面。

长大之后,战义入县学读书,成为一名秀才,逐渐明白事理。他不仅孝敬母亲,而且一直把迎回父亲遗骨的事情挂在心上。后来,他的母亲故去,按传统应该同其父亲合葬。战义认为不能再拖,便于永乐六年夏四月从高密出发,一路跋涉,南下福建为父迁葬。

由于战思道是临时安葬在一片山岗上,坟前并无墓碑,战义来到福建当地后,一时之间无法寻找。他百般打听,终于从一位老者那里得知:父亲墓顶有两块大石头作为标记。

战义照此寻找,果然找到了一座坟墓。不过里面只剩下骸骨,难以完全确认身份。在这种情况下,战义随即咬破左手手指,将鲜血滴在了骸骨上,并默默祈祷了一番。片刻之后,血液渗入骨中,反复擦拭也不影响。最终,战义认定这就是父亲的遗骸,将之迎回故乡安葬。

上述“滴血验骨”的经过,被福建当地不少文士目睹。他们在感慨之下将此事记录下来,战义的孝行于是广为人知。

第二则案例发生在清初,主人公来自掖县,他的名字叫作刘在中。

刘在中的父亲刘允浩是崇祯癸未科的进士,后来被派至江西建昌府任推官。清军入关之后,派兵进攻江南州县。刘允浩和与副使王养正、右藩夏万亨等人忠于明室,坚守不降,最终城破被俘殉难。

人在故乡的刘在中得知消息后悲痛欲绝,立即决定前去迎回父亲遗骸。其仆人王信大概是为报主人之恩,也随同前往。

到达当地之后,刘在中发现,父亲和其他五名殉难者共同安葬在东门外,难以辨认身份(殉难者的首级被清军砍下)。他便采取“滴血验骨”的方法,最终确认父亲遗骸。不仅如此,后来他又冒着危险将父亲悬挂的首级“偷”了回来,一起迎回故乡安葬。这段事迹,在清代《掖县志》中有详细记载。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滴血验骨”的方法已经被证明并不一定准确。本文之所以不惜笔墨来讲述这两则故事,与其说是为了介绍这种方法,更不如说是为了称赞两位古人的孝行。古今科学观念虽有不同,但孝道还是一直传承相通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