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家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轮得到你这妖怪来反对?

 婉若水 2023-09-02 发布于山西

1.一个心理咨询案例

人家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轮得到你这妖怪来反对?这句话是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对一个读者的建议里引用的一句台词,来自大话西游。

这位读者有什么问题要向老师求助呢?

她是一位女性,她说家里主要是老公辅导孩子功课,她自己要么看书、要么刷手机。孩子去上兴趣班,都是老公开车送,因为她不会开车,也不愿意学。送孩子去的路上她基本上都跟着,但她其实一点也不想跟着,只是她担心老公希望自己陪着。

她自己上班也是老公去送,她感觉太麻烦老公了,但是老公好像很乐意。

她说她对老公有深深的愧疚感,觉得自己在这段关系中像个小孩,但又不知道能做些什么,让自己更舒服一些。

网友评论这是凡尔赛,但当事人的很困扰是真的。李老师给予了郑重的反馈与建议,而当事人也郑重的遵医嘱、按时随访。

李老师说,你们的分工其实很和谐,只是你头脑里有一个声音在说:“夫妻关系不应该是这样,这样不对等。”这些声音是某些理论和书本灌输给你的。

它让你相信,爱有一种正确的样子,不是这个样子就不对,就会有麻烦。但其实,你愿打,他愿挨。你们的麻烦不过是这个声音,如果没有这个声音,还会有麻烦吗?

关掉这个声音,当这个声音再次响起的时候,用这句台词去回怼:“人家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轮得到你这妖怪来反对?”

当你对老公有愧疚的时候,忘记那些声音,转而直接向老公发出询问:你喜欢吗?

如果他确实不太喜欢,你们再商量如何调整。这是你们两个人的关系,应该你们两个决定如何相处。

于是,这位读者试了一次。她和老公吃完饭,各自看各自的手机,她察觉到妖怪的声音:“你们应该一起看他感兴趣的内容。

于是这位读者尝试着问老公:“老公,你看你的手机,我看我的手机,这样可以吗?

老公:“可以的。

读者:“我也觉得可以。

这段对话后双方都很轻松,心安理得的享受自己舒服的状态。

还有一次,该辅导孩子作业了。老公对孩子说:“让妈妈辅导你。

孩子:“不要。

读者:“孩子希望你辅导,你愿意帮他吗?

老公:“我愿意啊。

读者:“你们两情相悦,我就不用凑上去了。

老公:“我是怕你失落嘛。

读者:“哦,我不失落,你们请。

她一直担心老公不愿意辅导孩子作业,没想到老公是为自己考虑,怕她失落。

她说:确认的感觉很好。

真为她感到高兴,因为一两句简单的确定,他们就能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阴阳怪气,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一厢情愿的为对方考虑,不是以爱之名,互相猜忌。

他们也没有一味地遵从所谓的“标准”,陷入和“正常夫妻关系”的比较。

比较让人类不再体面。

2.我和伴侣的关系

这让我想到自己的亲密关系。

我经常跟伴侣说,你就按你喜欢的来,但他总是做不到。他总是过于在意我开不开心,这样让我也很累,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和需求。

很多事他会故意隐瞒和欺骗,刚开始只是小事,后来事情越来越大,被我发现以后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

有段时间我情绪非常不好,文章也弥漫着悲伤的色调,就是无法从被欺骗和背叛的伤害中走出来。

但我没有办法去改变别人,只能反省自己。

其实我也有非常不坦诚的地方,我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为了树立自己好妈妈好妻子的角色,做了很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有时候明明累的不想动了、明明有更想做的事,却还是强迫自己去接孩子、做饭、做家务,等伴侣回来以后又给他摆脸色,让他提供情绪价值。

也许就是因为如此,他对我越来越小心翼翼、越来越讨好我的情绪、不敢表露自己真实的情绪,隐瞒与欺骗越来越多,我们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直到事情发展到难以收场的地步。

我才发现我以前在意的那些,原来都可以放弃,家庭、事业都是如此。我只想让自己好受一点,一个人旅行,见我想见的人,和陌生又互有好感的朋友聊天,为的是从现状里逃离。

出走不是理智考虑的结果,只不过是借着一股在绝望境地里的悲愤力量,是情绪上一种本能的自救。

如果没有这股力量推一把,走出这一步非常困难。事实上,当妈这么多年,我已经忘记了:还有哪些事与孩子无关,只是让自己开心。

逃离的效果很好,我暂时找回了曾经自由的心。但我不可能一直不回家。

回到家以后,我又努力的去寻找,在家里如何给自己腾出方寸之地、片刻闲暇,让自己可以心安理得、舒适安静的待在那个时空,仅仅为了讨好自己,不被家庭琐事吞噬。也许是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也许是搭配自己喜欢的衣服,也许是化个妆,挑个首饰、画个画、看会书。

我尽量做到:在我真的很累的时候,真的不愿意回家、不愿意接送孩子、做饭洗碗的时候,心平气和的请他多分担一些,或者,任由孩子们看会电子产品。在照顾好自己的感受以后,我就不需要伴侣提供额外的情绪价值了。

我尽量接受:我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妈妈,有很多瑕疵和缺点的女儿,思想幼稚又能力有限的妻子。

爱我,就请爱我本来的样子。骂我可以,笑话我也可以,生我的气也可以,如果是真爱,你一定会再次回到我这里。如果不是,我又何必留恋。

说着容易,做起来难。每当我觉得自己力不从心,想请求伴侣帮忙时,耳边也会响起妖怪的声音:“你老公已经做的很多很多了,你还要他怎样?”

“你老公在家务活方面,在管孩子方面,比其他男人强了一百倍,你就不要过分要求他了。”

听了这些声音,觉得自己不应该请求他,所以请求就常常变成要挟。我没有办法一句话把那些妖怪的声音怼回去,只能一遍一遍的梳理我们的现实情况:

我们家里两个男孩,一个上幼儿园、一个上小学。接送、做饭、辅导作业加起来是一项特别繁重的工作。我们家里没有老人和保姆帮忙,双方的工作都不算清闲、上班时间都不是弹性制的,他还常常需要加班。别的男人加完班回到家可以当甩手掌柜,但他不能。

如果他像其他“正常男人”一样,这个家就没办法继续支撑。

别人的家庭,也许只有一个孩子、也许有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帮忙、也许夫妻双方至少有一方工作是弹性制的,所以不用担心接了老二来不及接老大,不用担心冰箱里没有菜,偶尔出个差,也不用担心孩子没人管。

这些无比琐碎的事情,在我这里,是每天都要担心的头等大事。

可这是我们两个共同选择的养育方式,就要共同承担这种方式带来的一切问题。

他偶尔也会抱怨和开玩笑,说自己又是做饭、又是接孩子,为家里付出了很多,别人都夸他很厉害。那个时候他其实是在要我提供情绪价值,要我夸一夸他。

而我总是意识不到这一点,我以为他累了,他撑不住了。所以我在心里想,下次还是我自己来吧。

于是我做了很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越来越累,越来越失去自我。他为我提供的情绪价值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失去自我。

直到一方撑不住了,他不愿意提供更多的情绪价值,他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情绪价值。但他又不知如何向我开口,只好选择了欺骗和隐瞒。

也许,他没有那么在乎多承担一些家庭责任,只在乎我开不开心?而我有多久,不允许自己开心了?他们都说两个儿子压力大,我嘴上不承认,心里还是不敢有丝毫松懈。

允许自己开心,就给对方同样的允诺。

我能偶尔化个妆、听个音乐,就能允许他偶尔抽根烟、打个游戏。我们没有必要让自己看起来很苦,才觉得对得起这个“负担很重”的家庭。

好的家庭关系,大家都可以很快乐。亲密关系更是如此。

李老师说,某种意义上,亲密关系应该是最容易处理的一种关系。每一对伴侣都有自己偏好的相处方式,不同的距离、不同的配合、不同的需求与满足方式。

只要两个人都感到舒服与安全,就是一段好的关系,就是一段可以滋养彼此的关系。它没有固定的需要学习的规则,也不需要权威的判断,也不需要别人认可。

可我们总是陷入比较。拿自己和别人比,拿伴侣和别人比,甚至拿伴侣的家庭和别人的家庭比。

比较让人类不再体面。

3.一个朋友和伴侣的关系

我们常常遇到这个问题,“我喜欢的人,我父母不喜欢怎么办?”“我喜欢的人,我朋友很讨厌,怎么办?”

有个很亲密的朋友,也是家人,希望我能喜欢他的伴侣。

但是通过我们的相处,我发现对方和我并不同频,暂时无法进行更多的交流,所以我也没有与她刻意亲密,而是给他们俩更多的私人空间。

我一直认为我喜不喜欢她没关系,只要我朋友喜欢就行。可是某一次见面过后,我发现朋友的伴侣竟然非常在意我说过的话,哪怕已经过去了好多年,哪怕只是无心之举。那一次见面我亲眼看见她和我朋友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冲突。我对她从不在意,变成了不喜欢。

我对朋友说:“我现在开始讨厌她了,不想见她。但这不影响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也不希望我对她的看法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

希望朋友或家人认可自己的伴侣、认可我们的亲密关系,是因为我们对亲密关系赋予了太高的期待。我们希望我们喜欢的人,父母也喜欢、朋友、兄弟姐妹也喜欢。我们希望,所有爱我的人都能其乐融融,相亲相爱。

但每一段关系其实都是相对独立的。每一个个体也是一样。

你还是应该以你的需求为出发点,去考虑你们双方是否合适。你们的关系,首先要滋养你们双方,其次才需要考虑别人。

大多数时候,别人不需要从你们的关系中得到什么,也就没有权利去评判你们的关系。插手太多的人,一定别有所图。

时至今日,依然有人不认同我“先要活出自我”的观点,但我依然坚持这样认为。失去了自我成长、自我实现这个根基,任何关系都是动荡不安、极不稳定的。

我们遇见众生、遇见世界,最终是为了遇见自己,了解自己究竟是谁,使命为何。

否则,看再多的风景,拥有再多的爱,也看不清、认不得,到头来还是白活一场。

最后想说的是,有瑕疵的关系才是关系的普遍状态。世间所有的关系,参考即可,千万不要过分比较。

比较让人类不再体面。

只要你们双方愿意,怎么样相处都可以。当有妖怪的声音响起,记得首先去寻求对方的确定,建立彼此真正的联结。

之后,再淡淡的对那个声音说:“人家郎才女貌,天生一对,轮得到你这妖怪来反对?”

点赞美三代

转发富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