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三地理复习八大得分秘笈:暗劲!

 阳光盛大 2023-09-02 发布于江苏

高三地理复习八大得分秘笈:暗劲!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比如: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角度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的原因。

首先,在回答问题之前要先有通识性知识(也即原理性知识、或者基本的模块知识)

关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基本知识(通识):

♣分布:

♣特征(包括表现在降水柱状图和折线图上的特征都要清晰

♣成因:

♣气候下的农业(农牧业)

气候下的河流、湖泊、航运

当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之后,在回答问题,就简单易行了。

答:

1.纬度:本区大部分地区位于35°N 60°N的大陆西部,地处温带;

2、大气环流:以来自大西洋的中纬西风带影响为主,海洋影响大,温暖湿润;

3、洋流: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海陆轮廓:本区陆地面积不大,海岸线曲折、破碎,多半岛、海湾,使本区各地距海较近,受海洋的影响较大,增添了本区各地气候的海洋性。

图片: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

(插一句:图片怎么用?这很有学问。比如,图片很多时候就是“钩子”。按图索骥就能勾出一大串知识,就像鱼群一样。)

第二步,再去考虑区域差异,形成进行区域比较的思维习惯。

比较北美与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面积的差异。

答; 北美洲该气候分布范围小,呈条状分布;欧洲该气候分布范围大。北美洲西部有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阻碍了来自太平洋的西风东进;

再比如,地中海气候,你同样发现,欧洲部分和美洲部分有很大的区别。

从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来看,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在地中海沿岸是其面积最大的分布地区,包括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地区,在此地区地中海气候是全球最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也最为人们熟知。

从纬度位置的热量带来看,地中海气候位于亚热带地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带控制,气候温和湿润,表现为雨热不同期的气候特征,也就是“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当你这样理解的时候——地中海气候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交替控制而形成的,其气候特征其实就是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合成很多东西就迎刃而解。

图片:地中海油橄榄种植地

图片:成熟的油橄榄(中国)

 图片:农户在油橄榄树下除草

图片:甘肃文县某地的油橄榄。2020年底,全县扶持发展油橄榄专业合作社20家,生产加工企业2家,油橄榄种植面积11万亩,挂果面积4万亩,去年油橄榄鲜果产量达960吨,产值576万元。

像这里附加的资料就可以出不少题目,还有什么从突尼斯引种的软籽甜石榴,以及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的胭脂虫等等都可以进行区域比较。

我们知道一个名词“雨热同期”,但是还有一个特殊情况——雨热不同期。在全球所有气候类型中,这种雨热不同期的现象是极为罕见的,在降水少而高温的夏季,当地的植被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叶片进化为具有蜡质的硬叶,从自然带的角度来说地中海气候区分布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主要农业为水果园艺业为典型,其中油橄榄、葡萄、无花果是典型代表的树种。

放到大尺度区域离去考量,再比如:热带雨林气候,并不都分布在赤道地区,为什么跑到回归线附近了呢?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说,你得先认真观察,再进行比较,然后自觉把这些内容放到更大的尺度(区域)里去思考。

第三步,把这些区域放到大尺度地图里进行思考,提炼共性的东西。并找出特殊性的内容。特殊性也是本地的普遍性的一部分,放到大尺度区域里,即能发现一些共性的东西,这也是综合思维的一部分。

第四步,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积累,进一步淬炼,形成知识晶体。

当把这些知识消化后,形成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这些东西都要自己的“自学能力”。也就是主动去自学,才能解放思维,才能把自己的认知从老师的、课本的、题海的桎梏里解放出来,形成更优质的认知、思维品质以及得心应手地解决问题的优良能力。

相关链接:

1.亲爱的同学:到了高三,你必须要有“一会一大片”的这个本事了!

2.新高三地理50讲之2:千丝万缕!

3.高考地理30讲之24:高考冲刺最后几天,地理要怎么复习提分?

4.高考地理30讲之21讲:思维导图+刷题=脱颖而出!

5.【纯干货,建议藏好了】高考地理30讲之20讲:如何使用答题模版的问题!

6.高考地理30讲之7:如何考到90分以上?闭环思考

7.高中同学如何学好地理之(四)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