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版、印会河)

 星光闪闪360 2023-09-02 发布于北京

教材说明

本套教材计有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温病学、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伤科学、针灸学、经络学、俞穴学、刺灸学、针灸治疗学、针灸医籍选、各家针灸学说、推拿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等三十二门。

中医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和病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中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一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的发展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内容包括象、经络、病机、诊法、证、治则及针灸和汤液治疗等。它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人的探讨。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美的古典医籍,系秦越人所著,成书于汉之前,其内容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两汉时期,中国医药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150~219年)在《内经》、《难经》等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伤杂病论》,即后世的《论》和《金要略》。《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证论治奠定了基础。《伤论》在《素·热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提出了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阴)的形证和分经辨证治疗的原则。

《金匮(kuì)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分证,记载了 40 多种疾病262 首方剂。它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千般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yong)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所伤”,给后世二因学说以深刻的影响。

总之,《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六经证、脏腑辨证的方法对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进行论治,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内经》《伤寒杂病论》的基础上,历代医家都从不同角度发展了祖国医学理论。如隋代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学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又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金元时期,更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刘完素、张从正、李杲(gǎo)、朱丹溪,后人称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他为寒凉派。他的学术观点给温病学说的形成以很大的启示。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攻邪祛病,以汗、吐、下为攻去病邪的三个主要方法,后世称他为攻下派。杲(gǎo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后世称他为补土派。朱丹溪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世称他为养阴派。总之,刘、张、李、朱四家,其火热论、攻邪论、补土论、养阴论,立说不同,各有发明,各有创见,但都从不同角度丰富了中医药学的内容,促进了医学理论的发展。明代赵献可、张景岳等提出命门学说,为中医学的藏象学说增加了新的内容。


气化运动

中医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一切事物都是气运动的结果。

中医学认为精(气)是生命的本原物质。这种精气先身而生,具有遗传特性。故曰:“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这里的“精气”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精气,故称之为“先天之精”。父母之精气相合,形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没有精气就没有生命。“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灵枢·经脉》)“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天年》)人生下来之后,先天之精又要靠后天之精的培养和补充,才能使生命活动生生不息。由此可见,精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称之为“气化”。气化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气化运动的本质就是有机体内部阴阳消长转化的矛盾运动。

形神关系

中医学中的形神关系,实际上就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形体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形是体,是本;神是生命的活动及功用。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产生精神活动和具有生理功能。而人的形体又须依靠摄取自然界一定的物质才能生存。所以说:“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明论》),“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神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气血又是构成形体的基本物质,而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气血的营行,又必须受神的主宰。这种“形与神”二者相互依附而又不可分的关系称之谓“形与神俱”。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以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主要保证。

阴阳平衡与正气

中医认为病邪侵犯人体,首先破坏阴阳的协调平衡,使阴阳失调而发病。“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素问·调经论》)气虽有发于阳和发于阴的不同,但发病的关键还在于人体正气的强弱。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邪之凑其气必虚”。

《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为主的思想。未病之前重视形体和精神的调养,主张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强调了以提高正气抗病能力为主的摄生观点。既病之后,则强调及时发现,早期治疗,防止传变。故曰:“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