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牢记古人留下来的这些习俗

 风行阁影像 2023-09-03 发布于浙江


引言

“礼者,谨于治生死者也。”

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封建时代,人们无法掌控自己的未来,凡事都要更看重看自然的气运,于是都要烧香礼佛,焚香静心,而到如今,有些习俗化简流传了下来,这不是封建未除,这是作为礼仪之邦的子民顺应时代发展对“礼”的发展,是一种“仪式人情”是对人与自然之间的敬畏。

而生老病死,红白喜事皆有讲究,“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这些礼节要谨记,既能避免冒犯了主家,又能彰显自己的礼仪。

红事礼到人不怪

红事,泛指“升学、建房、嫁娶、升迁”等一切积极的、吉利的事。

“红事礼到人不怪”,也就是说受主人邀请的宾客,倘若因为有事在身不能亲自来,送的“礼”到位了,主人家也会高高兴兴地收下,不会怪罪。

这个“礼”,首先表达的是宾客不能来到的真诚歉意,要提前和主人家打好招呼,将自己准备的礼物和礼金提前送出去。礼物是一个重要的媒介,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像是孩童的百天或周岁宴,客人一般会送一些孩童的服饰、长命锁之类的,倘若是婚宴,会送一些家具、棉被,这些礼物的经济价值不谈,但一定要是用心挑选的、带着良好祝愿的。同时,主人家也会给来帮忙的、亲近的宾客准备好精美的伴手礼以示重视。

随着大家物质基础的改善,现在不像以前一样送一些大物件的实用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礼金”。但人们仍然喜欢在奉上礼金的同时赠予自己用心挑选的小礼物来代表自己的心意。

参加红事也有些需要注意的,首先就是衣着问题,不要穿的“黑白系”太过沉重,也不要穿的太过华丽张扬抢了主人家的风头,毕竟喜事是人生大事,人人都希望在大喜之日自己是绝对的主角。再者就是说话问题,记得给主人家送上真诚的祝福,切忌说错话扫了大家的兴。

情谊是双向联结的,主人家也会早早开始准备联系宾客,以求时间上的正好,大家借此仪式见面也是重要的一环。而喜事也往往是举办者生命中重要的一环,出生、成长、升学、嫁娶、生子,这都是人一生中重要的节点,往复循环,成为一代人接一代人完整的仪式。

请亲朋好友来见证自己人生的重要节点,接受大家的祝福,盼望在向好向高的路上越走越顺畅,也是这个仪式最重要的最有使命感最有意义的一点。备喜糖、准备饭菜,亲朋好友一起开开心心庆祝一天,展望美好的未来,这就是喜事所承接的意义。

红事讲究的就是喜庆和热闹,所以宾客即使人不到场,礼和心意送到,也算是沾沾喜气,主人家当然也不会有所埋怨。

白事礼到人不收

生是来路,死是归路,皆是大事。“事死如事生”,仪式和情感都是对逝者的敬重和哀思。面对亲人的死亡时为其举办正式的丧葬仪式,可以寄托慎终追远的情思,所以丧葬文化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是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白事礼到人不收”,白事是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人的肉体既已去,最重要的就是亲朋好友还留有惦念,因此亲近的人到现场帮忙、寄托哀思才是重要的。

白事的发生一般较为突然,老人可能在睡梦中就逝去了,即使是像这样的喜丧对于生者也是一种打击,而作为血缘关系上的远近亲人此时就要上门帮助主人家完成一场体面的白事。不同于喜事的有些情谊的朋友、同事都可以来一起热闹热闹,白事的参与者大多都是逝者血脉上的亲人、后辈和关系紧密的朋友。

逝者为大,身体力行地做一些实事儿,这些帮助更多地是想要表达自己对逝者的尊重,和对亲近者的宽慰。所以人到场才是最重要的,而人已逝去,倘若真有种种原因不能到场,对逝者的怀念真心实意的就够了,主人家是断不会受这份礼的。

而另一种方式,即想用礼金代替自己到场,敷衍了事,则是对逝者的不敬重,这就是不“礼”的行为,主人家更是不会受这种不知礼义廉耻的礼金。

丧葬之礼,也是对这样一种人的规劝。

人死不能复生,生者也不知死后是如何世界,生者有知觉,死者没有知觉,人的自然趋向是以生者为重而轻视死者的,但怠慢死者是违背“仁爱”的,死者无论长幼,在这个世界上都走过一遭。

我们应该怀有敬重之意,丧葬之礼的第一个作用便凸显出来,矫正人们的轻浮之心,强化人们的敬重之心和对亲缘关系的感知,展示出生命的厚重,而只有敬重地沉重地对待死——我们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对待生。

其次,丧葬之礼,其实是生者内心情感的寄托,这是生而为人自带的情感,我们的礼就承担着这么一种外在形式的表现,举办一场庄重的仪式,为生命的终点进行新的开始。古时繁衍出来的“五服制度”,规定了远近家属各有不同的孝服、规矩、丧期。

古时亲近的家属,诸如子女之类的,要守孝三年,这正是因为在面对亲属的逝去,人们的情感创伤是极其悲痛的,在心理上人们会实行自我保护,短时间内能有理智地处理好家属的身后事、能招待好来往悼念的亲人好友。

但随着时间拉长,这样一种难以回避的悲痛之感就漫了出来,悲伤之情不会像浪一样铺面而来,但心底永远有一块潮湿的地方。服丧三年之期就是给人们缓解疼痛的时间,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但不是感情的终点,悲伤慢慢散去,转而成了一份念想植在生者心里。三年之期已到,生者也要好好继续自己的生活。

面对如此沉重的悲伤,亲近人的到来才能带来更多的宽慰。

白事也会有一些随礼,但大多都是为了表达对亲近者的宽慰,对逝者后辈们生活延续的一些帮助。主人家为了感谢来宾对仪式的帮助自然也会好吃好喝地招待着,不让人白干活。

丧葬之礼更多地是借此机会让同一血脉的人们更加亲近,同一种悲伤和怀念将他们凝聚起来,化为对生者更为浓烈的珍惜之情,这有助于促进亲族间的兴盛与繁荣。从此意义上讲,丧葬礼仪就发挥了化育民风民俗的作用。

礼仪之邦

“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这句简单的俗语其实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淳朴的人际交往中对“礼”的重视。

一直以来,我们对生死之事都颇为重视。从夏商周起,就有礼仪之说,等到了孔子传播儒家思想,《礼记》更是集大成者,从日常礼仪尊师重道、尊老爱幼再到生死之事的制度,都讲述地清清楚楚。

但另一方面,如今大有人借着红白喜事铺张浪费、收敛钱财,用“礼”给自己的可耻打掩护,这是我们要唾弃的行为。

我们提倡的是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习俗,随着时代发展,应当摒弃封建迷信、奢侈浪费的习性。

例如新生儿的百天宴和老人的祝寿习俗,前者是我们对新生生命健康成长地美好祝愿,后者是我们对老人尊敬和孝敬的体现,这两者都能体现我们对生命的“礼”,应坚持传承,但如今有人为了面子上的豪爽,大摆酒席攀比,酒肉的提供量远远超出宴请客人的量,造成大量的粮食浪费。

再者,还有一股攀比之风是在宾客中,暗中较劲谁随的礼金多,这反而无形中加重了组多人的经济负担。这些礼仪本是为了承接主人家的喜悦和宾客的祝福,如今却刮起了攀比之风,真是愧对礼仪之邦子民的称号。

我们应该拾起古人的训诫,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有礼的君子,面对红白喜事,应该采用君子的庆祝方式 ,喜大家一同喜,但绝不造成资源浪费,悲大家互相宽慰,绝不借生命逝去之时大出风头。

礼,本身就是约束自己的方式,外在形式主义只是真诚的情感所寄托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思想的进步,破除了封建思想。我们应该剔除掉糟粕的部分,保留其精粹,才是对中华文明的更好传承,而我们也应该听从时代的倡导,做一个更“文明”的人,让中华文明更加有理可循,让现代中国成为真正的“礼仪之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