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析】 | 叫板三大名石的奇石新贵——乌蒙磬石

 东方寻宝 2023-09-03 发布于湖南

乌蒙磬石

在奇石圈内,一方名为“中华神兽”的乌蒙磬石开价4000万,引起石界哗然。乌蒙磬石究竟是一款怎样的石种?它有哪些特别之处和观赏价值,问世不久便能开出如此高的价格?我们带着疑问来了解一下。

起源

乌蒙磬石,最初发现于贵州西部乌蒙山区,并因此而得名,饱经大自然岁月洗礼,在长期风化水蚀、各种矿物质的浸染下,形成了形态迥异、色泽灰白、叩之若罄的特色。

形成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倪集众老师从地质学的角度对乌蒙磬石作了科学的解读。他认为,乌蒙磬石极可能与灵璧石一样,形成于6亿~7亿年前,较形成于2.5亿年前二叠纪的太湖石要早4亿~5亿年。

在多次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岩层发生褶皱、断裂,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奇石。国家有关部门对乌蒙磬石进行检测,确认无放射性、无有害化学成分,宜于收藏、玩赏。

特色

与太湖石、灵璧石、英德石这三种老牌名石相比,乌蒙磬石造型更加精巧灵秀、丰富多彩。它不但有英德石的“嶙峋”,太湖石的“通透”,还有灵璧石的“声音”。

乌蒙磬石特殊之处,就在于它的声音美妙动听,回味无穷。由于其石质纯净、坚硬且矿物结晶细腻、粒度均匀,击之发出的清脆悦耳之声,可与灵璧石相媲美。

乌蒙磬石问世时间不长,但不影响其石种的优越性,在石界一出现,就受到奇石爱好者们的青睐。比如来自贵州的赏石名家郁星先生,就拥有多方品质上乘,珍稀奇特的乌蒙磬石。

郁星 东方寻宝俱乐部会员 贵州赏石名家
乌蒙磬石赏析

中华神兽

天降神兽祐中华,六孔漏月韵悠远。

形肖色黝质丝滑,天籁梵音绕梁转。

石种:乌蒙磬石 尺寸:120*50*120cm
此石浑然天成,造型酷似中华神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镇宅、辟邪、纳福、招财、添丁、增寿、保驾之吉祥物。它具备瘦、皱、漏、透、丑等传统赏石特点。尤其以“悬”而扣动心悬,具有孤悬、劲节、蟠虬,听风般的雄浑和幽然致远的奇绝之美。

▲《中华神兽》细节图
其质铮铮,击骨有声,扣敲磬悦,旋绕清脆;其形拔俗而怪灵,富有沧海桑田般的变幻;其态如兽,姿仪灵活,兽头似龙似凤神秘莫测,四肢孔武有力造型逼真,极具上古神兽之蠢蠢欲动感。作品既富有当代艺术的抽象美,又糅合了中国传统的神话色彩,综合品鉴,是一方难得的天工之物。

烛龙

乌蒙磅礴,磬石奇瓌;

钟灵毓秀,躯胆俊伟。

石种:乌蒙磬石 尺寸:60*40*10cm
这方乌蒙磬石,外观瘦骨嶙峋,内在质坚声脆,层次变化,富有美感。石体呈黑色,石块边缘处有天然生成的、像小刺的突出物,这是乌蒙磬石区别于其他石种的最大独特性,张扬而不失庄重。

烛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钟山山神,身长千里,通体赤红,居住于章尾山,烛龙有一子名为“鼓”,被处死于钟山之东。《山海经》中称烛龙能够向天神请求雨水,即所谓“风雨是谒”、“能请致风雨”。从远处看,此方乌蒙磬石像极了一条烛龙蟠虬在祥云之上,俯视人间,祈求风调雨顺,蕴藏生活福泰安康的美好寓意。

乌蒙磬石的观赏价值极高。每一枚乌蒙磬石的形、质、色、纹都体现了以千万年、乃至亿年计的历史沧桑感和机缘巧合的惊奇感,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和艺术美,让我们在大自然赐予的奇珍异宝中,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