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羊城掌故之景泰禅师

 北胜坛主 2023-09-03 发布于上海

       广州,别称羊城,是广东省会、国际都市,拥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及发展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岭南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那么,就广州这个具有深厚底蕴的大都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又有哪些值得一提的掌故呢?

第九十五章:景泰禅师
       在今天广州的一些地名中,都会出现与“景泰”有关的地名,如景泰坑、景泰寺遗址、景泰新村、景泰直接、景泰中街、景泰北街等等,实际上这些地名都与南北朝时期的广州高僧——景泰禅师有关。

        按清《羊城古钞》云:“景泰禅师,不知何许人,有功行、道术,能役使鬼物。常居罗浮山顶池上,池有蔬叶,师曰:此泉当与人境通。因书偈投于水,偈出广州王氏池,因舍地为寺,号为王园寺。广州刺史萧誉每召与语,朝至而暮宿罗浮,时谓圣僧。始,山中无水,师卓锡于地,泉涌不竭,人号卓锡泉。誉用建寺于庵所,题曰'南楼寺’。师尝说法,有龙来听,人号其处为'龙王坑’。大同中,又有昙裕者,内道场沙门也,武帝谓释迦有真舍利八万四千散在群方,遣裕东来求之,裕乃请居此刹,有诏许焉,仍分舍利造塔贮之。”也就是说,景泰禅师不知道是哪里人,自有神通,能役使鬼魅(劳作);禅师常居于罗浮山顶池上,他看见池中有蔬菜叶子,就判定这池水是与人居住的环境相连通的,于是书写一首偈语投入池水中,后来偈语就出现在广州王氏家的池中,王氏便以此因缘捐舍建寺,所以就叫做“王园寺”了;当时广州刺史萧誉每次召见禅师谈话,禅师都是早上到达刺史府而晚上就回到罗浮山过宿,当时的人都称其为“圣僧”;当时,他居住的山上没有水,禅师便用锡杖戳地,泉涌不止,人们将这道泉水命名为“卓锡泉”;萧誉为禅师建寺于其居住的地方,题曰“南楼寺”;禅师曾经说法,有龙来听,于是人们就称这个地方为“龙王坑”了。

       由此可见,景泰禅师的确是一位得道高僧,所以在他身上才会发生那么多神奇的故事。今广州白云山西麓有景泰坑及景泰寺遗址,这里就是传说中景泰禅师驻锡弘法的地方;景泰寺建在半山,昔日每当黄昏时候,外出化缘的僧人三五结伴而归,景色颇为雅趣,故“景泰僧归”就是旧时著名的“羊城八景”之一。

部分资料及图片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