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师大二附中高六六甲班入学六十周年纪念

 lhao2004 2023-09-03 发布于江西

《陕西师大二附中》校徽。↓

今年是我们高中六六级入学整六十周年。9月1日,正值新学年开学之日,原陕西师大二附中高六六甲班16名同学,还有特邀5名老三届学友及家属共聚于西安和平酒店,举行了入学60周年纪念活动。

高六六甲班毕业照(1966年5月)。↓

21人共聚于西安和平酒店。↓

高三甲同学16人:前排左起: 宁安安,王景梅,韩又芳,殷治华,何玉屏,周明礼。中排左起: 陈先广,刘万军,张宝通,杜文和,王忠礼,李春甲。后排左起: 孙一平,翟震中,东川,郗新民。↓

与会21人,含特邀周沄(高三乙)、程安每(高二甲)、曹敏(初二丙)等5人。↓

气氛热烈的聚会现场。↓

聚会致辞(李春甲)受张宝通同学和筹备组的委托,作为本次聚会的召集人,我先说几句。首先,对今天参加聚会的各位同学,包括受特邀的五位学友及家属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对因健康、路途等原因未能前来的各位同学表示祝福和慰问!光阴似箭,人生如梦。转眼间,从1963年9月1日我们高中入学那天算起,已过去了整整60个年头,60年一甲子,因此,今天---2023年9月1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十分珍贵的纪念日!六十年前,我们十六七岁,生龙活虎,风华正茂。我们以西安市及全省各地区的拔尖中考成绩,考入了省教育厅的直属名校,当我们胸前佩带上“陕西师大二附中”的校徽那一刻,一种荣耀之感油然而生。三年时间,在众多恩师的辛勤教导下,在良好校风、学风的激励和感染下,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友情。三年同窗、文革失学、上山下乡、招工进城、高考圆梦、自学成才等等,作为“老三届”一代的共同经历和艰苦磨炼把我们的心,把我们的人生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使我们之间有了许多共同的情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愿。多少年来,正是这种共同的阅历和情感,促使同学们之间通过多种方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2016年3月26日的那次26人的大团聚,还有2019年11月16日的《知青文集》发行会,同班12名同学的聚会,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永久的纪念,使我们之间的友情有增无减。清楚的记得,在七年前,2016年的那次聚会上,不少同学曾提出五年后,甚至十年后再相聚的愿望,前几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未能实现,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为了相聚,周明礼、翟震中,何玉屏三位同学专程从宝鸡远道赶来,彰现了同学们之间的珍贵友情。即便是因健康、路途等原因未能前来的多位同学,也都在高三甲群中一再表示祝贺,高度关注,还期盼现场直播。这种深情厚谊感动着我们每一位同学的心灵。今天,我们有机会共聚于和平酒店,还要感谢张宝通同学,是他的多次提议、积极倡导、解囊相助,方促成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团聚。这次聚会的主题是:通过纪念高中入学60周年,缅怀青春岁月,畅叙关注话题,交流保健体会,增进学友情谊,活跃晚年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借此机会,也盼宝通同学,就大家所关心的政治、经济、政策方面的话题谈谈高见,大家可以提问。最后,提醒各位,戒烟限酒,注意饮食健康和安全出行。祝愿这次聚会给我们带来欢乐,带来好心情,留下永久的纪念!谢谢!

宁安安、何玉屏、殷治华、李春甲、王景梅、韩又芳。↓

张宝通、东川。↓

宁安安、何玉屏、殷治华、李春甲、王景梅。↓

翟震中、王忠礼、郗新民。↓

刘万军、王景梅、何玉屏、韩又芳、殷治华、张宝通。↓

殷治华、何玉屏、李春甲、韩又芳。↓

韩又芳、王景梅、何玉屏、郗新民、殷治华。↓

杜文和、东川、王景梅、何玉屏、韩又芳、殷治华。↓

孙一平、周明礼、王景梅、伊玉屏、韩又芳、殷治华。↓

陈先广、孙一平、杜文和、李春甲。↓

陈先广、孙一平、杜文和、刘万军。↓

韩又芳、殷治华、何玉屏。↓

宁安安、翟震中。↓

杜文和、程安每、殷治华。↓

程安每、刘万军、东川、张宝通、李春甲、陈先广在张宝通新家中。↓

刘万军、陈先广等6人。↓

曹敏(东川妻)、杨会珍(李春甲妻)、周沄(高三乙)、程安每(高二甲)。↓

举杯贺聚。↓

张宝通:宝通背离通宝 一心追求心一 2016年3月26日,我们陕西师大二附中高六六甲班举办了高中毕业50周年联谊会。当时有人提议10年以后再聚会,也有人提议5年再聚会。5年后就是2021年,正是全国防控疫情的时候,不可能聚会。后来我想了个新名目“入学60周年纪念”,今年9月1日聚会就比较现实。这次实际来了16人,毕业50周年来了26人,7年少了10人。毕业60周年按中国传统都要过80大寿了,再聚会恐怕就难了。因此这次聚会意义很大,提醒大家要健康地活着。香港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城市,日本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国家。其寿命所以长,是因为老年人还在工作,还在奋斗,觉得自己还有用,心态年轻,因此寿命就长了。 这些年我有一个体会:“宝通背离通宝,一心追求心一”。退休了不再去追求“通宝”金钱,而要“一心追求心一”,专心我多年的社会科学研究。我每天在网上发一篇博文,促使自己不断思考,防止老年痴呆,还可结识一些年轻粉丝网友,与时俱进,让自己活得很年轻。我有一个三不座右铭:“不迷信权威,坚持创新;不迎合政府,独立研究,不追求功利,发挥余热”。我这样做了,新思想、新观点就不断涌现,年轻网友粉丝都觉得我思想活跃,显得很年轻。“胡思乱想没框框,胡说八道有底线”,就是我目前状态的写照。孔子73,孟子84,老子过百岁,我现在比孔子大4岁,正在争取超过孟子,奔向老子。(张宝通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美篇编者注)↓

宝通背离通宝 一心追求心一。---张宝通

翟震中:我不想错过 ---高三甲同学入学60周年聚会有感一天的聚会结束了,有种心绪仍在涌动。人,一生都在做这样或那样的事,有些事过去了虽没有做或没有做好,还可重来。而有些事,过去了,则再也没有重来的机会。这次入学60周年的聚会,很可能就是我们此生的唯一机会(至少是为数不多的),因此,在老伴(因摔伤严重,恢复极慢,至今不能下楼也离不开拐杖,家中不能长时间离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她也是西安知青在陇县下乡)安排好相关事项包括紧急情况的处置预案,自当天晨五时起床,下午五时返回宝鸡,做完了这件事。同样,1977年参加高考也是这样。 因为,我不想错过!(2023/9/2)

东川:高中入学六十年有记相逢雁塔未如烟,两鬓苍苍话少年。可叹曾经耕陇亩,应怜有梦上蓝天。休言奋力盘山路,唯愿扬帆顺水船。花谢花开终过去,同窗数载说情缘。多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写过下面一段话:“人生旅程上总是有不少停靠站,有时候会被困在一个站上,停滞在那里。事过境迁,多少年以后再回首时,就会发现,其实那里也有好风景。”二附中对于我们来说,无论你是那个年级的学生,在学校待的时间长或者是短,都只不过是自己人生旅程上的一个驿站。我们今天怀念它,绝不是因为教导处门前的酸葡萄和图书馆前的涩苹果:而是因为它和我们生命中的一段美好年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想起了它,就想起了我们自己的曾经的努力!回想起来,那里也有好风景!如果拔高到美学上说,别林斯基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来的”,也就是说美是主观的,它没有一个客观标准。正如红楼梦里的焦大不会爱林妹妹一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在每一个二附中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不同于他人的二附中。↑

杜文和:初秋开学季,我们陝师大二附中高六六级甲班的部分同学在西安和平村和平飯店相聚,纪念入学60年。 60年前正值青春年华,我们有缘相逢,迈入二附中的校门,共同度过了难以忘怀的五年同窗生活(寒窗苦读三年,文革动乱两年)。 60年后在春甲、宝通等同学的热情倡导和精心组织下,我们奔八之际再次重逢。尽管大家已白发苍苍、步履蹒跚,不少人还是和疾病共存,但精神矍铄。欢聚的时刻,我们其乐融融,回顾同窗之谊,频频举杯互致问侯,几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余兴未散。 借春甲要求与会同学写感言的机会,我衷心祝愿每一位同学: 活在当下,珍惜现在,健康快乐,80后能再见!

何玉屏同学。↓

刘万军:六十年一晃就过去了,想当年风华少年,转眼间竞成了老翁老太,但到会的老同学依然健康快乐,让人欣慰。保持住现在的状态,若干年后,大家能再相聚是同学们共同的心愿。祝各位健康快乐,愉快地度过晚年!↑

李春甲:今年是我们高中入学六十周年。六十年一甲子、一轮回,我们的思绪和情怀不由得被拉回到了那个朝气蓬勃的青春岁月,铭刻在心的母校情、同窗情被再次勾起。在张宝通同学的热心提议和积极倡导下,我们方有了“甲子六十年同学聚”。正值9月1日新学年开学之际,21人,包括16名高三甲班同学共聚于西安和平饭店,忆当年,话友情,谈天说地,感慨万千。时光飞逝,人生如梦。转眼间我们已到了“奔八”的年龄,全班原有44人已有11人与世长辞,我们的晚年得倍加珍惜。期盼同学们笑口常开,乐观处世,精心保健,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

孙一平:感谢宝通同学倡议及春甲、万军和东川等同学努力促成了这次高六六甲班入学六十周年纪念日的聚会,使老同学们可以欢聚一堂话家常,暢敍同窗情谊。六十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懵懂少年已垂垂老矣。岁月的风霜写在脸上,刻在心上。好在参加聚会的同学虽然须发皆白却依然精神矍铄谈笑风生,令人欣慰。人到老年,健康第一。愿老同学们照顾好自己,加强锻炼,保重身体,健康快乐度晚年。盼十年二十年后大家仍能走得动,吃得下,睡得香。同学相见还能把手言欢话沧桑。↓

王忠礼同学。↓

郗新民同学。↓

陈先广:六十年前的今天,我们怀揣理想,同写青春华章;六十年间,我们各自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收获了幸运,写就了不愧人生的诗篇;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共叙友情,畅谈潇洒夕阳,交流不老松经道,互祝我们平安、健康、幸福、长寿。让我们轻松越过暮年,爭取做个百岁老人。↓

宁安安同学。↓

周明礼:这次聚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然,随和,气氛融洽,把真实的自我展现的淋漓尽致。见到同学们,仿佛回到了风华正茂的60年前,瞬间年轻许多。在此向聚会筹备组学友春甲,宝通,万军,东川致意!九州演义六十载,历经沧桑发已白,昔日翠华苦学艺,今日阿房叙旧怀。莫道人间事故诡,只言友情放余辉,时光虽离驾鹤近,笑看天地真善美。↓

韩又芳同学。↓

殷治华: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仿佛回到了六十年前的那一天,四十四名莘莘学子从陕西省各地汇聚到陕西师大二附中高六六甲班,开始了我们长达五年的学生生涯。转眼六十年,一群白发苍苍的老翁,老妪汇聚一堂,感慨万分,当年那群意气奋发的少男少女的精气神还在,只是身体迈进了老年行列。岁月不饶人,但愿同学们有幸再见时,还是一群谈天说地的快乐老人。望今后的岁月里,大家多保重,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在这里要感谢张宝通的慷慨,李春甲以及组委会共他同学的辛苦操劳,才有我们快乐,难忘的聚会。↓

王景梅同学。↓

高三乙班周沄同学。↓

何玉屏丈夫老文。↓

特邀学友高二甲程安每:金秋时节天高气爽,2023年9月1日有幸受邀参加了张宝通做东,李春甲等同学组织的高三甲班入学六十周年纪念聚会,见到来自高三甲班和其他班级及春甲夫人熟悉与不熟悉的同学,感到很亲切很高兴!大家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却都很精神很健康。同学们在一起,相互交流感情,美食佳肴相伴,合影照相留念,气氛融洽热烈。春甲热情洋溢的开场祝辞讲得文彩飞扬,赢得大家一片掌声。同学们不由得回忆起青少年时期全省选拔优秀生进入师大二附中高中时的情景。尤其是高三年级只有两个班,都是全省各校的尖子生。如果不遇文革运动,他(她)们可都是报考全国各大有名院校!而今,六十年一甲子一轮回过去了,难免让人有些感慨!我作为外班人看到和想到的这一切心中很是感动。非常感谢张宝通、李春甲和高三甲班的同学们!高三甲班入学六十周年聚会非常圆满、成功,衷心祝贺!祝学哥学姐们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幸福好运!↓

初二丙曹敏(东川夫人)。↓

【附件1】关于举行高中入学60周年聚会的邀请函各位同窗学友,大家好!时光飞逝,人生如梦。转眼间我们已走过了古来稀,并且到了“奔八”的年龄,全班原有的44名同学已有11人与世长辞,我们的队伍在不断减员,咱们的晚年和友情得倍加珍惜。2016年3月26日大团聚时,许多同学提议五年后再相聚,前几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未能如愿,再过几年可能多数人会力不从心了,或者早别了,更难组织了。今年是我们高中入学六十周年。六十年一甲子、一轮回,我们的思绪和情怀不由得被拉回到了那个朝气蓬勃的青春岁月,铭刻在心的母校情、同窗情被再次勾起。根据张宝通同学的热心提议,我们有意在今秋开学良辰---9月1日,举行“甲子六十年同学聚”。岁月无情,机遇难逢,期盼同学们在餐桌上面对面、杯对杯谈笑风生,在相机前手拉手、肩并肩留念永久!聚会地点: 西安市和平饭店2楼V9包间。路线: 乘地铁5号线阿房宫南站A口出,向北走100余米即到。9月1日中午11点前到。聚会筹备组: 张宝通 李春甲 刘万军 东川2023年8月1日

【附件2】高六六甲班同学名单(44人)万佳诚 王忠礼 王幽贤 王景梅 石生光 东川 白金明 宁安安 刘万军 刘美茹 孙一平 杜文和 李春甲 吴婷婷 何玉屏 何美恩 宋如琴 宋敬业 张宝通 陈先广 陈如松 周明礼 赵遐龄 郗新民 姜忠华 桃青 夏霞 殷志康 殷治华 韩又芳翟震中 樊建军 霍济成 (以下为已去世的)王宽厚 卢尚美 卢美映 刘长青 张有让 曹 铀 焦春城 毛 琳 党 军 张西林 杜广胜

2023年7月9日高六六乙班部分同学与任保安等老师相聚。↓↑

2020年9月29日70周年校庆时老三届学生在母校操场留念。↓↑

2016年3月26日26名同班同学聚会。↓

2020年9月29日在母校。↓

2020年70周年校庆留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