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 Si Zi 菟 丝 子 每日学药 ![]() ![]() 名称 ![]() 菟丝子 ![]() 别名:菟丝实,吐丝子,黄藤子,萝丝子,缠龙子,豆须子,豆寄生,无根草,黄丝,无娘藤,金黄丝子等 ![]() ![]() 来源 ![]() ![]() ![]() 本品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 Cuscuta australis R. Br. 或菟丝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 的成熟种子。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秋季采收。 ![]() ![]() ![]() 性味归经、功效 ![]() ![]() 【性味归经】辛、甘,平。归肝、肾、脾经。 【基本功效】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 【用法用量】煎服,6~12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者不宜服。 ![]() ![]() 适应症 ![]() 本品味甘性平,主入肾经。既能补肾阳,又能益肾阴,〝为肾虛平补良药〞。(《药性切用》)。兼“除精气之走泄”(《药鉴》),有固精、缩尿之效,活用于肾虚阳痿、遗精尿频等。 入肝经,能补益肝肾而明目、安胎,适用于肝肾不足之目暗不明、冲任不固之胎动不安。 入脾经,能补脾益肾而止污,适用于脾肾两虚之便溏泄污。 ![]() ![]() ![]() 临床应用 ![]() 1.肾气不固证 治肾虚阳痿遗精;治小便过多或失禁:治肾虚不固之遗精、带下、尿浊。 2.胎漏,胎动不安 治肾處胎元不固,胎漏,胎动不安:治气血不足,肾气不固所致的胎漏、胎动不安。 3.目暗不明 治肝肾不足所致的目暗耳鸣、眼睛干涩不舒、 视物模糊。 4.脾肾虚污 治脾虚便溏;治脾肾两虚之泄污。 此外,治白癜风,可单用浸酒外涂。 ![]() ![]() 编辑:涂晨展 责编:林苏颖 指导:尤伟静 许皖 技术:宁卫本草社新媒体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