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脱的两大法门

 量子光明 2023-09-03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大道殊途同归。”——字母DaDa

人生在世,总是会有不甘心,不完美,不满足、不圆满的体会。说白了,这世界就没有真正的“满意”与“完美“一说。
在人性的“贪”与人性的“善”之间,到底有没有一条解脱之路呢?如果有,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法门在哪呢?
近日读了《全部的你》(杨定一作品)一书,作者对“生命的前景”与“生命的背景”,做了区别与阐述。激发笔者对“解脱”一词有了一些新的感悟。记录于此,供大家发散智慧。

001、两大法门
如何“解脱/顿悟/觉醒”?
就目前笔者的认识,只能总结出两个大体的思路

图片
法门一:走传统儒家强调的“中庸之道”,即守正执中的平衡之道。中国人自古就强调一种“平衡“,甚至追求这种“平衡”。这种状态在任何的领域和情景下,都可以利用并获得一定的实现。这其中体现着一种阴阳和合,求同存一的思维与认识。
偏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失衡。失衡的后果,轻则毁身,重则亡国。但这种圆融无我的境界并不容易实现且不能持久。
换句话说,不平衡是世间的常态;和谐均衡是非常态,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我们可以说自然界处于一种平衡态,但是换到人类社会,则充满了勾心斗角与胆大妄为。
能坚持原则、抱持守中,就需要定力与意志了。
无论怎么处理世事和调整心态,这些办法终归是在具体的尘世之中打转与徘徊,唯一的区别就是高人与庸人处理的好坏与心态认识的高低问题。
这样的一种法门,根植于问题本身。属于土壤之中寻求解决办法,仍属一种暂时性的理解,不够长久。
于是就有了第二种理解,即跳出现世循环的一种理解,也即法门二的主旨。

图片
法门二:跳脱现实具象化、局限化的理解,重新获得对人之意识与生命的深刻洞察。也即《全部的你》一书中所强调的:人生的“解脱”是解开脑带来的困境。我们每一个人都被自己的脑困住了。大脑产生的念头,是我们烦恼的根源。然而,用思考是永远跳不出这个牢笼的。
人类意识,常见的有三种:醒着,做梦,深睡无梦。我们想要解脱,就是要跳出这三种状态。或者说理解古代智者说的“第四种意识”,才算”觉醒”与“解脱”。
在古人智者那里,前三种状态被称为“有条件的意识”或“无意识的昏迷”。真正的“觉醒意识“,“解脱意识”是第四种认识。
因为前三种意识状态,都是受到念头的支配与干预的,这并不是一种恒久的东西。这些感觉是在我们的感官参与下(看、听、闻、尝、摸)所组合而成的。是形式的组合,我们错把这个当成了绝对的真实。
只有超越这三种常见理解,不再局限于常见的局限与困扰,我们才能获得一种“觉醒”,这就是彻底的“解脱”之道。
在杨定一看来,每个人的生命本来就是圆满的、完美的,这是宇宙之于人类生命的大背景,这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生命图景,这是永恒的。
但是,大多数人从一开始就沉迷于人类文明发展的“生命前景”(相较于“生命背景”是一种对物质主义和大脑自我的执着)之中去了。
我们沉迷于物质之中,沉迷于大脑所给出的世界与解释之中。然而,大脑本身是有局限性的,给出的解读必然也是局限的。于是我们人类就将自身困于这些局限之中了。
事实上,一但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即本来宇宙之于我身所塑造的生命大背景本身就是完满无缺的,我们也就不需要再被现实的局限所困。我们就能在刹那间跳出现实的迷雾,获得“解脱”。
在逻辑上,以有限制头脑来解读无限的生命,是一种矛盾。但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有限之中处处蕴含着无限,大到宇宙、小到粒子。因为在有限的拘束中蕴含着无限,所以我们才可以实现于有限的时空来获得对无限的理解。
这种「有限中蕴含无限」的时刻就是“奇点”。通过连接有限与无限的“奇点”,我们获得对现实诸相的看破,走向终究智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在某种意义上,良好的“中庸之道”与“奇点”具有同源类似性。都是于有限与无限的交叉之中,于有限的局部反映一种无限的广大与稳健。
真正的“实相”,与大多数人的理解是相反的,真正的“实相”是我们存在的“全部”(所以书名才叫全部的你,指称的就是这一本质),本来就是圆满的,完美的,根本不需要我们努力去修、去追、去得。换句化说,我们就在那里。我们本来快乐,本来慈悲,本来就与万物有情全部合一,同属那无分别是意识。
这也意味着,我们眼中的形形相相,以及我们想出来的形形色色的想法,其实没那么真实。实相浩瀚,远超有形有相的一切。而那才是我们生命的全部。
要想活出这种本来无形无相的解脱与圆满,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臣服”。这不是说我们对任何事都不反抗,它意味着我们接受一切,接纳所有的好事和坏事,接受时时刻刻的一切经验。但同时意识到,这些不过是瞬间的生灭。来了就会走,都不常在——无论是好的快乐的,还是坏的痛苦的,都不常在。
于是快乐与痛苦,本身就是有了限度,即使快乐不会是无限的,痛苦也同样——因为有了生灭,所以自然有限。
既然如此,那快乐与痛苦之于人就有一定的度量性,不会是无边无尽的快乐与痛苦。甚至可以说“所谓的快乐与痛苦皆是虚妄,都是不真实的存在”,我们应该打破对其的执着,接纳一切、放下一切,达到解脱。
下面,让我们在更为贴近现实描述的的哲学语言里,去重新体悟“解脱之道”的意义与追求。

002、现实失衡
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是近年来大众文化领域比较风靡的创作者(有人称之为“地铁哲学家”,突出其针对现实问题之哲学解读的接地气性)。
从其出版发行的一系列著作题目中就可以一窥其研究方向与思想所指。比如《倦怠社会》、《山寨:中国制造的毁灭》、《妥协社会》、《爱欲之死》等都非常清晰的表征了作者紧跟时代问题,提出自己主张的态度。
这些主题看似时髦热点,其实并不是最近才有的新命题。早在工业革命进程开始之初,直到资本主义发展的高涨时期,就已经酝酿并诞生许久了。
真正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倒是——
为何这些旧主题,最近又开始重新引发了新时期人的关注与思考呢?
这一大众情绪的反馈与反应,背后指向的又是什么呢?
在笔者看来,这是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所引发的又一轮非人属性的机器(这次的“机械进化”不但巨大且精密,还是智能的。对人产生的心理冲击更大且更全方位)全面加速并试图替代人类,对人类产生的一种集体冲击所致的“集体性焦虑”——上一轮的冲击,是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大工业在取代手工工场的过程中,人开始被当成一种纯粹的要素与资本、土地共同参与商品生产过程。
简单地说,从上一次开始,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就已经开始逐步丧失人的“主体性”,人开始越来越不像独立自由的个人,而像一颗运转不停的大机器上“螺丝钉”(甚至中国历史的有段时期,我们还以这样的一种定位和描述为傲。这严重违背人求自我解放之目标)。人作为人的属性并没有随着物质文明的大发展而获得同步的提高——虽然在思想领域在那些少数思想家的认识和观念的普及上是进步了。但在现实层面,大多数的人都被动的卷入了机器大生产的历史狂潮之中。这就是历史的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
韩炳哲作品的主题,看似具有现今时代的代表性。但真要往上追溯,与美国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创作,1964年首次出版的哲学著作《单向度的人》所指涉的问题,仍然是一脉相承。

图片
事实上,1964年,正值资本主义发展的大繁荣时期。
二战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工人的收入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进入所谓的“消费社会”。在这种情况下,过去尖锐的阶级矛盾似乎得到了缓解,激进的党派被纳入议会竞选的轨道。
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马尔库塞写作了《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其目的是指出发达工业社会的不合理性和压抑人的自由发展的实质,分析这种社会压抑人的特殊方式,并力图为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而寻找出路
反观韩炳哲作品,与半个世纪前的主题在内在逻辑是完全一致的。
时至今日,我们在面对未来的数字时代,又一次产生了“繁荣前的焦虑“。这样的一种情绪,以各种名称出现在人类群体的普遍性共识之中。
躺平、倦怠、内卷、无力、妥协、丧逼
……诸如此类。
这背后表现的无他,就是一种”失衡”,一种彻底的、大大的、全方位的“失衡“!
可以说,半个世纪前的难题就未曾彻底解决,人类就未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这一次,面对更为复杂的未来,我们又一次陷入了困境。依然丧失着部分的勇气与乐观,在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依然认为我们不能找到、也找不到何时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一困境。
于是乎,只能听之任之,随之便之,随波逐流之。
甚至,悲观情绪背后诞生了一系列怪异乃至神经的想法。
这些东西的“涌现”,都是人类身心失衡的一种无奈化或放纵化或反向暴力化思维的体现。
往乐观点形容,你可以说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操作,以一种“恶的诸相诞生”来冲击失衡的现实,于暴力与颓丧之中,获得“安慰”与寻求“解脱”。
大众情绪的复杂化,表征的是对“解脱”的强烈需求与渴望,是对“解脱”信念丧失后对弥补办法的强烈追求。
无论是半个世纪前的《单向度的人》,还是现在的《倦怠社会》,所指明的依然是对「人这一目的如何获得解放」之根本问题的探索——什么叫“人之解放”?就是彻底的摆脱与解脱嘛。
话说到此,我们发现,现实与哲学,现实与解脱之道,从来就没有分离过,他们只是偶尔变动不那么明显些,实际上随时可能在某些时点爆发强关联。
因为人类在压抑与苦难之路上,已经坚持了很久很久,已经走了很远很远;思想认识,也已经累计了很多很多。
我们太需要在已经有的智慧里,去寻找那些能帮我们度过难关的思想方法了

图片
003、顺其自然
有时候,“解脱”与“教育”本身更像是一种矛盾(当然这样说是很消极的一种理解)。
一个人不受太多教育,傻乎乎地生活,不求那么多对世界的理解反而快乐。既不会太痛苦,也不需要求什么“解脱”。
反倒是,天天受教育,有了自己的思维与见解,乃至不甘从事简单的机器人似的劳动,要发挥自我创造性(而不可得或受倒压制),于是(精神)痛苦产生了——人抑郁了,人焦虑了,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人的“自我”太强大了。
教育的目的本来是解放人,解放人的思想,很多时候教育的目标只能进行到一半,甚至这一半的效果比不解放还要差。人是变得聪明了,但也更执着、更沉迷了。
这很难说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或者说,我们本就应该接受这样的结果与现实。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就是符合数学正态分布的一种半清醒办沉醉、半解放办束缚的状态之中。完全解放、解脱的人与完全未解放、未解脱的人都是两级,都是少数。
走向“觉醒”的过程,伴随的是痛苦。痛苦是我们走向“解脱”的土壤与催化剂。
如果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那也只能顺其自然,选择“解放到哪是哪”的逻辑了。因为我们毕竟都是肉眼凡胎,愚钝加身的。
但就“人之彻底解放”这一目的(当做对现实的克服可以称之为“目的”)、理想(当成一种梦想化的追求可以称之为“理想”)、与本质(当成一种生命背景下的解脱可以称之为“本质”)而言,我们是不该放弃的。
人之为人,就是为了这一目的而存在的。人类“存在”的满意度,也是以这一目标实现与否、实现多少为标准的。解放全人类,目标可能大了点;但是解放自我,还是应该努努力的。
人生之路,就是走向自我解放,获得人性大解脱的道路。
既然生命从来如此简单完满,我们就应该回归简单完满!
大家一起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