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庭作家】胡燕飞/认知世界的一扇窗

 潇湘原创之家 2023-09-04 发布于湖南

认知世界的一扇窗

著名评论家李元洛老师湘阴二中生活拾趣

  作者:胡燕飞

清澈碧透的资江象一条从天而降的玉带从益阳上游飘落,一路逶迤来到洞庭围区和平闸口。闸口堤内连着碧波荡漾的王家河,沿河北溯约500米,校门“湘阴第二中学”几个鲜红的大字赫然入目。入得校园,南面是操坪、运动场地;北面为教学、生活区。最北面竖着一堵哑堤,堤外流水潺潺,桨声欸乃;堤上莺飞草长,树木葱茏;其东段一片梨树林,开的花洁白如雪,结的果拳头大小,色青皮薄肉嫩汁多,甜沁沁的。

李元洛老师就居住在这片梨树林下一座平房宿舍里。

李老师在湘阴二中只是位普通老师,但站在人了群中时却是那么与众不同。

我第一次见到李老师是在排队吃饭的小操坪。那是1972年的春季,学校实行民兵营建制管理,年级为连,班级为排。刚上高一的我被任命为值勤排长,直属校营部领导,负责全校早、中、晚作息时间组织纪律等日常工作督查。当初吃饭师生都要到小操场排队,听校领导布置和通报即日工作。全校10个班加老师共11个列队。在黑压压的队伍中,站在最南排老师队伍中后面有个30岁左右男老师特别显眼:个子高人一头,皮肤白晰,颈项颀长,头微微高抬,一副金边眼镜架在高鼻梁上,眼睛上面宽亮的前额伸到了脑顶,像金光闪闪的镜面,两边黑发笔挺地向后疏起,尽显理性睿智,风度翩翩。

后来打听,他姓李,教高二语文。后来看到他每天从食堂旁井里挑着两桶井水回到老师平房宿舍;夏夜他将睡床架在操坪上,躺在坟帐里吟诵唐诗宋词。但给我印象深刻且间接受益的是李元洛老师的会“玩”。

李老师最会玩篮球。据说李老师曾是北师大校队主力队员;传说刚到二中时,他向毕业于湖南师院体育系的体育老师连发3个篮球,都没被接住;湘阴县篮球队参加岳阳地区联赛获胜后,都要到二中与老师队打巡回友谊赛,其中没有一人盖住过李老师风头。我最喜欢看的是李老师傍晚在小操场表演的百分定投篮。夕阳斜射在球操上,将李老师单手定投的身影拉得修长修长,随着余辉在眼镜片上的跳跃,李老师手起球落,收获了一个标准的空心蓝,然后三步跨上位翻身反手扣了个漂亮的擦边球,如此反复投放,百分一气呵成,周边掌声四起,惊叹不断。

最令人难忘的是首届运动会上秀球技。1972年金秋十月,湘阴县在一中举行首届中学生运动会,我作为乒乓球校队队长参会,成绩名落前三,却被李老师们大秀球技折服了。      

每天赛事后的傍晚,二中李元洛老师(语文老师、篮球队教练)、唐长安老师(体育老师、县中运会总指挥),和一中邹正操老师(体育老师、校篮球队教练)、周孝廉老师(物理老师、乒乓球教练)就聚集在篮球场上秀球技。他们时而以一二中分组打篮球对抗赛,强者相争异彩纷呈,李老师运球避实就虚,传球声东击西,进球花样翻新,特别是翻身转手扣球,跨栏下反手扣球挡无可挡、百发百中、令人眼花缭乱。时而表演单指顶球的绝技。轮到李老师时,只见他将篮球竖在右手中指上,左手将篮球顺时针一拨,篮球就象陀螺一般转起来,转得即快又久,精彩极了!

其实我也爱玩篮球。      

1971年下半年洞庭围区7所初中在二中举行了首届初中生运动会,我获得乒乓球单打第一,作为篮球前锋主投手助力柳潭中学获得篮球团体冠军,由于个头不高在高中未能加入篮球校队,但兴趣不减,成为欣赏李老师篮球表演的铁粉,因而也学会了三步跨翻身反手投篮等动作。

李老师也会玩乒乓球。记得一个星期天,我在教学楼二楼北边乒乓球室训练,李老师带着他读小学的儿子进来打球。要我陪他打会儿。李老师181的高个子,发球时躬身前伏,右手拍面和两片镜光聚焦我的右手角,然后用拿球的左手将眼镜架推了推,突然“砰”地一声却将球推到了我的左手角,这种声东击西的急奔球打得我防不胜防。后来这种打法也被我运用到实战之中。

李老师玩单车令人大开眼界。那是一个周六上午,几位女同学在教师木板楼宿舍南边操场上学单车,正在投散篮的李老师和唐老师兴之所致,接过女生手中的单车进行车技表演。先由唐老师表演“跑步飞车”。然后李老师表演“单手采花”。他要女生们拿出5条小手绢,等距离丢在地坪上构成一个大圆圈。他骑上单车绕圆圈转了一圈,然后将单车朝内倾斜成45度,又转了一圈,第三次开始转圈了,这次单车倾斜角度更低,速度也更快,看上去就像贴着地面转,遇到小手绢,他伸开左手象蜻蜓点水似的将手绢捡起,接连捡了5次,完美将5条小手绢捡起。操场上响起一片鼓掌声和女声的尖叫声……

单车居然还可以这么骑!我也是看呆了,惊呆了!

接着他俩进行了慢车表演,在单位时间内车速愈慢骑技愈高。李老师平衡能力超强,他在慢速行驶中几乎使单车停转了片刻。

此后,我反复练习这三种车技,摔过不少跤,碰破不少处皮肤,但始终达不到老师们的水准。

李老师最被人称道的还是文字功夫。我无缘直接听他授课。读高一时他教高二;读高二时我当重点班班长(校党支部书记姚正章老师教我高一政治,对我课堂答问比较满意),教导处主任杨守宾老师当班主任兼教语文。听师兄们说李老师授课出口成章,固定词组脱口而出,象“大珠小珠落玉盘”,课堂笔记记不赢。

他常在教学楼办墙报开设随笔专栏,后来轰动全国的他写的关于《园丁之歌》的早期评论就是在随笔专栏最先读到的。  

1973年3月,春阳和暖,春风拂面,邓小平被重新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分管业务组,各行各业开始恢复生产,教育战线“水暖鸭先知”呈现“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岳阳地区教育局熊楚剑局长亲率督查组赴各县中学临时抽查听课。他上午驱车来到二中径直走进了李老师课堂。下午在大礼堂召开全校师生大会,熊局长在讲话中批评县一中一语文名师讲课“脚踩两块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而对李老师讲课赞誉有加,高度肯定。

“机会给予有准备的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熊局长这次听课使李老师名声鹊起誉满岳阳,后来因此机缘被调入湖南师院岳阳分院执教,再后来被晋升湖南文联副主席、湖南作协副主席,成为著名诗歌评论家,而且因诗歌评论与著名诗人余光中交好蜚声海内外华人文坛……

不知功成名就誉满华人社会的李老师还记得“落入平川”时湘阴二中平凡岁月否?但无论如何,我从心底里感恩元洛老师,他为我认知更为精彩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作者简介

胡燕飞,中文专业,从事行政材料写作30年。

图片 :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专辑大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