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容错岂能一容了之——深刻理解“三个区分开来”的精神内涵

 立kummnkdqkir7 2023-09-04 发布于山西

  容错要通过发现问题,推动党员干部纠正错误、补齐短板,更好为党和国家事业担当尽责。然而,调研中记者发现,有的地方在认定能否容错等方面花费较多时间精力,作出容错决定后即“鸣金收兵”,容错自此成为工作总结中的一项统计数据,给“三个区分开来”的落实作减法、打折扣。

  容错不等于免予处理——综合考量把握不予免予和从轻减轻处理

  “对于已经下达容错决定书的,您认为当事人是否还会被追究责任?”在某市一街道纪工委针对街道党员干部所做的调查中,56.1%的人认为“应该不予或免予追究”,43.9%的人认为“有可能还是会追究,但是会从轻或减轻责任”。超过半数的党员干部认为容错就是免责,而这种认识不仅在一地存在。调研发现,一些人认为既然容错了,就意味着不给任何处理处分,甚至连批评教育都不用。

  “容错肯定是有错,这个是前提。”重庆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有关同志认为,“错”主要指无意的失误错误,介于正确做法和违纪违法行为之间,其中,一些失误错误客观上还造成了一定损失或不良影响。

  容错体现的是组织对无心之过的宽容理解,目的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并没有因此就改变错误的性质。重庆两江新区纪工委监察室有关同志表示,可容之“错”也存在表现、程度、原因、影响等差异,一律予以免责既不符合实事求是要求,也背离了容错的初衷。因此,容错并不是都可以免责,该处理还是要处理,给予从轻减轻处理也是容错。

  同样是从轻减轻,容错中的从轻减轻处理与对违纪违法问题的从轻减轻处分有何区别?对此,湖北省宜昌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王祖顺认为,容错中的从轻减轻处理总体上体现的是组织的肯定性评价,是正面的,处理方式大多采用诫勉谈话、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第一种形态;而从轻减轻处分的前提是存在违纪违法行为,本质上还是需要谴责的负面行为,处理时运用“四种形态”,每一种形态都可能涉及。

  实践中,对于可以容错的情形,究竟采用不予免予处理还是从轻减轻处理,目前尚无标准答案。在湖北省委制定出台的《湖北省容错纠错工作办法(试行)》中,根据失误错误的类型和性质等,分别规定了可以不予或者免予、可以从轻或者减轻追责问责的情形,为分类处置提供了参考。但也有同志反映,这些规定表述较为原则,实际定性处理时,还要综合考虑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自然灾害不可抗力等因素,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全面客观评价。

  2017年,重庆市某区教委基于当地教育改革实际,经办公会研究、请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同意、获市教委副主任口头同意,对辖区义务教育相关教材进行了更换,违反了市教委教科书选用规定,且因时间紧张等原因仅将选用结果在公示栏上公示。区纪委监委调查发现,当年教育部相关通知明确允许各地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进行教材更换,区教委出发点是为了学生,不存在谋私行为,属于容错范畴。但考虑其未获得市教委正式回复,且未按规定在区教委网站上公示,存在程序瑕疵,不能完全免责,因此给予了减责处理,责成相关人员作出书面检讨。

  从调研情况看,不予免予和从轻减轻处理在各地均有运用。以湖北省潜江市为例,2021年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先后为34名党员干部容错纠错,其中容错免责22人,容错减责12人。重庆市因上述更换教材问题受到容错减责的干部告诉记者,虽然纪检监察机关没有为他免责,但他“是服气的”,通过检讨,他也认识到自己在工作程序和方式上存在的不足。“今后为群众服务的事情我还会坚决去做,同时也会在请示报告、公开公示等环节更加严谨审慎。”他说。

  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能够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改革创新和事业发展。图为重庆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整装车间,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单轨车辆研发制造基地。 

  敢于容错更要善于纠错——建立从容错纠错到长效防错的闭环管理

  失误错误只是表象,暴露出的往往是一些作风纪律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制度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容错不是最终目的,重点在于总结经验教训,及早纠偏和及时补救,让干部少犯错、不犯错,或者不再次犯同样的错,防止小错变大错、失误变常态。然而现实工作中,一些地方、单位存在容多纠少、重容轻纠甚至一容了之的情况,导致问题整改不及时、不彻底,制度漏洞没补上,同类型的问题反复发生,不断“交学费”。

  “容错纠错,容错是基础,纠错是关键。既要允许试错又要及时纠错,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湖北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叶志强认为,容纠并举,不可偏废,必须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做到既“容”得对、又“纠”得准。

  纠错怎么纠?受访党员干部表示,被容错的单位和个人首先应主动纠错。容错不是“挡箭牌”,对已经出现的失误错误,容错对象应坚持不隐瞒、不回避、不推诿,敢于认错和主动纠错。对能立行立改的,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坚决予以纠正,对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的,尽快消除影响、挽回损失,防止不良影响或损失进一步扩大。

  2015年,海南省海口市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某单位领导负责背街小巷改造项目。由于开工建设时间紧,该领导主持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通过了对于不属于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以公开抽签方式确定施工单位,违反了政府采购方式相关规定。针对这一问题,该市纪委监委予以了容错,对该领导进行谈话提醒。受到谈话提醒后,该领导及时召开工作会议废止原有方案,规范了工作程序,并在民主生活会上作了深刻检讨。

  纠错既要靠容错对象的自觉,也要靠容错实施机关“加压助力”。实践中,一些纪检监察机关在容错的同时,采用纪检监察建议书、约谈提醒、诫勉谈话、责令纠错等方式,指出错误危害,指导剖析原因,督促抓好整改。湖北省宜昌市探索通过书面方式压实纠错责任,要求责任追究机关作出容错决定时,同步将容错纠错意见书送达有关单位或个人,提出纠错要求,有关单位或个人及时向责任追究机关书面报送整改工作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等。

  “错纠没纠正、纠正效果如何等不能简单听取个人汇报,必须由组织来调查和认定,给出客观的判断和意见。”湖北省纪委监委第九监督检查室孙天祥认为,应及时跟踪了解被容错单位、个人的纠错情况,建立监督台账,采取销号管理。一些地方明确,对整改不力的,视情况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诫勉等方式督促问题解决,对拒不改正甚至对抗组织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纠错到位是为了更好防错。因此,纠错不仅仅局限于犯错的单位和干部本身,更要推动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自觉查摆工作方法、制度规定、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源头治理、系统施治。湖北省潜江市纪委监委在对市文旅局奖补资金监管问题实施容错时,责令其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及时防范系统性、苗头性风险。在该市纪委书记张绍伟看来,纠、改、治和容错是一体的,把容错纠错与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建立从容错纠错到长效防错的闭环管理,才能实现宽容失误、纠正偏差、挽回损失、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推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激励担当作为是一项系统工程

  “容错后,区纪委监委的同志主动和我谈心,疏通我的思想,鼓励我向前进。我的思想包袱没有了,工作的干劲更足了。”重庆市璧山区一位街道办主任颇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2018年,在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中,该街道出现未按规定时限拆违问题。原因是这位街道办主任发现,某养殖户有大量的鸡和生猪即将出栏,若严格按照时限进行强拆,将给养殖户带来极大损失,综合考虑决定予以适当延期拆除。虽然最后区纪委监委对他予以容错,进行了提醒谈话,但他心里的“疙瘩”还未完全解开。区纪委监委的关爱回访,成为推动他从有错向有为转变的一把“钥匙”。

  作为“三个区分开来”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容错纠错本质上是为了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促进改革创新和事业发展。调研采访中,不少党员干部表示,“三个区分开来”是一种理念、一种导向,不能就错论错,应把激励担当作为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多管齐下,助力实现“有为”这个最终目标。

  近年来,湖北省探索建立健全容错纠错、精准问责、澄清正名、教育帮扶“四项机制”,通过有机配合、配套使用,为干部干事创业保驾护航。江苏省苏州市实施激励干事担当制度体系,着力打造集风险报备、采信告知、澄清正名、容错纠错、回访教育于一体的工作链条。海南省三亚市建立了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查处诬告陷害、回访教育、受处分干部重新使用“五位一体”工作机制,从不同维度推动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

  “失实举报特别是诬告陷害对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影响很大,如果放任不管,让讲原则、敢担当的干部默默承受压力、自咽苦水,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就成了一句空话。”参与查清多起失实举报的海南省纪委监委第九审查调查室陈仕龙感受很深。对于发现的失实举报,海南省纪委监委坚持快查快办快结,及时将涉嫌诬告陷害犯罪人员问题线索移交公安机关。浙江省纪委监委坚持查处诬告陷害与澄清正名同步推进,专门在有着千年历史的澄清门下举行全省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发布会,为来自11个设区市的21位党员干部公开澄清正名,释放了为担当者担当的鲜明信号。

  激励担当作为,还要为党员干部提供施展才干的平台。调研中一些同志认为,被容错纠错的干部冲劲闯劲比较足,不能因其犯过错就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给犯过错的干部提供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和干事创业的'舞台’,既是对干部本人负责,也是对党和国家事业负责。”海南省海口市监委委员杨柏讲道。实践中,湖北、海南、重庆等省市明确,对予以容错免责的干部,在考核考察、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职称评聘时一般不受影响;予以容错减责,受调整职务处理或者轻处分影响期满,能够深刻反省、积极改正的,可以继续提名、平级转任,表现突出的,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列为拟进一步使用或者提拔任用人选。

  海南省三亚市委组织部正在探索开展的“知事识人”干部队伍建设专题调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变化。据该市市委组织部王坚介绍,专题调研中,他们改变过去由各单位直接推荐优秀干部的方式,防止先入为主、给犯过错的干部“贴标签”,而是从承担重要任务特别是自贸港建设吃劲岗位的人员中识别优秀干部,通过“先察事后索人再识材”,让犯过错的干部有同等机会被组织看到,激励更多干部踏实做事、奋勇争先。

  “既不因犯错而带有偏见,也不因容错而视为特殊。”湖北省秭归县委书记杨勇认为,客观评价、正确对待、合理使用,才能推动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很多地方的实践证明了这一观点。以海南省乐东县为例,在2022年省委组织部对该县33名新提拔任用干部进行的民主评议中,2021年被重新使用的两名干部满意度均为1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