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开艳/白马河的守望者 ——读段家军先生《白马河·神婆》有感

 元辰1948 2023-09-04 发布于湖北

对1400名订阅者负责,期盼切近人生的好稿,期待作者编者共同养号,期待热心回应。

雷开艳,网名晨曦。夷陵区作协会员。卖花之余,涂鸦文字,朗诵诗文。近年来,有数篇文章发表在夷陵评论、夷陵作家、新三峡、江山文学网、中国作家网等多家文学网站,多篇朗诵作品发于各网络平台,自诩是一个在文学与朗诵边缘行走的人。

白马河的守望者

 ——读段家军先生《白马河·神婆》有感

文/雷开艳

段先生的《神婆》被元辰老师发表出来后,正值七夕前一天。我因忙于花店的事情,粗粗看过,未作感言。今七夕已过,遂重读一遍,并附之于所感。

《神婆》讲述了白马河一女子杨姣仙悲苦传奇的人生故事。本一如花似玉的姑娘却生逢乱世,被小鬼子捉去蹂躏了一年多后,其母亲及村中众多乡亲凑好了几车的白面猪羊送给小鬼子方赎出来。后来,她嫁给了寡妇村的叶耀旺,由于叶不知节制行男女之欢当晚命丧黄泉,第二天她婆婆做主把她嫁给了叶的弟弟叶大发。不知人事的叶大发与杨姣仙人各一床被睡了三晚后,被捉去当了壮丁。不久被枪打死了。家中两个壮汉子都遭横死,叶的母亲深感诡异,请神婆一算,杨竟是个白虎星。又怒又恨的她回家拿剪子把杨的裤子剪开,果真如此。忙将杨姣仙打出门去。及后杨姣仙嫁给了她的第三个男人麻老五。昏天黑地从背后折腾了一番后,成亲第三天,麻老五被地雷炸死。杨姣仙万念俱灰,割脉自杀,被王锦茂救了,自此还生了个儿子。日子算有了盼头,谁知两人婚后言语不和,杨姣仙冲动之下跳了白马河。被人救回来后像换了个人儿,啥事记不得了,反多了些神奇的本领。自此给村人看病啥的贼灵,被村人称为神婆。全国解放后,破迷信,除四旧,就在公安员巴万能带人去抓她时,她说出巴万能家的孩子正在看郎中,巴万能回家一看,果真如此,自此便不找她的麻烦了。故事到此结束。此文发表后,元辰老师执笔写下了评论,所言既指导了读者应该如何来读这篇小说,同时对小说的思想性从五个方面做了精辟的论述。如何看待命运?如何看待人心?如何看待一方水土?如何看待运势?如何看待天道有疏?我深感两位是同道者。我呢?也想谈谈我的看法。

自从与段先生在网络相识后,他可谓是我文学道路上的师长。

我也拜读了他的不少的文学作品,并为之写下了多篇的心得。我深深相信,读一个作家的文字,便是与这位作家进行深入的交谈。

近二年以来,先生一直在致力于几本即将出版的新书的修改工作,这是一个辛苦煎熬的过程。因一些原因,浸注了自己心血的文字不得不被删减,这其中的无奈,大约只有先生自己最能体会吧。于是常在白马河走走,便是能让先生身心愉悦的一件事。白马河的一切,在先生的眼里是熟悉的、亲切的。白马河的水,河套里的蔬菜、瓜果、树木、白马河的鸟儿、鱼,白马河的乡亲等等。我曾笑言,白马河的一切都是他的。

以土为生的本质造就了先生的白马河情结,且已埋藏在其血脉中。

用先生自己的话说,进城四十多年了,骨子里却始终还是个乡下人,都市生活尽管处处充满诱惑,仍苦苦念想着白马河和那里的乡人们,同他们感情上不可分。

先生是个自带土气的人,更是个好庄稼把式。每当回到白马河,他便能拿起锄头与乡亲们一起劳作,他夯的田垄整整齐齐,我怀疑他是不是把田垄当成了作业本,在上面码字。他看着庄稼在大洼里慢慢地长大,看着它们开花结果。收割的时候,他拿起镰刀,挥汗如雨。他不仅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打点得生机盎然,还忙活着帮乡亲们收割。挖土豆儿,摘西瓜,摘豆,摘豆角,收玉米等等,不亦乐乎。常常看着先生传来的这些图片。金黄的玉米粒,紫莹莹的茄子,绿油油的青菜,红的青的辣椒,活鲜鲜的鱼,诱人的瓜果。在他眼里,其实这就是一篇篇文章吧。我想他更多的是享受这份劳动后收获的喜悦。我们说,当一个人为了劳动而劳动时,他是感觉不到劳动所带来的美的。诚如为了读书而读书,是享受不到读书的乐趣是一样的道理。他享受劳动过后身体的放松与惬意,享受与乡亲们天南地北唠嗑儿的乐趣。于是,许多的故事便在他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先生是军人出身,勤劳是他的本质,而他的思想早已超脱了体力劳动的本身。劳动于他而言,除了喜欢,是强身健体的一种方式。为什么喜欢呢?因为他是农民的儿子,白马河是生他养他的地方,是他生命的根源,他是白马河忠实的守望者。


乡土乡情,乡村乡韵。远离故乡,又不融于都市,这种边缘化只能让先生将情感寄托于笔下的人物。《神婆》便是先生塑造的众多白马河人物中的一个。

在《白马河三部曲》里,仇五、白凤花、天不怕、姚士仁、胡老太、春榴榴、腐狐狸胡俊香等等,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把个白马河闹腾得热火朝天,又充满神秘。白马河所写人物,就是一幅众生相,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先生根植于这方热土,常与农民打交道,他的小说极富乡土气息。在他的小说里,你可以看到农村的真实画面。也许先生的乡土小说对于有些读者而言,某些描写会带来感官上的不适,但生活不就是如此真实的发生着吗?人们喜欢美好,喜欢善良,喜欢一切美的东西,但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谁也改变扭转不了这个世界上正在发生着的某些事情。

我说过,先生不是一个评判者,他是一个讲述者(似有语言的神灵附体,随着人物角色的语言,进入了出神入化的忘我之境),他负责讲,读者负责看,就够了,能看多少?各凭自身的悟性,谁又能把这世界上的事情完全拎清了?神婆很玄,一个投河改变了她的记忆,改变了她的人生,至于她怎么能准确说出村妇藏了十个鸡蛋在半道的草窝里,并被牛踩破了,怎么跳个舞,施个法,让姜德升老来得子,怎么知晓对前来抓他的巴万能两个儿子正看郞中等等诸多灵验之事,无法用常理与科学来解释。当然,如果能解释,也不叫神婆了。冥冥中,大自然有着这般我们无法知晓的魔力与法力。这不是作者信奉思想迷信,宇宙万物本就有许多奥秘,待人们去破解。文学放逐了人类的思想。所以您在看这篇小说的时候,请您不要用侦探的眼光去看它,否则你会在这个迷圈里迷失方向,跳脱出来,解放我们固有的思想。也许,你就能感觉到其中的妙处。

神婆这个角色,身上带有中国农村众多悲苦女孩子的身影。她被蹂躏而又无从反抗。投河之后,她有了让人无法解释的灵力,受到了丈夫及乡亲们的尊敬与需要。由是,段先生这样解释道,在中国的众多乡村里都会有被“附身”的女人,这绝不是偶然被分配的。因为道经中有规定,只有弱者、愚者,才会被邪魔外道、不正之鬼附身。在乡村长大的后生和女娃子小时候都见过或听说过这种人,她们能够与亡者交流,能看事情,看过的人也都会反馈说很好。这种人,通常被称为神婆或类似的人。实则,这种人往往经历了世间很多的磨难,比如战争、贫穷、疾病、失去亲人等等。她们无法独自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只能将一切归咎于命运和灵力,这种信仰可以给她们带来安慰,让她们更加虔诚。由是,在某个梦中,她们被不明之力量点化,从此不仅在家人面前有了话语权和关注度,甚至可以被十里八村的人关注,并帮助那些经历过最大悲痛的人。

先生的这番话是否能让您有所启示呢?而先生的乡土小说,更多地从文化视角和生命视角来讲述人与事。他的乡土小说,不似沈从文先生纯净的乡土世界,不似鲁迅先生的辛辣嘲讽,也不似赵树理先生的神圣和辉煌,也不同于一些作家悲凉深重的乡愁。我觉得他是一碗大杂烩,辛辣有之,纯净有之,幽默有之。在幽默这一点上,在乡土小说大家们的作品中所见似乎少一点,我想除了先生的性格使然,也是先生所生活的年代不同。中国不再是被外强随意欺负的国家,人民也不再受饥饿的折磨。这碗大杂烩,是先生特有的,带着白马河浓郁气息的一道美食。

先生的心中是有一方净土的,这方净土被他用文学作品表达出来。但往往被人忽视的是,他的文学作品,又并非阳春白雪的文字,营造真善美的纯洁时空。他的文字有时土得掉渣,直面人性中最丑陋的某些东西,但他从不做法官,断出个真假对错来。他的伪造功夫做得相当可以。有句话叫做拨开事物表面看本质,也许是我读先生的作品多了一些的缘故,而能领悟到的吧。我们看待一部文学作品,看它的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看它们是如何做到统一的。先生的乡土小说,其文学性不容置疑,他塑造了众多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把他们从白马河搬进了文学作品里。他饱读诗书,对文字的驾驭能力相当了得,而其思想性呢?采用了渗透的方式,一点一点的注入到作品里面,景物描写、人物对话、人物面貌、事件发生等等都是他渗入的载体。

浮生本色,浮世图景;众生百态,各安生理。

先生几乎每年都到五台山静修的。他与高僧参悟禅机,且交谈甚欢,是高僧的座上嘉宾,享有特权。我隐隐觉得,在先生的一些作品里,佛家的思想栽植其中。文字,也遇有缘人。对一个作家的文字,你喜欢与否,赞赏与否,批判与否,任何一个人都有他的表决权。当然,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也没有十全十美之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人要落脚,树要生根。任何一部作品的产生,都有着他根植的土壤。先生以故乡的白马河为依托,书写着他心中的梦,白马河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他也用自己理想的笔调再塑了充满活力的白马河世界。

2023年秋于夷陵小镇

金兰文汇||段家军/白马河·神婆||元辰/读段家军《白马河.神婆》

元辰文苑《金兰文汇》接受师友赐稿,来稿须未在其它微公号发表,文责自负,加个人简介、个人照片。微信元辰或发66371560@qq.com信箱。

为对1300名订阅者负责,期盼切近人生的好稿,期待作者关注,期待读者回应。

元辰赞赏账户陈宇辰只对元辰个人作品开放。

元辰文苑为认证文艺微公号,入驻360图书馆,同步发布作品,经审核公开后,可供读者转为个人馆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