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者追求输赢,弱者希望公平!

 鬼谷道 2023-09-04 发布于江苏
这世上最大的公平,可能就是不公平!

我有两个发小,一个姓周,一个姓张。小时候大家看起来都差不多,现在人到中年,差距就出来了。周先生进了国企,定居在了南京。朋友圈里能看到他刚生了个儿子。张先生一直在老家待着,已经当爷爷了,失业在家。

相同的年纪,都是普通人家出身,甚至成绩都是一样不好,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

如果论起来的话,是因为周先生有个姑姑,是80年代的大学生,后来定居在了南京。这个姑姑很喜欢周先生,所以一路扶持。从读书到工作,从成家到就业,一直有条不紊的安排着。

相比之下,长的像刘德华的张先生就吃亏的多,早早的结了婚,守着一亩三分地,显然命运对他并不公平。周先生和张先生对比就有了差距。然而跟别人比,周先生也只是个普通人,比他背景深厚的人多的多。在职场竞争之路上,又不知道有多少人踩着他上位了。

真的,这世上压根就没有公平这回事,只是弱者的幻想。你知道谁最喜欢把公平挂嘴上吗?是成功后的强者。

这世上不公平的事可分为两种:先天被动不公平,比如拼出身。和后天的主动不公平,比如使手段。

比如,喜欢把“用赏贵信,用刑贵正”挂嘴上的商鞅。

阿信读史书的角度很刁钻,我喜欢把目光聚焦到某一个历史人物的发迹上,却并不关心那人的大起大落,因为发迹是0到1的涅槃,是一个人的人生事业起点。

比如,我就发现商鞅的发迹很有意思,先是蛰伏在魏国学本事,眼看着没机会了,就跑到秦国找机会。

很多人会想当然的以为,商鞅是秦国人高薪聘请的。其实不是,商鞅的上位之路其实并不光彩,他能够入职秦国,其实是花钱买的,送礼都送了好几回,像极了靠关系,或花钱进国企的一些人。也正因如此,商鞅一直被秦国人诟病,原话是:今君之见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

意思是说,现在您做秦国的宰相,是因为依靠宠臣景监的功劳才得到为秦国效劳的机会的。

讽刺商鞅在找工作时,其实是使手段的,并不光彩。这是商鞅的污点,洗都洗不白。

然而,我们又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一个人如果处处想着公平,其实是很难成事的,有些手段该用还是要用。否则靠正常途径,商鞅一辈子恐怕都见不到秦孝公。正因为,他懂了点手段,才能够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再比如,当下很多人努力往北京,上海,香港跑,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能够得到教育资源的倾斜!因为资源本来就是有限的,一个人事业的上限跟他掌握的资源有绝对关系。所以,只要是通过合规的手段获取的,法无禁止既可行。

是的,公平从来都是相对的。甚至这世间,从来就不存在绝对的公平。所谓的公平,可能只是强者对弱者的一种怜悯,是弱者自哀自怨的一种可怜。你会发现很多强者在破坏公平,处心积虑的钻空子使手段,因为,

强者只关心输赢,弱者才希望公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