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郊外来务工者的孩子们

 江平文字 2023-09-05 发布于黑龙江

      在当今大城市高速发展的背后,无一不是有一支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队伍,在默默的为这座城市做着贡献,但他们的子女的入托问题却长期困扰着他们——


城郊外来务工者的孩子们


          文:江平


      8月12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牡丹江市江南的兴隆镇下乜河村,这个过去城乡结合部的村子,由于江南的开发,现在俨然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主体的一部分。但过去,它是以离市内只一江之隔,聚集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房租低廉,在城市的触角已延伸到江南的今天,这些外来务工者依然居住在这里,他们在城市从事建筑、木工、力工等许多被城市人所“不屑”的工作,用辛勤的汗水支撑着自己的生活的同时,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昨天又走了两个,现在幼儿园太难干了。”记者来到下乜河村综合楼大平台采访飞翔幼儿园时,幼儿园的王老师不无焦虑地说。这个月幼儿园涨价了,按照市里的规定,幼儿园的费用已经从原来的208元,调到了现在的260元。但就是这小小的调价,让许多外来务工者家的孩子退出了。其实个中原因虽然不少,但最主要的或许还是他们接受不了这个费用。


城郊村幼儿入托状况堪忧


      我市东安区兴隆镇下乜河村地处城乡结合部,很多外来人口都以在建筑工地打工为生,是外来人口主要聚居地之一。日前,记者来到这个村子时,在街道上不时遇到牵着或抱着孩子的妇女、老人,在很多农家院里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嬉戏,在这个亦城亦村般的村内,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也混杂在这人头攒动的街道村舍。
       在村里的“文苑幼儿园”,记者站在门口看到,大约有20多的孩子,在这个由居民住房改造成的幼儿园里嬉戏玩耍,记者提出想进去看看,被园长梁桂珍拒绝了。
       “屋里通风好吗?”
       陪同记者采访的村干部问道,梁桂珍则露着怀疑地眼睛,想看看记者的工作证。在“验明正身”后,梁桂珍告诉记者自己的幼儿园能接受40多名孩子入托,但由于竞争激烈,加上外来务工者收入低廉使许多够入托的孩子没有进入幼儿园。
      而另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幼儿园园长说,至少有40%左右的外来务工者家的孩子没有入托。“有些家长打工一个月,收入就在六、七百元,他们生活都成问题,更别说入托了。”飞翔幼儿园的王老师如是说,这些孩子要么由家长看着,要么就散养在这亦城亦村般的村内。
       城市的飞速发展,使占据交通便利条件的兴隆镇在城市化的道路中,比牡丹江别的乡镇超前发展得块。周围许多新兴的企业,无疑也成了许多外来打工者的选择。记者在兴隆镇走访发现,街道、商店、住户小院内幼儿随处可见,其中很多孩子明显已经达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但均由大人带着自行玩耍。下乜河村管外来人员登记的村干部告诉记者,去年统计外来务工家庭大约有一百多个,今年还没统计过。虽然孩子具体多少没有准确的统计,但幼儿没入托的现象肯定存在。
       为何城郊村大量孩子难以入托?据下乜河村几家幼儿园介绍,收入少、交不起学费是主要原因。
       这位村干部说,下乜河村外来打工者许多家庭至少有两个孩子,有的甚至有三、四个孩子,父母双方在附近都有活干、经济条件宽松一些的,就把孩子送来上幼儿园,条件一般的家庭只能断断续续的送孩子来,余下的大多数孩子则是因为父母打工收入少、家庭经济条件太差,根本没钱上幼儿园。记者在村干部指引下,来到一家有三个孩子的家庭,由于超生,这个家庭不但孩子入托没有费用,其实户口也成了问题。而面对城市沉重的经济负担,他们大多表现的无奈和茫然。
       兴隆中心校里的教育幼儿园是下乜河村最大的幼儿园,相比一些散居居民区的幼儿园,相对正规些。据管教学的刘艳华园长介绍,他们能接受一百多个孩子同时入托,但现在只有60多个孩子,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属于外来务工者的子女。“外来务工家庭一般女方都不上班,子女数量多,一个人工资养活至少四口人非常吃力。”刘艳华一语道破幼儿园收不满孩子的原因,其中对经营越来越困难的幼儿园也不无担忧。
      在记者采访的下乜河村几个幼儿园反映:幼儿园每个月的学费尽管只有200多元,但很多家长都是一个月一个月的交,根本无力一次性交齐几个月的学费,有的家长在月初交不上钱,需要到月底企业发工资了才补交学费。
       飞翔幼儿园的王老师向记者诉苦道:这个房子冬天的取暖费就得2000多元,如果租房子租金最少得上千元,但现在幼儿园最好时,孩子也就是二十五、六个,除了孩子管理和人工费,孩子们还得吃饭生活,费用根本不够。
      “本来我想雇一个老师,但雇一个老师最少得给人家800元,而一年中最好的时候,我的纯收入不到2000元,我怎么雇得起,没办法,只好让丈夫陪着我干。”
       王老师的儿子在平安小学上学,用王老师丈夫的话说:现在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如果我上外打工,她就得雇一个人,里外里其实差不多,所以自己只好留在家里陪妻子。
       同在下乜河村综合楼大平台上开幼儿园的梁桂珍说,原来一个大平台上有三个幼儿园,现在就剩下她家和飞翔幼儿园。
       其实就是剩下的两个幼儿园,也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正像王老师说的,她们也在考虑是否继续办下去。


  幼儿园勒紧腰带度日


       走访中幼儿园均反映,地方相关部门会定期上门进行卫生等检查工作,也没有乱收费现象,但也没有什么政策扶持,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由于收费少,城郊村现存的民营幼儿园大多勒紧腰带勉强度日,地方狭小,玩具设施匮乏,有的幼儿园已难以支撑。
       记者在飞翔幼儿园里看到,幼儿园利用居民楼的民房稍加改造,中间的方厅摆放着自己焊接的幼儿玩耍的滑梯,两个住屋,一个放着小课桌,显然是给孩子学习讲课用的,另一个屋只有放着墙角的几张桌子,显然是给孩子玩耍用的,记者采访时,幼儿园里有十一个孩子,都在这个空旷的屋子的嬉戏打闹,幼儿园里几乎没有任何玩具。
       王老师告诉记者在这里开幼儿园,跟种地差不多,是季节性的。3月到10月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但就是最好的时候,也就是二十五、六个孩子,到冬天孩子少得可怜,有几个月孩子只有两、三个。“但你得开,否则到了春天更没人往你这送了。”
       王老师夫妻俩都是下岗职工,由于收入少,现在只有王老师一人交养老保险。“我工作了16年,下岗只给了4800元。我拿什么交保险?”王老师丈夫无奈地对记者说。
       在兴隆中心校内的教育幼儿园,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配备,或许都是下乜河村别的幼儿园无法比拟的,但一个月18000元的收入,面对日益涨价的管理费用和人员开支,刘艳华说,他们也是惨淡经营。刘艳华指着一个6岁男孩告诉记者,孩子的父母离异了,父亲身体不好,孩子只好有姑姑带着,但姑姑家也有自己的孩子,所以面对该入托的男孩,姑姑带着男孩走遍了下乜河村所有的幼儿园。“姑姑就是没钱呀,看着可怜的孩子,我们园长说一年减免100元钱,我们又为孩子买了学习用的文具。就是这样姑姑还是犹豫再三,我们知道她的困难,但我们也得生存,减免一百元,我们园长做出了最大的让步,都是为了孩子。”
       一位不愿具名的幼儿园园长说,受经费和条件的限制,园里的硬件和文艺活动十分匮乏,这让老师们非常无奈。园长经常想邀请幼儿艺术老师来开办几期特长班,招收一些有兴趣的孩子进行培养,但在幼儿园门口贴出的告示连个问的家长都没有。
      “现在什么人都能办幼儿园,自己在家看几个孩子,为了跟我们竞争,自然造成他们的压价,但我们压价能受得了吗?”飞翔幼儿园的王老师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3月到10月,最好自己的幼儿园也就是25个孩子左右,按这个月才涨到260的入托费计算,6500元,除去房租2000元、水电管理费和孩子一日两餐费用,一个月能剩下2000多元就不错了。而且冬天有四、五个月几乎没收入,这样算下来,生存下去非常困难。
       其实许多幼儿园也想改善环境,请一些专业水平高的幼教老师授课,但面对一些黑幼儿园的竞争挤压,他们想扩大投资的计划,只好作罢。
      “多收个五六十元钱学费在城里人眼里可能不算什么,但对外来务工家庭来说就是一笔很大的额外开支,提高收费就意味着一批生源的流失,扩大规模的事情只能等以后再说,我们现在看着外面很多孩子上不起幼儿园整天在街上玩而干着急。”王老师最后说。

 
学龄前教育呼唤阳光普照

 
       对青少年问题非常关注的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授韩卫平指出,孩子在0-6岁时,是一生中最重要启蒙阶段,尤其在3-6岁这一阶段,教育起点都是平等的,成长的可塑性非常强,如果孩子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就会影响到今后的学龄阶段教育,差距就会越拉越大。
       0~6岁是幼儿大脑生成、发育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早期教育是在人脑迅速生长发育期给孩子以恰当的信息刺激和训练,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最佳开发,使性格得到最优化的培养。而这正是孩子后续发展的保障,也是孩子成材的关键。记者在网上看到的相关资料,对于早期教育是这样表述的:在人体的器官中,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人的大脑表面有140亿个脑细胞体覆盖着,我们称之为“大脑皮层”。这些脑细胞既可接收信息又可传递信息,这些信息促使脑细胞发展,从而产生无数的树突和轴突,突起的细胞之间互相连接形成精密的网络。有了这些网络,我们才能逐渐有了思考、创造等高级精神活动。而人脑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足够的物质营养,而且需要及时的精神营养。所以说早期教育与其说是教给孩子许多东西,不如说是不让孩子失去更多东西。早期教育贵在“早”字,迟了,一些脑细胞就有可能衔接不上,就有可能逐步走向萎缩,尽而丧失其可能发挥的作用。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茨研究发现:一个人在早期对学习有所接触才是最佳,接触晚了,就难以达到高水平。据有关专家统计,在中国和日本的所有围棋高手中,那些八段、九段名家几乎都是在5岁左右就学会下棋的。所以,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就是幼儿早期,作为父母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爱因斯坦说:“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性格,这一点往往超出了人们通常的认识。”而正直诚实、谦虚谨慎、热情待人、富有同情心等优良性格的培养都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养成的。
       其实这在另一方面也在提示我们:早期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是必须抓好,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为此有关专家同时表示,随着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进城孩子数量日益庞大,有关部门应对此充分引起重视,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普照的阳光。韩卫平建议,应从两个方面促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入托难问题:
       一是在硬件上,有关部门应根据城郊村的实际情况,给予社会投资的幼儿园一定的政策优惠,如提供低租金的场所、发放农民工子女教育补助券等;除了政府买单外,还应该动员基金会、企业等社会力量给予捐助。
       二是在软件上,目前外来农民工一般都生育多个子女,一些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促进农民工转变观念,让孩子进幼儿园接受基础教育;同时要以优惠的条件吸引更多的老师到郊区幼儿园就业,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