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JGS丨李诺等:多种年代学方法联用揭示阿希金矿的形成、剥露及保存历史

 changyz001 2023-09-05 发布于河南
图片

中亚造山带由众多微陆块、古岛弧、洋岛、增生杂岩和蛇绿岩长期拼贴而成,但目前对各微陆块的地壳生长、改造和隆升剥露作用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深度小(<1.5km)、埋藏浅、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是矿床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该类矿床的保存可为评估造山带的隆升剥蚀提供关键信息。世界范围内绝大多数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形成于中新生代,而中亚造山带则保留有特殊的古生代低温热液矿床。新疆阿希金矿即是其一。该矿床是中国西天山目前已知最大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同时也研究西天山微陆块隆升剥露的理想对象。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中心李诺研究员联合北京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以及英国杜伦大学合作者,对阿希金矿床开展了系统的年代学研究,取得以下认识

(1) 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结果揭示,赋矿的大哈拉军山组第五岩性段安山岩由多次岩浆补给而成,记录了362Ma、354Ma和342Ma的岩浆活动;

(2) 黄铁矿结构、微量元素和Re-Os体系记录了两期次金成矿作用,分别发生于355Ma和332Ma;

(3) 锆石 (U-Th)/He结果显示,成矿系统在318Ma之后冷却至180°C,记录了赋矿安山岩和金矿体在成矿后遭受隆升剥蚀,并迅速被石炭纪沉积物覆盖。随后的沉积覆盖持续到晚中生代,磷灰石(U-Th)/He结果限定149~120Ma之间的剥蚀速率为9.8m/Ma;

(4) 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结果,提出中国西天山地区晚古生代至晚中生代经历了由挤压向伸展的转变;成矿后的沉积覆盖是古生代浅成低温热液系统得以保存的重要原因。

图片

图1 阿希金矿床的时间-温度历史

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地学期刊《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该项研究成果获得了新疆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o.2020Q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42122014, 41888101)和自治区重大专项(No.2021A03001-2)联合资助

论文信息:
Nuo Li(李诺), Bo Zhang(张博), Martin Danišík, Yan-Jing Chen(陈衍景), David Selby, Wenjiao Xiao(肖文交). Formation - exhumation history of the Carboniferous Axi epithermal gold deposit in the Chinese Western Tianshan based on zircon U-Pb and pyrite Re - Os geochronology, and (U-Th)/He zircon-apatite thermochronometry.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180: (4)
论文链接:
https:///10.1144/jgs2021-150
END

战略性关键金属科普平台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