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才女出上联:“王不出头谁做主”,书生对出下联,绝了!

 新用户86028838 2023-09-05 发布于内蒙古

提起对联文化,恐怕没有人会感到陌生。每逢春节,喜气洋洋的对联装点着千家万户,有时我们自己也会尝试着创作一些春联,因此对联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才女出上联:“王不出头谁做主”,书生对出下联,绝了!

然而,虽然对联这一文化形式已经流传了数千年,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变化。最初,对联源于桃符,后来出现在竹子、木头、柱子等载体上。随着时代的演变,对联更多地以书法的形式呈现在纸上。2005年,中国国务院将楹联习俗列入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才女出上联:“王不出头谁做主”,书生对出下联,绝了!

在古代,对联常常被文人墨客用来消遣娱乐,也常用于相互切磋。在闲暇时光,几位好友会聚在一起,吟诗作对,从而留下了许多经典名联和有趣故事。同时,对联在古代还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功能,比如有助于“牵红线”。很多才女通过对联的方式找到了满意的夫婿。尤其在宋代,这种方式流行得尤为广泛。值得注意的是,宋代是中国文化鼎盛的时期,产生了许多富有才华的女子,如李清照、苏小妹、朱淑真、吴淑姬等。下面的故事,就源于这个充满才情的时代。

才女出上联:“王不出头谁做主”,书生对出下联,绝了!

故事发生在北宋年间,地点是临安。那里有一位名叫王月娥的才女。她家境优越,从小饱读四书五经,天资聪颖。10岁时,她已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能作词写赋。18岁时,王月娥已经长成了一位既有才华又有美貌的姑娘。她的父亲开始为她物色终身伴侣,附近的青年才俊听说这个消息,纷纷前来拜访,一时间王家门庭若市,排起了长队。

才女出上联:“王不出头谁做主”,书生对出下联,绝了!

然而,王月娥在众多求亲者中挑来挑去,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人选。或许是因为这些求亲者实在差不多,让她难以做出决定。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创意,通过对联的方式来找到心仪的伴侣。王月娥首创了一个上联:

王不出头谁做主,

这个上联采用了合字联的形式,将“王”字出头的部分加了一点,成了“主”。除了字面的解释,这里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即在古代,“王”字代表着统治和主持之意,意味着能够为自己和百姓做主。这暗示着王月娥具备独立自主的品质,她不愿意仅仅听从父母之命或媒妁之言来决定自己的婚姻,她要亲自做主!

才女出上联:“王不出头谁做主”,书生对出下联,绝了!

这副上联难住了不少才子,筛选出了很多平庸之辈。然而,一位姓张的公子却看到了一幕启发,他的目光停留在牛栏里正在吃草的牛身上,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下联:

午字顶破就是牛。

在场的人听到这个下联,无不称赞不已,纷纷表示这是一个巧妙至极的创意。王月娥也对这个下联赞赏有加!此时,众人开始开起了玩笑:“张公子,什么时候准备把王小姐娶回家啊”?

王月娥红着脸,转身回到了闺房。不久之后,两人成了夫妻,美满地走到了一起,成为了佳话。

才女出上联:“王不出头谁做主”,书生对出下联,绝了!

网友们也纷纷提出了一句巧妙的下联:“人到山旁即成仙”,大家认为这个下联如何呢?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创作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