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治疗阑尾炎二则

 德寿堂图书馆 2023-09-05 发布于黑龙江
一、慢性阑尾炎
慢性炎症不忌温补
中医临床,无论辨证(头痛、肢麻)、辨病(伤寒、温病)施治,都有规律可循,最忌遇到慢性炎症,仿照西医应用抗生素给予清热解毒,滥开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重楼、板蓝根、蒲公英、败酱草、黄芩、菊花、山栀子、黄连、贯众、红藤、紫花地丁等一派寒凉药物,对炎症不仅无益,甚至适得其反、雪上加霜。事实说明,给予温经活络、温里驱寒、行气散结、活血化瘀之
药方可解决,如调理慢性胃炎、肾炎、肠炎、关节炎、盆腔炎、未梢神经炎,给予干姜一川椒、吴茱萸,肉桂、附子、乌头、天雄同样可用。老朽从事岐黄专业七十年,未被炎变缚住,掌握法则,突出传统医疗,笔下自如,均富功效,故敢为同道告之。
1975年于曲阜诊一男子,经常右腹部隐痛,喜按,热熨得静,医院印象为慢性阑尾炎,习称肠痈。从脉沉弦无力、舌淡苔白、便溏、蜷卧、手足不温,即以附子2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延胡索10克、干姜10克、制乳香6克、炒没药6克、吴茱萸10克与之,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七天而愈,也未复发。若追随西医,盲目肆用寒凉,恐难药到病除,且后果不堪设想。
出处:张志远老中医

二、急性阑尾炎
消痈汤
主治急性肠痈(急性阑尾炎)。症见先上腹疼,或恶心呕吐,渐移至右下腹疼痛,拒按,喜蜷卧,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川大黄、生地榆、虎杖、风化硝、赤芍药、木芙蓉叶、炒枳实,水煎服,5小时服1次,大便一通,减去风化硝。
外治用药:生大黄、姜黄、血竭、白芷、生栀子,共为细面,用鲜仙人掌叶捣和,添加蜂蜜调成糊状,摊在纱布块上,敷阑尾部位处。
出处:任继学老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