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是夸孩子聪明,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处吗?

 水上青荇 2023-09-05 发布于山东

我记得我娃幼儿园的时候,学会了推断一件事情,有时候推理的还挺有道理。

有一次我们俩去菜市场,他坐在电动车后座上,给我讲一件事情,详细的我不记得了,但我当时真的挺佩服这小娃的。

不过,讲完之后我娃问了一句:“妈妈,你看我聪明吧?”

哈哈,他知道自己说得还不错,但还是需要我去肯定他夸赞他。

于是我说:“挺聪明的,说得很好。”

一、成功是因为聪明、失败是因为笨吗?

在心理学上,讲动机的理论中,有一个动机的归因理论,这个理论的奠基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

他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

夸孩子聪明就是夸孩子的能力,能力是内部因素、也是稳定的因素。

当一个人成功的时候,若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满意、骄傲、信心十足,若将成功归因于任务简单和运气好等外部因素时,则产生的满意较少。

比如,孩子搭好了积木塔,如果夸孩子聪明、动手能力好,那孩子会十分开心;如果说孩子是运气好、凑巧搭好了,那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开心了。

当一个人失败的时候,若把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若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感则较少。

还是举孩子搭积木的例子吧,如果孩子搭不好他想搭的积木塔,如果家长对孩子说:你太笨了、你看你就是练的太少了。那孩子肯定会觉得很难受,心里也会否定自己。

但如果家长对孩子说:这个积木塔太难搭了,所以你没搭好是正常的。那孩子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来对孩子进行夸奖,是比较能促进孩子的自信心的。

当孩子取得了成绩(不管什么事情),都可以夸赞他的能力、努力,他会受到鼓舞,会继续像之前一样做事。

如果是很小的事情,也可以指出来孩子哪里做得好,为什么做得好。

暑假期间,我和孩子天天在一起,有时会出现心态崩的时候,会相互指出对方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只要他做一件事完成得很好,我夸一句,他进行下一件事的时候就还很积极。

年幼孩子的动力,很多时候还来自外界,所以父母、老师的夸奖、鼓励很重要。

二、能力可以增长吗?

一般来说,人对能力是否可以增长有两种看法,一是能力是固定的,孩子聪明不聪明就这样了,不会再有什么变化;再一是能力是可以增长的,随着知识的增加,经验的变多,技能的培养,能力还是可以变强的。

因为孩子还小,他自己对于能力这件事还没有成熟的看法,家长早日给孩子定性肯定是不可以的。

另外就是,能力是有多种的,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有的孩子记忆力好,有的孩子理解能力好,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有的孩子语言能力好。

我曾给他讲了这个能力增长的观点,为了让他有个好的判断,也避免他会变得傲慢。

因为他爸带他做过智商测试,分数挺高的,所以我从智商开始给他讲得。

我跟他讲,智商也是可以变化的。如果人原来智商、能力一般,但通过花时间努力去学习知识、技能,他是可以变强的。

但如果不认真学习,总是敷衍了事,那他的聪明就白搭,能力也会下降。

孩子有时候做一件事情做不好,我会告诉他你多练习几遍就熟练了,就会做得很好了。他后来就学会了这件事,每当他做不好的时候,他会说我再多练习练习就好了。孩子一直在成长之中,一切皆有变化,不过早的给孩子定性、贴标签,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益处的。

参考书籍: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