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得志路过天津不打招呼,市委书记大怒:堵他

 行云流水vmmxd6 2023-09-06 发布于辽宁

有一次,杨得志坐火车经过天津,并没有给天津市委书记打招呼。这位市委书记知道后,非常生气,勃然大怒地说,真是岂有此理,堵他。这是什么情况呢?

那是1951年的2月初,杨得志统领第十九兵团告别兖州,坐上了北上的军列,他们马上要出国作战,参加抗美援朝了。这早已不是什么军事机密,山东的老百姓热情支援,都知道他们要去朝鲜打仗。

杨得志的军列要路过天津。为了不给地方添麻烦,杨得志并没有和天津市领导打招呼。当时的天津市委书记是谁呢?解放后,有一个著名的“三黄治津”,也就是说新中国的前三位天津市委书记都姓黄。

第一位是黄克诚大将,他已经南下湖南任职了。由黄敬接任市委书记,黄敬之后是黄火青,这就是“三黄治津”。当时的天津市委书记是黄敬,他其实并不姓黄,原名俞启威。

用彭德怀的话来说,黄敬那是一个大知识分子,在北京大学读过书,参于领导过著名的“一二·九”运动。杨得志不打招呼,黄敬知道后,发了很大的脾气,这个老杨太不够意思了。

因为黄敬和杨得志是一对老战友了。很多人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一位是大学生,一位是煤矿工人,怎么会是战友呢?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杨得志担任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黄敬调到冀鲁豫区担任党委书记,同时兼任军区政委。他们就成了一对搭档。这两个出身和经历完全不同的人,会配合得好吗?非常好,因为他们都是一心为党工作。

军区灾荒严重,有天晚上,黄敬把灾情报告递给杨得志,推了推高度近视的眼镜,十分沉重地说,这样严重的灾荒,不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还会影响部队的士气,我们得赶紧想个办法。

杨得志深以为然,让黄敬谈谈经验,然后说道,反正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黄敬说是的,当初他们在冀中地区用的就是这个办法,办法很多,要因地制宜,开展生产自救。

他们共同商讨出了办合作社的方法,老百姓得救了。反动派不断袭扰进攻冀鲁豫军区,黄敬拿着朱老总对蒋介石的抗议书,还有毛主席的一些批驳文章,对杨得志说,声讨蒋介石,全国都动员起来了,我们怎么办?

杨得志回答说,我的意见只有一个字,打。黄敬表示赞同,派人去把参谋长叫过来,大家一起研究作战方案。在冀鲁豫军区的那几年,杨得志和黄敬就是这样,互相尊重,团结一致,有事大家商量着来。

部队打了胜仗,大家都很高兴,黄敬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酒,还搞来了白面,包了顿饺子,他说,我们平时不喝酒,也没有酒,今天例外,既是犒劳,也是庆贺,大家一起喝一点吧。

酒碗端起来了,谁也喝不下去。杨得志看出大家的心情都十分沉重,因为我们也牺牲了很多战友,他提议说,既然大家都喝不下去,那我们就用这酒祭奠那些牺牲了的烈士们吧。

1944年新年不久,黄敬兴冲冲地来找杨得志说,老杨,听说上级有了指示,要你带部队去延安,保卫党中央,有这事吗?杨得志回答说,几天前他就接到了命令,怕影响大家的情绪,所以没有宣布。

他望着黄敬激动地说,我是不愿意离开同志们的,但是你们知道,我又不能不离开。黄敬也很激动,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他们却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那一刻,黄敬没有太多的语言,只是很动情地说,去吧,去到延安,把大家的心愿汇报给毛主席。杨得志走的那天,黄敬亲自为他送行。

从那之后,他们没有再见面。一别就是七年啊。如今杨得志路过天津,居然不打招呼,黄敬当然生气了。怎么办呢?当然不能放杨得志过去。

黄敬让人打听清楚了,杨得志乘坐的军列晚上到达天津,他亲自带着市委、省委的领导,站在铁道旁等候,要堵杨得志。二月的天津是比较冷的,铁道旁几乎没有灯火。

当军列停留,杨得志看到这一幕,心情又是十分激动。黄敬也非常激动,他紧紧握着杨得志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杨得志即将为国征战,他们又是老战友重逢,于公于私,黄敬都要好好欢迎杨得志。

杨得志走的时候,黄敬还送来一大包东西,那是让杨得志转送给彭老总的,是一些酒肴。彭老总知道后,由衷地说,这个家伙总是那么周到。

1958年,黄敬不幸英年早逝,他有一个儿子,后来官至正国级,担任了全国政协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