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薛城文史★第十辑》入选作品(60)丨微湖流水忆故人——记鲁南抗日志士殷海卿

 微湖渔夫 2023-09-06 发布于山东

【编者按】

《薛城文史》第十辑,以记述发生在薛城的事件和人物为主,涉及领域和内容不限,反映薛城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风土人情以及文化渊源。开设“古薛史话”、“往事钩沉”、“人物春秋”、“红色经典”、“城市记忆”、“记住乡愁”、“民风民俗”、“民族宗教”、“非遗传承”、“世家汇语”、“家乡味道”等栏目。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抢救、挖掘、收集、整理薛城的珍贵史料,做好《薛城文史》第十辑的征稿编辑出版工作,″是说新语'即日起陆续编发部分入选作品,以飨读者。″投稿邮箱:sunzhonglu888@163.com

——编者


作者:褚福平

戊子年,秋雨淅沥的午夜时分,舅父殷海卿在淄博溘然而逝,走过了漫漫八十二载光辉的人生之路。噩耗传到微山湖东畔的故里,亲属们无比悲痛,相约驱车北行近千里,送别这位为家乡争光,荣耀族里的抗日志士。

一九三八年春,日本鬼子占据了鲁南。舅父的家乡,美丽、富饶的微山湖畔的黎墟村,也在鬼子的铁蹄蹂躏之下。当时,周营弯槐树村的邵剑秋,沙沟街的董尧卿,相继拉起队伍,打出了抗日的旗帜,抗日的烽火已燃遍了鲁南大地。一九四一年冬季的一天晚上,临城八区副区长殷子恒率队进入黎墟村,秘密发展地方武装。18岁的舅父第一次听到了殷区长的教诲:小鬼子杀我同胞,辱我姐妹,你们这些七尺男儿难道不愤慨?不抗争吗?……。舅父听罢,热血沸腾,立下誓言,拿起枪杆子打鬼子!三天后,他在殷区长的带领下,进入抱犊固山区鲁南军区所在地受训。受训结束后,旋即被派回微山湖畔,与茶棚村的王贯一同志携手,秘密发展地方组织,扩大抗日武装。一九四三年四月,舅父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任临城八区武装工作队指导员,成为武工队的领导骨干,先后参加了黄埠庄阻击战、打微山岛等大小战斗十余次。秋季的一天晚上,在沙沟北李楼村红石岭,舅父带领武工队打了临城鬼子夜袭队,击毙夜袭队员4名,其中鬼子1名。为此,舅父受到鲁南军区的特别嘉奖。有一次,舅父到黄埠庄村检查工作,临近傍晚,村里一名颇谙世故的干部异常热情地招呼他到村头瓜棚去吃瓜,他感到不祥,巧妙支走他后,舅父用汗衫裹上撸子枪,跳窗而走。事后得知,此人果然通敌,在村头瓜棚,已设埋伏,舅父机警的躲过这一劫。一九四五年十月,舅父率员配合铁道游击队,在津浦铁路西侧微山湖畔的郭洼村参加了驻枣鬼子的受降仪式,自此与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相识。

时光荏苒,—九八六年春,舅父返乡,住薛城区机关招待所,巧遇原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同志。战友重逢,忆峥嵘岁月,不尽的话语,不尽的感慨:那年月,脑袋拴在裤带上打鬼子,牺牲了多少好同志呀!……胜利来之不易。

抗战胜利后,舅父被派往微山岛,任微山岛乡土改工作队队长。主要工作是发展民兵组织,建立政权,镇反锄霸,实行土改。一九四六年春,岛上组建了一支一百多人的民兵武装,为开展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岛上有个恶霸殷茂祥,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人送绰号“五阎王”。 夏末一天晚上,“五阎王”手提熏烟,怀揣银元找到舅父。

“海卿,咱是自己爷们,一笔写不出两个殷字,高高手让我过去吧。”

“你作恶太多,饶了你,受苦人不会答应。我姓尹,你找错人啦!”舅父严厉斥走了他。有工作队撑腰,召开了批斗恶霸地主大会,穷人把多年的苦水吐了出来,分了“五阎王”的浮财和土地。短短的时间,舅父带领工作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微山岛一派解放区的新气象。

岛上老人回忆舅父遇险的故事。一九四六年秋季,国民党新五军大举进攻鲁南。舅父先安排工作队撤离了微山岛。傍晚,他正在姚村(工作队驻地)收拾文件,忽然通讯员小马慌张跑来:“队长,墓前村的民兵撤岗,我看情况不对,你得抓紧时间走。”

舅父不敢犹豫,抄起手枪和小马果断地撤离。这时只听墓前村方向脚步声噪杂,夜色里一簇人影正向姚村扑来,还有人喊叫,“快走,别叫殷海卿这小子跑了。”看此情形,舅父估计:湖西的还乡团已经登岛了。他当机立断,举枪向天空打了两响,让小马大喊:殷海卿向西边跑了,追呀!趁还乡团错奔,他和小马在朦胧的夜色中,从岛中间的凹地向北边疾跑 。跑到谢楼村已是午夜十分,敲开一家房门,一位老大爷开门后认出他,二话没说,操起竹篙,冒险撑起溜子船,连夜划到湖东岸的黄埠庄村,才安全脱险。

全国解放后,舅父在德州专署任宣传科长。五十年代末,山东干部大调配,他又调到淄博负责教育工作,曾先后任淄博七中、六中、师范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至全面主持淄博市教育工作等。特别是文革中,舅父受到错误批斗,外公心急如焚,乘车北去探望,在混乱无秩序的列车上,竟被挤断两根肋骨。文革后,舅父恢复工作。他不计较权位高低,热心提携后人,为教育工作步入正轨,倾注了大量心血,赢得了赞誉。一九八一年,舅父离职休养,《淄博市教育志》记述了他辛勤工作的硕果,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永怀桑梓邑,衰老若为还。离休后,舅父数次回到微山湖畔,探访故旧,凭吊先烈,当年英武地出走,铸就了今朝坦荡地回归。每次回来,他都小住些时日,薛城区政府曾安排专人专车陪他登微山岛回访,望着碧波荡漾的湖水,他依依不舍,直到暮色降临。后来,舅父已逾古稀之年,不能再远行返乡。在淄博寓所,见到家乡来人,他总是动情地说:自己是喝微山湖水长大的,当年没有湖里湖外百姓的掩护,也许早就牺牲了;家里人也担惊受怕度日子;1946年全家十二口又北撤黄河北,历时3载而返,家里大门被还乡团机枪子弹打得如蜂窝状,一盘大磨也被炸碎,三间屋里东西洗劫一空,付出的太多太多。从流淌4个多世纪的微山湖走出的汉子,思念家乡,感恩亲人百姓的付出,当年血与火的战斗经历一直萦绕于他的心里。可家乡为有这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志士而骄傲,族里为走出这名共和国高级干部而自豪。他的战斗故事也一直在湖里湖外口耳相传。舅父逝世后,在淄博市发布的生平简介中,评价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确,斯人如斯言。

舅父的灵柩安葬在了苍松翠柏簇拥的齐国故地,宁静而肃穆。家乡亲属们盘桓两天,全程参加了葬礼,作了最后的拜别,表达了家乡人的深切哀思。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之际的清明,故乡亲人又遥拜北方,哀思这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志士,微山湖涛涛流水亦将思念如斯,永忆故人。

注:殷子恒:薛城区沙沟镇上殷村人,曾任临城八区副区长,1945年秋在滕县与日伪作战中牺牲。

王贯一:早年参加革命,在微山畔以做小买卖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人送“王快嘴”。解放后任薛城区西仓果园园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