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跪舔武则天甘做男宠,堪称唐朝最无耻诗人,却用10字感动无数人!

 听风如故 2023-09-06 发布于广东


听风如故: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听风如故的文章,建议大家记得将听风如故的公众号加⭐星标置顶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人生总会有遗漏,但是不要忘记点“在看”!!!
👇点击下方卡片一键关注探秘历史的真相!

宋之问,唐代著名诗人,与沈佺期并称为“沈宋”,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他的品行并不值得称道,政治风云变幻之际,他趋炎附势,卖友求荣,妄想依附权贵来保荣华富贵,最终事与愿违。

以至于他在被贬谪南归时,心生畏惧不禁写出“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这样的诗句,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渡汉江》这首诗这无疑是宋之问的一首传世之作。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离家多年后回到家乡的复杂心情。诗中描绘了游子渡过汉江时的心情变化,既有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又有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之情。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将游子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生病,宰相张柬之等五人发动神龙政变,杀死张氏兄弟,逼迫武则天交权退位,由太子李显登基称帝。宋之问因攀附张氏兄弟而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参军。

神龙二年(706年)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由于流放岭南期间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等快到家乡时思乡心切的宋之问反而越来越胆怯,以至于不敢向从家乡那边过来的人打听消息,郁闷至极的宋之问写下这首《渡汉江》。

宋之问弱冠知名,善五言诗,“无能出其右者”,20岁中进士,有幸登临“龙门”进入宫廷做了一名文学侍从。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由于生活需要,有过多位男宠,如薛怀义、沈南嫪、张易之和张昌宗,他们被武则天宠爱后,在朝中获得了很大的权势,朝中的官员都竞相讨好他们。宋之问非常向往这种生活,梦想有一天可以获得武则天的青睐。

史书记载宋之问“伟仪貌,雄于辩”,宋之问相貌英俊,善于辩论,这让他很自信,觉得自己可以获得武则天的青睐。于是,他第一个刻意接近的对象竟是武则天,宋之问给武则天写了一首表明自己心迹的诗,向武则天自荐当男宠。

可惜,武则天虽然喜欢漂亮的小鲜肉,也喜欢有才气的美男子,但偏偏看不上宋之问这种谄媚的嘴脸,看到宋之问的诗后,虽然对宋之问宠爱有加,却没有召见宋之问和他交流诗歌,而是淡淡的说“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

因为武则天听说他有口臭。宋之问羞愧不已,彻底断了做男宠的念想。从此每逢出门必口含丁香,以除臭味。

宋之问还算有自知之明,他很快转向依附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易之让宋之问捉笔写了不少诗献给武则天,讨她欢心。这期间,宋之问做的最无骨气的事,就是为张易之“捧溺器”,要说这提尿壶的勾当,自有下人去做,宋之问却抢着去做,有辱斯文不说,还留下千古笑柄,实在不值。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则天退位,诛杀二张,迎立唐中宗,宋之问与杜审言等友人皆遭贬谪。

昔日的荣华富贵历历在目,被冷落的滋味是那样难受,不甘心的他第二年就偷偷潜回洛阳。

​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宋之问传”载: 

谄事张易之,坐贬泷州。后逃归,匿张仲之家。闻仲之谋杀武三思,乃告变,擢鸿胪簿。

躲在友人张仲之的家中,当时武三思权势嚣张,他不想让大唐江山落入武三思之手,就密谋他人诛杀武三思。

此事被宋之问知道后,指使侄子向武三思告密。结果张仲之等人被斩首。他宋之问因此得到武三思的赏识,被提拔为鸿胪主簿。然而,这也使他背上了'卖友求荣’的骂名,'深为义士所讥’、'天下丑其行’。”

此后后的宋之问继续靠着马屁文章和攀附权贵,再次加官晋爵,然而好日子也没过多久。

公元710年六月,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唐睿宗复位,以宋之问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等罪名,将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市东北),后遇赦改桂州(今江西桂林)。

再次被贬后,宋之问颇有些洗心革面的味道。他登山涉险,访察民生,努力自力为政。他的诗歌创作变得健康清新,广为流传于京师。


宋之问从贬谪之地偷偷回到洛阳后的所作所为使他声名狼藉,尽管他回到了故乡,但他的行为已经让他失去了文人的尊严和声誉。

公元712年,唐玄宗即位,宋之问被赐死。

宋之问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悲剧。他曾经因为谄媚权贵,卖友求荣而声名狼藉,被贬谪到岭南地区。

然而,在被贬期间,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创作,反而写出了许多优美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赞誉,但在后世却被视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宋之问的品行确实不值得称道,但我们不能否认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和成就。他的诗歌作品清新明快,语言简练优美,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应该从他的一生中汲取教训,认识到一个人的品行和道德决定了他的命运。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能背离初心和原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