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见】未来赛道展望专题|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确权-未来资产的新基建

 z55j03b55 2023-09-06 发布于江西
文/张红霞 延安 吴殿丞

图片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属于金融科技的时代。

图片
图片

专题导读

图片
图片

数字资产是指企业或个人拥有控制的、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在的、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或处于生产过程中的非货币资产,即资产化的数据。而数字确权就是指确定数字资产的权利属性,包含确定数据资产的权利主体及权利内容,是实现未来资产保护的新基础设施。明确数字资产权利归属,有助于管理数据资源,保护个人数据利益,规范数据市场秩序,加快数据高效流通,促进数据产业可持续发展。

图片

一、高水平创新护航数字经济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写入政策文件,数字资产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引起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要实现数字资产的市场化流通,首先需界定数据要素的产权归属。因此,研究数字资产产权界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和核心生产要素,数据的易抓取、易复制和传播快等特性使得侵权行为变得更加便捷,数字资产权利归属保障和验证也随之变得愈发困难,数字确权技术应运而生。传统数字确权技术将数字资产归属权登记存储于中心化数据库中,采用提交权属证明和专家评审的模式,存在确权记录可篡改、流程复杂、资产权属难流转、可信度低等问题。数字水印技术通过将特定的数字信号嵌入数字载体中,可以从技术层面实现对资产归属权的保护,但无法验证权属关系转移的真实性,难以满足当前数字确权场景的应用需求。同时,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快速暴热,如何实现元宇宙世界内虚拟物品资产的高效确权,从而保障流通可行,解决虚拟物品资产化的难题也成为数字确权技术的研究热点。

    区块链技术的诞生给数字确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元宇宙场景中虚拟数字资产权属保护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技术基础。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确权技术通过将数字资产对象的自身属性、归属所有权及转移流通等信息以唯一标识、整体方式上链存储,同时关联数字或现实世界中的某个真实资产,借助区块链分布式存储、上链数据不可篡改、公开透明、交易可追溯及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等特性,实现数字资产的价值唯一性,使其具备整体不可分割性、真实性、完整性及可验证性,以技术手段明确了数字资产的属性和权利归属,为权利所属人的维权提供了技术支撑,正逐渐成为数字资产共享和保护的基础

图片

图1 数字确权方式对比

图片

二、多领域进军开拓确权市场

互联网行业和金融同业已有大量公司投身到区块链数字确权服务的建设中,其应用场景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新兴的区块链数字藏品应用场景,该场景融合区块链资产真实存证及藏品流通转移等特性,提供全生命周期可信、可追溯、可验证的藏品确权转移服务;第二类是司法存证和数字版权等传统业务流程数据确权场景,通过将关键业务数据及流程信息上链保存进而保障其完整性、真实性及可追溯性。

区块链数字藏品应用场景强调藏品本身的价值和权属关系,包括数字音乐藏品和数字游戏藏品等,数字藏品的持久存储、可流通性及稀缺性等属性,有助于发行机构提高品牌影响力、新增用户群体、增加客户粘性,较多应用在信用卡定制限量卡面、积分兑换数字藏品、贵金属数字藏品及历史里程碑数字藏品等金融场景,通过包装现有产品、丰富产品种类、赋予藏品历史或文化内涵,能够拓展对客渠道的营销模式,刺激消费使用,进一步筑牢客户群体。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百信银行等同业纷纷发布数字藏品,通过技术创新助力企业获客、活客。互联网企业中,阿里“鲸探”、腾讯“幻核”、京东“灵稀”、网易“星球”及红洞科技“红洞”等平台相继建成并推出各自的数字藏品服务,为数字资产的可信确权与流转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区块链数据确权应用场景强调数据属性,根据不同业务实现基于区块链的不同应用特性,能够助力新领域中数据要素的确权和可信流转,多应用在电子合同、数字版权、司法存证等应用场景。同业中,建设银行在个人网络贷款“快贷”场景中采用腾讯“至信链”区块链存证确权服务,共建区块链金融服务生态体系;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与第三方公司和司法机关合作,推出了司法行业区块链应用“微鉴证”,实现了验、签、存、裁的电子证据闭环。互联网企业中,阿里“可信存证服务”、百度“可信存证”及腾讯“至信链”等存证平台相继建成,可有效支撑传统业务场景的存证应用。

图片

图2 数字确权场景应用特性

图片

三、精益化应用落地存证服务

以数字确权技术服务化、平台化为建设目标,农业银行目前已建成可信存证服务。依托区块链服务框架,利用区块链永久存储、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性,固化保存电子数据,提供电子数据全流程溯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确权能力,着力建设数字确权服务体系,并针对不同业务细分领域,提供定制化的业务智能合约组件,可有效支撑新兴数字藏品场景及传统业务存证场景,目前已和贵金属商城、天枢、轻云平台、活动管家、实物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对接,实现贵金属、轻云大赛、技术大会、评优评先大会等相关数字藏品的发行、发放、验证及天枢云签字、实物资产全流程关键信息可追溯及可信验证。

图片

图3 农业银行确权应用

    基于国际ERC721标准提供常见数字藏品的发行、发放、转移、查询及验证等通用藏品确权服务,可以有效助力数据价值的高速传递与自由流通,为现实世界及元宇宙场景中数字资产的可信确权和交易流转提供可用的技术手段。同时,针对云签字、实物资产管理等传统业务场景,提供通用的可信存证服务,致力于解决传统业务流程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及确权核验难题,并针对不同场景细分接口服务,包含通用存证新增、通用存证查询及通用存证验证等功能。通过灵活自定义存证标识,将业务流程中的关键信息、资产、行为脱敏上链,在保障数据隐私性的同时,让上链数据全链路可信、全节点见证、全流程留痕,从而达到数据可追溯、可确权、可验证的目标,为业务合规管理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图片

图4   数字资产登记确权流程

以数字藏品场景为例,可信存证服务支持藏品全生命周期业务流程的可信流转。发行机构铸造实体或虚拟藏品,将数字化的藏品资产属性及其所属发行机构的关联信息上链存储,借助区块链上链数据不可篡改特性保障藏品的真实可核验,明确藏品的发行者权利,实现可信藏品发行;在藏品发行后,用户链下申请获得某个数字藏品,发行机构将链上藏品归属权发放到用户的账户中,藏品发放过程由区块链全程记录;当用户间存在藏品转移需求时,拥有数字藏品的用户与待接收藏品的用户通过链下协商,将链上相应数字藏品的归属权基于链上账户完成转移;另外,发行机构或用户可以借助数字藏品服务实现链上藏品的查询验证,实时掌握所拥有的藏品信息,以确保数字藏品的真实可验证。其业务流程如图5所示。图片

图5   数字藏品应用业务流程

可信存证服务通过将关键业务数字资产数据上链保存进而保障其完整性、真实性、可验证性及更改可追溯性,能够助力不同领域中数字资产的确权和可信流转,更大程度发挥数字资产效能。通过底层区块链技术构建可信网络环境,资产发行方、交易方、流通渠道等各机构多方参与组建数字资产联盟,各参与方按业务规则在链上开展业务,从而实现数字资产的登记确权、可信存储、发行、交易流转和清算结算,构建数字资产高效流通确权渠道。

图片

四、未来展望

2021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正式生效,其中第十六条规定:“当事人作为证据提交的电子数据系通过区块链技术存储,并经技术核验一致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该电子数据上链后未经篡改,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该规则在法律上明确了区块链存证的效力范围,进一步规范了区块链技术的司法应用流程,在社会层面认可了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数字确权的可行性和可用性,给该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广泛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可以预见,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确权技术将在更多领域落地生根,成为引领各个传统行业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引擎,释放更多的确权应用价值。图片

图6   数字确权行内应用场景

目前,行内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确权应用需求较以往更加旺盛,亟待实现关键业务数据的确权保障及数据本身的可用性保护。基于可信存证服务在数字藏品、云签字及实物资产管理场景已有的数字确权技术建设成果,后续将持续深化扩展数字确权技术在电子合同、业务单据、电子水印等业务场景的多类型、多样化存证确权能力,同时积极响应总分行存证场景应用需求,加强技术应用推广落地,不断探索元宇宙世界中数字确权技术的应用价值,持续扩展数字确权技术应用的深度与广度,逐步形成完善的数字确权服务与管理体系,更加多元、更加全面的赋能实体经济,为农行数字化转型提供助推力。

互动小问题



图片

您认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确权技术还可以应用在银行的哪些业务领域?欢迎留言互动。

作者介绍

图片

张红霞,2021年7月入行,现就职于天研应用平台研发部应用平台六组,致力于探索区块链技术金融领域应用新模式,助力区块链技术融合创新与场景落地。

图片

延安,2019年7月入行,现就职于天研应用平台研发部应用平台六组,致力于企业级区块链云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推广。

图片

吴殿丞,2017年4月入行,天研应用平台研发部应用平台六组组长,致力于安全认证和区块链领域平台建设推广。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