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米多穗发生的原因及防控措施

 摘文缘 2023-09-06 发布于山西

    近年来,玉米多穗现象频繁发生,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发生面积不同;同一地区、不同品种发生程度也不同,多穗易造成植株第一果穗偏小、穗粒数偏少,产量降低,甚至空秆绝收,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一、什么是玉米多穗

    玉米多穗主要指单株多穗,单株多穗分为多节多穗和一节多穗。多节多穗则指多个节位上都有果穗形成,多节多穗更为普遍。一节多穗指在同一节位形成 2-5个果穗,且无主穗,又称为“香蕉穗玉米”。

二、玉米多穗产生的原因

1、异常气候因素是主因

高温干旱、阴雨寡照等气候因素,都会导致雌穗发育滞后、不正常授粉等,削弱第一穗位优势,将多余养分供给其它腋芽,从而形成多穗。

高温干旱:高温干旱会引起玉米生理灼热,使节间再发腋芽,形成多穗。玉米大喇叭口期及抽雄期,如遇长时间高温干旱天气,第一雌穗受精率降低,高温干旱会使雌穗发育滞后,造成雄穗、雌穗花期不遇,从而形成多穗。

阴雨寡照:在雌雄穗分化阶段,如遇连续阴雨、光照不足,导致土壤有机营养供应不足,雌穗花丝吐丝不顺畅或雄穗不能正常开花散粉,导致第一果穗不能正常成穗,多余的营养供应下一个果穗,如果第二个果穗仍然不能正常授粉,营养又将继续供应下一个,从而形成多穗。

2、种植管理因素

玉米多穗的形成不同程度地受环境条件影响,尤其是种植密度和水肥因素都会影响玉米果穗的数量。

密度过大高密度种植,田间郁蔽,通风不畅,第一雌穗不能正常受粉成穗,促使其他腋芽发育成穗,以致形成多穗。

水肥原因:近年来有些农户追求玉米高产,加大肥料投入,导致土壤中营养过剩。拔节后玉米进入营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期,茎叶生长量大,如果此时雨水过于充沛,田间土壤肥力充足,植株积累过多的营养物质,茎节上的多个腋芽萌动发育,会促使多个雌穗花序发育,而形成多穗。

病虫危害:玉米螟、蚜虫、叶斑病以及粗缩病危害,也会影响玉米果穗的正常发育,造成多穗现象。

三、防治措施

1、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参照本地气候规律适时播种确保一播全苗。根据所选品种厂家建议,合理密植,及时间苗、定苗,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促进个体植株充分生长发育,降低多穗现象的发生率。

2、科学调控水肥

苗期耐旱不耐涝,玉米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进入植株需水敏感期,要求土壤持水量在70%~80%之间,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根据所选玉米品种的需肥特性、种植方式等进行科学配方施肥,避免苗期氮肥施用过多,影响碳氮代谢及养分运输与积累,苗期偏施磷钾肥,大喇叭口期要重施氮肥。

3、田间管理

加强病、虫、草害的有效防治。在播种前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销毁寄生场所,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对玉米螟、蚜虫及玉米叶斑病的监测,在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