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唐代“国宝级”书法家,凭借大醉后的一件奇作,夺走王羲之的书圣之位

 三余字画 2023-09-06 发布于山东

唐代时,因为李世民的推崇,王羲之“书圣”的地位被正式确立,即便是褚遂良等人,也只是被看作王羲之的后世门生而已。只有一个人,他开拓了一片新的草书领域,声望和地位足以和王羲之比肩。

他就是人称“草圣”的书法家张旭。唐文宗曾下诏,将裴旻的剑、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定为唐代“三绝”,由此确立了张旭国宝级书法家的地位。

杜甫曾经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常常是在大醉时创作书法,挥毫千言,落笔如云烟。

在张旭之前,草书分为以索靖为代表的章草,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小草两类,而王羲之典雅风格的草书一直占据着主流的位置。

张旭打破草书原有的体势和风格,创作出奔放而浪漫的狂草作品,成为了草书领域的拓荒者。这件《古诗四帖》就是他酒后创作出的最经典的狂草作品。

《古诗四帖》多以侧笔中锋行笔,从整体上看,它是流畅奔放的,但是当我们细化到用笔的细节,就会发现它很多地方都是凝重沉着的,这种涩中求畅的用笔,非常考验笔者的功力。

在结体上,文字大多是都是大开大合,宽博开张的结体直接塑造了作品雄浑气息,给人最直观的震撼。

在章法上,《古诗四帖》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韵律节奏,全篇的章法布局疏密悬殊很大,但韵律流畅,浑然天成,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

草书,尤其是狂草的创作,历来在众多书体当中都是最难的,因为它最大限度地摆脱了文字可识读性的束缚,追求写意性、个性化表达。

张旭是“二王”笔法的正统传承人,是他将王羲之笔法传给了后代的邬彤、崔邈等人。《古诗四帖》虽然奔放狂逸,笔势连绵,被董其昌评价“有悬崖坠石,急雨旋风之势”,但是它的狂并非是狂怪,这件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不离草书法度。

唐代的纸本书法作品传世本就不多,而这件《古诗四帖》又是“草圣”张旭的金字招牌,它为我们欣赏狂草艺术,创作狂草艺术,提供了一个经典范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