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草书他说第二,没人敢自称第一,突破古人,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余字画 2023-09-06 发布于山东

我们一般认为,篆、隶、楷、行、草是书法五大字体。如果细心观察身边学书法朋友,可以发现有的以楷书入门,有的以隶书入门,甚至还有从行书、篆书学起的,但几乎没有人一上来就练草书,原因很简单,如苏轼所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草如行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

草书不论是入门、欣赏还是成为名家,都并不容易。从入门来说,并不是一笔写下好几个字就是草书,点画之间、结字之间、行列之间的呼应、揖让、断连都要做到变化无穷,而且全卷要血脉不断。

再说欣赏,普罗大众一般以能否辨认、是否美观为原则,但这种标准并不适合草书,否则不论张旭、怀素,还是徐渭、王铎那都写的是“丑书”“鬼画符”了。至于说成为名家很难,大家只要翻一下书法史,统计一下草书大师的数量也就知道了。

当代书法家,能真正称得上草书大师的不多,于右任和林散之无疑是最知名的两位,相较于林散之先生,于右任更加德高望重,影响力也胜他一筹。不夸张的说,于右任如果说自己的草书“天下第二”,估计无人敢说自己能排第一。

于右任自小就学草书,据他自述,十一岁时就开始练王羲之《十七帖》,此后他又广泛临摹历代碑帖,远学张芝、索靖、“二王”,近则吸收赵之谦、康有为、沈曾植、郑孝胥等人笔法。他的草书将碑帖合一,尤其是吸取孙过庭《书谱》和怀素的《小草千字文》,做到了集众家之长,并化为己用,突破古人。

于右任不仅自己擅长草书,还颇有“济世情怀”,他指出:“草书文字是中华民族自强的工具,推广标准草书,给国民便利,省时利世,是当务之急。”为了提升全民对草书笔法的了解和欣赏水平,于右任完成了一大创举,即《标准草书千字文》的编纂书写。

1927年起,于右任开始对历代草书家的作品进行遴选和临摹,这期间,他累计收集了古代草字超六十万字,来源包括《急就章》《十七帖》《自叙帖》《小草千字文》《淳化阁帖》等,涉及皇象、“二王”、智永、怀素、孙过庭、赵子昂、董其昌等一百多位名家,最终选取1027个字,连摹带写,汇集成一本《草书千字文》。

1936年起,《标准草书千字文》经过数次修订,而目前所见的这一版也是最终版本。此作秉持着“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四大原则,首先在用笔上清晰细腻、方圆兼备,绞转、调锋自然准确,同时以小草而非狂草书写,便于识记和上手。用笔用墨无丝毫含混处,不过度追求笔笔相连。

《标准草书千字文》将草书技法掰开揉碎的展示在我们面前,如能以此作入门,再去临摹古人的草书法帖,就会觉得豁然开朗。

而今,我们将《标准草书千字文》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笔墨细节纤毫毕现,并配以纯手工装裱,便于临摹和收纳。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