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危若累卵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这种思维

 skysun000001 2023-09-06 发布于北京

↓直播预约↓

这些年,环境灾害不断、极端天气频发、物种灭绝时有,越来越多人对此抱有危机意识甚至是焦虑的情绪,这种担忧不无道理——人类其实并不能毁灭地球和全部生命,最终承受这一切的只有人类自己。

图片

45亿岁的地球,经历过物种的若干次大灭绝,包括意外的行星撞击,氧气含量的急剧下降,旷日持久的火山喷发,乃至巨型海啸、大规模火灾、连绵的酸雨。但是,每次灭绝事件之后反复重复的一个主题是:损失带来机会,死亡造福新生。

根据美国地质学家和矿物学家罗伯特·黑森的观点,无论我们是否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十几度,或是毒化我们的空气和水,或者大批杀死海里的鱼,甚至在一场全球大屠杀中释放我们集体的核武库,不论这些蠢事我们做了哪一件,生命都会继续下去

人类或许会永远消失,在未来的几十亿年中,我们的地球将仍然是一颗生命行星,它的美景将丝毫不逊于今天,只是那时候人类又安在哉。

而新的奇妙巨兽将进化出来,把腾空的地球填满,这在地质学上只需要一会儿工夫——或许还用不了100万年。

可以这么说,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这种思维——地理学的思维,尤其是需要直面这个现实——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之中,环境问题从来不会停留在国境线以内

为此,理解这些影响,需要我们超越空间边界,认真研究地理变化,仔细聆听不同地方人们的见解。

任何地方的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在人文和环境议题中,用片面的地理框架来思考俯拾皆是,然而往往经不起推敲。

例如,无数的论文和评论提到发展中国家空气污染问题、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压力、阿拉斯加冰川萎缩……

然而每个问题都带有一个特定的、通常是经不起推敲的空间边界,它掩盖的问题几乎与揭露的问题同样多

将温室气体排放的激增视为发展中国家全力促进内部发展战略的产物似乎很容易理解——然而,还需要知道,西方国家将生产外包出去,随之而来的是高污染工业区位的转移,导致发展中国家成为碳排放的热点区域,这也很重要。

图片

空气污染不会在国境线上自动停止,造成它的原因也不能仅归结于发展中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各地污染程度的差异也很悬殊。

又如,尽管大多数冰川正在后退,但阿拉斯加确实有一些冰川正在前进,不过,如果跳出阿拉斯加,去审视更大尺度的自然过程,少数冰川的前进并不能否认地球变暖的命题。

图片

阿拉斯加山脉景观

从批判性的角度,审视分析与解释自然和社会互动,才能看清背后的真相。

例如,几年前韩国部分地区干旱,引发对农作物产量下降的担忧。韩国主要财团之一的大宇集团,与马达加斯加政府签订一份确保粮食安全的合约,占用了马达加斯加岛近半数的耕地。

图片

马达加斯加稻田

该合约引发马达加斯加爆发极具破坏性的暴动,并且很可能导致了随后该国总统的罢免。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中,人与环境的互动,需要考虑跨越地理空间的联系。在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经常受到其他地方事情的影响,同时又会再影响另外的地方。

追溯这些联系的意义提醒我们地理学思维的价值,它强调将个别事件和情况置于更广泛的条件和事件网中。

在地球之网下,任何区域的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地理学的思维与魅力

自从早期人类在泥土上画出原始地图以来,对地理思维的求索一直帮助人们理解周围的世界。

对地表组织和特征的系统评价,使早期学者能够发现世界是圆的;还为聚落选址、作物种植和资源勘探提供有用的见解;促进了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并且,帮助人类找到了自己的道路。

图片

土坯建筑遗址

地理学思维的日益进步,使人们得以探索地球上最偏远的角落,推进了对人类与生物物理世界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对地理思维的求索源于人类对别处的好奇心,地理分布是常变的——城市扩张、迁居新址、河流改道、社区邻里变迁带来的复杂经济变化——因此,对地理学思维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海平面上升;大量物种面临灭绝;城市规模与人口激增;远距离交互方式的重构;人们以亘古未有的速度在地表穿梭;史无前例的人口涌入环境脆弱的地方;地区间的不平等以骇人的速度升级……

图片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随着地表正在上演的地理变化的速度与程度愈发剧烈,对地理思维进行探索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许多人把地理学等同于对地点或实际位置的简单记忆——某地在哪里,有什么明显特征。然而,若地理学的主要问题仅在于知晓某些地理事实,那它将是多么的肤浅。

图片

地理学核心问题、观点和方法示意图

地理学的视角和工具,揭示了事情发生的地点、为何在此地发生,以及地理环境如何影响自然与人文过程。

它关心世界如何组织、存在于地表或人们头脑中的环境与格局、人地关系,以及地方与区域的性质,揭示了事情发生的地点、为何在此地发生,以及地理环境如何影响自然与人文过程。

它的研究范围包罗万象,从冰川移动到移民模式,从森林害虫扩散到民族与政治格局的关系,从人的地方感到催生都市壁垒的驱动力。

为什么我们都需要地理学?

有人可能会疑惑,地理学真的这么重要吗?那你是否想过,如果没有了地理学,将会发生什么呢?

当然,地理学从来不是单纯的记住地名,在促进对大千世界的认识、丰富人的生活、推动公民社会和行政决策、促进理解和应用日益流行的地理空间技术等方面,地理学的价值可谓绚丽多彩。

当今之世,万物互联,不理解地球的环境、社会、政治和文化构成,就像被关在一幢大楼的地下室里,而地理学能帮助我们认识更广泛的世界。

地理格局和过程的某些基本问题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认清事态与进展所发生的背景。

地理意识的增强,还能提高公众的知情权,敦促各方在应对全球问题时,提供更优良的新闻报道和政策报告。

地理学的熏陶,还能激发人们对其他民族、地方和景观的兴趣与好奇。

地理学为我们提供了工具,去思考从别处看世界的样子,它使我们更加认识到社会与自然的坚韧与脆弱。

沉浸在地理中,也给个人带来意义,它将人们与周围的环境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赋予生活更大的意义。

在世界各地,人们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在电脑上工作、娱乐、玩游戏、看短视频。这些事情,或许能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外面的世界,却牺牲了对真实环境的直接体验,以及与他人的面对面接触。

而加深对地理的认识和欣赏,人们便会对万事万物多一分思考。它激发人的智力和好奇心,鼓励人们以一种严肃、负责任的态度生活。

图片

地理学让我们看见万千世界

图为福建霞浦滩涂景观

用地理学思考,以不同地方人们的视角去看待世界,这也是避免冲突的第一步,有利于推进公民社会和行政决策。

近年来,我们还目睹地缘政治景观的结构性剧变——所有这些变化都源于具体的地理环境,由各种结盟和贸易关系形成,它们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彼此联系。

这需要我们知晓地理位置;它们反映了人类分割与利用地表的不同观点,这需要我们认识地理思维的差异。

若缺乏地理视角,甚或是地理格局的基本知识,应对这些地缘政治变化的努力将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

地理学思维从来不是一种奢侈,而是有思想、有爱心、有责任心的生活的必需品。

地理学为什么重要

作者:[美]亚历山大·B. 墨菲 著 薛樵风 译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地理学的研究主题、方法、学科意义和价值,梳理了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打开了地理学的大门。

地理学是什么

作者:王恩涌 许学工 著

普及地理学科知识,了解地理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