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读了17遍的资治通鉴,300万字浓缩5句金言,引人深思

 江风秋月342 2023-09-06 发布于江西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主席很喜欢读书,即使工作繁忙,他也会见缝插针的挤出时间来读书。

有一次,毛主席理发的时候还在读书,理发师怕自己动作大,打扰到毛主席读书,毛主席就跟理发师说:“你办你的公,我办我的公,咱们互不干扰。”

毛主席看的书籍十分广泛,但有一本他读了有17遍,这本书便是《资治通鉴》。

毛主席读了17遍的资治通鉴,300万字浓缩5句金言,引人深思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编写。

这本书的宗旨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

宋神宗觉得这本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意思,就将其命名为《资治通鉴》。

毛主席在很小的时候便和《资治通鉴》结缘了。

1912年,这一年毛主席19岁,他当时报考了湖南省立高等中学。

毛主席读了17遍的资治通鉴,300万字浓缩5句金言,引人深思

湖南省立高等中学的校长决定毛主席是“大器之才”,便将一本名为《御批通鉴辑览》的书借给了他。

这本书对毛主席重大影响,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对中国古代历史和《资治通鉴》的兴趣。

《资治通鉴》也是毛主席经常放在床头上的一本书,他翻阅了很多遍,几乎每页都有他在上面写下的笔记。

已经破旧的《资治通鉴》有很多页都被毛主席用透明胶贴住。

毛主席在晚年说:“这部书我读了一十七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现在是最后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那个时间啰。”

毛主席读了17遍的资治通鉴,300万字浓缩5句金言,引人深思

难以相信,300万字的书籍,毛主席居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读了17遍。

《资治通鉴》是“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今天带大了解一下《资治通鉴》中的五句金言,希望大家能从中获益。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有一次,李世民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

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宦官不敢蒙蔽,下面的情况才得以反映上来。”

这句话在现在也同样适用。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存在争议的事情。偏见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获得的信息太少或者得到的信息过于片面。

毛主席读了17遍的资治通鉴,300万字浓缩5句金言,引人深思

网络时代,信息量暴增,纷繁的信息不仅嘈杂,有的还很决断。在嘈杂和决断信息的影响和干扰下,会加深人们的偏见。

要是被情绪冲昏了头脑,一味的去相信某个观点,到最后可能会忽略掉真相。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德行要靠才能做资本,才能要用德行来统帅,才干和品德一样都不能少。

知识让我们很好的认识世界,但只有培养自我良好品德,才能很好的驾驭知识去改造这个世界。

不要太在意世俗的眼光,别人做什么,你不一定要跟着做。

毛主席读了17遍的资治通鉴,300万字浓缩5句金言,引人深思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品德,即使他有很高的才华,那么在品行的主导下,最终也可能犯下大错。

我国历史上也不乏知识丰厚但品德低下的奸佞小人,他们的知识才华没有用到正确的地方,最后的结果便是祸国殃民。

“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慕容垂叛乱之后,秦国征东大将军府的官员属人心浮动,他们开始怀疑周围的人,府参军高泰也被众人怀疑。

高泰知道大家对他的怀疑,也知道自己现在正处在危险中,于是,他就和吴韶一起逃回勃海郡。

当时,吴韶对高泰说:“现在燕国的军队就在附近的肥乡,咱们正好去投奔他们。”

高泰否定了吴韶的话,他说道:“我逃跑只是为了暂时逃避灾祸;去投奔另一个君主,这不是我想干的事情!

申绍后来见到高泰后,不由得感叹地说: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离开或者是继续留任,都有自己的正当的理由,这就是一个高尚的人。

同理,想要任用一个人,或者要免去一个人的职位,也需要遵循一定的道理,当大家对你的理由或者是目的表示认可,才会相信你,这样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

毛主席读了17遍的资治通鉴,300万字浓缩5句金言,引人深思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

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上,我们做事要把精力放在重点和难点上,先把最困难的事解决,稍微简单一点的事情其实也就很容易了。

解决问题需要掌握节奏,总是避重就轻或者是一味的迎难而上都是不合理的。

还有,对于个人来说,每个人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规划事业的时候,要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

苍鹰是在天上飞的,鱼是在水里游的,认清自身特点,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做事情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回纥、突厥等少数民族又开始向中原入侵,郭子仪多次打败乱军,让唐王朝的逐渐安定了下来。

除了高官厚禄,唐代宗李豫还将自己的女儿升平公主许配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

但是在日常的相处之中,夫妻二人总有闹别扭的时候。

有一次两人吵架,郭暧生气的对升平公主说:“你是公主又有什么了不起!皇帝能坐稳皇位还不是全靠我父亲,我的父亲压根不稀罕做皇帝,要不然他早就做了!”

升平公主因为郭暧的话十分生气,就回到皇宫去向皇帝哭诉告状。

郭暧的话,皇上要是追究的话,郭家可是要满门抄斩的!

郭子仪很是恐慌,将儿子郭暧捆绑起来,去给皇上请罪皇帝。

李豫却没有当回事儿,笑着对郭子仪说道:“俗谚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儿子、媳妇吵嘴说的话,大人何必计较呢?”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越算越乱的糊涂账,与其将窗户纸给捅破,倒不如心照不宣的装糊涂。

这样,大家在情面上都过的去,很多时候,装痴装傻,也能给别人台阶下,装痴装傻,很多时候是一种大智慧。

毛主席读了17遍的资治通鉴,300万字浓缩5句金言,引人深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