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闭症男孩坐地铁被骂“滚出去”,妈妈跪地痛哭,随后一幕让人泪目!

 北医脑健康 2023-09-06 发布于北京


照顾自闭症孩子让家长伤神,尤其当带着孩子外出时,不少家长都遭遇过陌生人的冷眼、嘲笑、甚至是攻击。

一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讲述了自己和孩子出行时的一次痛心经历:在一次抱着儿子逃出地铁车厢后,她跪在地上痛哭发誓「我一定要变强,才能保护儿子!」


No.1
带孩子坐地铁,成了最大的梦魇

儿子两岁时,还是没什么口语能力,也完全听不懂大人的指令,往往情绪表达都以特别激动的方式呈现:鬼哭神嚎、转圈圈或是撞墙,怎样安抚都安抚不了,不知情的人常指责她「做妈妈怎么都不会教」,让妈妈林冠仪非常委屈又自责。

后来她实在觉得不对劲,不顾家人反对,带孩子到大医院看诊,才知道原来儿子是自闭症。

孩子3、4岁以前没有口语能力,她长期处在「瞎子摸象」的境界,不知道他为何又哭闹了。

坐地铁或公车是最大的梦魇,在公众场所也常遭受无理的对待,被骂「很丢脸、滚出去」甚至三字经都有。

2015年初,小孩3岁左右,林冠仪带孩子坐路途较远的地铁时,因为自闭症孩子听觉敏锐,地铁行驶的声音对他们来说很尖锐无法忍受,儿子开始哭闹,怎样安抚都没用,有乘客起身站起来作势挥拳攻击,林冠仪却吓到连抱着孩子逃跑的力气都没有。

眼看对方逐步逼近,刚好地铁站车厢开门,她用尽最后力气抱着孩子站起来拔腿就跑,一踏出车厢外她立刻腿软直接跪在地上,边难过哭泣边懊恼生气自己又胖又跑不动又水肿,责怪自己不够好、做得不够多,为何那么没有力量?没办法保护孩子。

当天晚上,她就发誓「一定要变得有力量,再也不要随便被欺负了!即使面对再不友善的大众,都要能反击!」

于是,她开始健身、游泳,从70公斤体重减到了53公斤,2018年儿子上小学,她到健身房应征柜台人员,没想到对方见她锻炼的好,邀她成为健身教练,人生就此大转弯。

因为自己的提升,也间接影响、改变了儿子,让他越来越进步。现在孩子已经11岁,虽然一般学科跟不上,但生活自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很不错,可以基本对谈也可以眼神对焦,对答如流可以有还不错的人际关系。



No.2
他们只想做个普通人

林冠仪的坚强和力量让人动容,但我们更想构筑的,不是一个弱者去拼命变强才可以赢得尊严的世界,而是一个哪怕弱小也可以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的世界。

自闭症孩子从来不是异类,他们也在很努力地适应环境、改变自己,希望周遭给予更多的善意。

正如自闭症作家东田直树所说「自闭症并非像某些“正常人”读者所认为的傻子。我们可以有才华,有爱好,我们的目标是与自闭症和谐共处,快乐生活。」


直树在他的作品中,已不止一次表达出对于尊重、陪伴和理解的渴望。

这样的简单愿望,在他们中间不算少数。

社会对自闭症的偏见和不理解,天才化或是污名化,都是一种伤害。所以会导致有些人认为自闭症孩子的某些行为、情绪,会有攻击性,容易被排斥。

但事实上,这群孩子简单单纯,他们也在努力表达,也在努力与社会融合,只不过他们的某些通道“塞车”了。

自闭症孩子要求的并不多,倾尽一生,他们也只是想做个普通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