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南游记(七)

 简心素文 2023-09-07 发布于江苏

甘南游记(七)

第七日(2023年8月11日)

扎尕那—洛克之路—卓尼(一)

今日行程:扎尕那—洛克之路—卓尼。

早6点15分起床,准备七点出门到巷子对面的观景台看日出。

清晨的扎尕那,阴天有零星小雨,看日出的希望渺茫,我们却有赏景的迫切。对面的山峰如头戴缥缈白纱身披七彩霞衣的美人,沐浴在细雨微光中,美得不可方物。我们一出门就被眼前的景象陶醉,恨不得置身其中与美人为伴。

在观景台上拍照留影后,我们到豪客来农家乐吃过早餐,出村到景区小交通站排队坐车进景区。

9点10分坐上景区小交通,沿途处处弥漫着迭山的气息,云雾缭绕,能看到听到溪水哗啦啦流过的从容。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行驶,仿佛正在走进仙境,我觉得自己已经忘掉世间的一切烦恼,尽情享有这份美好。

9点35分到站,有一种美梦被打扰的迟疑,对脚下不平整土路抱有怀疑。这是一个最近几年才爆红的景区,公交车终点站、仙女滩、仙女湖的景点已在开发利用,相当于景区的四分之一,其他四分之三还是土路。

大多数游客下了公交不知道旅游线路,我们也是,下车后看到奇山秀水,云遮雾罩,先拿起相机先拍照。然后不知所行,就随着前面的游客往前走,在一线天景点附近看见拴着好多马匹,路牌上有旅游线路和收费标价,和乘车一样分段计价。当时天空下着小雨,偶有一片天空放亮,似有放晴的迹象。我还在高反,爬山困难,就选择全程骑马,田工每到一处就惦记着骑马也选择全程骑马,其他人选择步行。 

我骑的马叫白龙马,小名小白,今年8岁,主人是个藏族拉巴。拉巴说附近七乡每年组织一次赛马比赛,小白参加过乡里的赛马比赛,最好成绩第四名。田工骑的马叫小红,主人是个藏族卓玛。

这个景区骑马的习惯是,游客骑马,主人牵着走起初,骑马的新奇,置身仙境的洒脱感,还不时拿起相机拍照;后来雨越下越大,拉巴、卓玛也套上了雨衣,田工骑马前已经穿好了雨衣。我上身穿着冲锋衣,可骑马腿淋着雨,打起雨伞顾了左腿顾不上右腿。拉巴备有雨衣,我把雨衣裹在腰部以下才勉强能挡住一部分雨,田工也一样。

全程共有8个景点,未到第一个景点神王庙,小腿裤子已经湿了半截。看着拉巴、卓玛两人还在兴冲冲牵着马踏着泥泞的山路往前走,我和田工不忍心开口取消这笔交易,就继续往前走。

拉巴对自己的马很有信心,将牵马绳套在鞍环上,自己抄小路在前面等我们,我也相信自己的骑术,没有反对他这样做。常言道:老马识途没有主人牵着,小白很自信按部就班走着,我摸摸马背表扬它很聪明,能感觉到它很得意,走劲了。

卓玛就不同了,老老实实牵着小红走,即使不牵着也一直跟着不走远。田工和卓玛商量能不能让小红走在前面,好给我照相,卓玛和拉巴都反对,说小白是领头,要走在前面,如果小红走在前面,小白会很不高兴,就会撂蹄子踢小红,我和田工只能作罢。

拉巴在神庙、石林、大峡谷三个景点依我们的要求给拍照,只是拍出来的照片很不尽如人意。不知是故意还是无意,其他景点他们也只是一带而过,田工和我因下雨看他们很辛苦也不和他们计较。

    
    

到了山顶,已是11点45分,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马儿要休息吃草,恢复体力。

我和田工下了马,已是全身冷得直哆嗦,说话时上下牙直打架,嘴唇哆嗦着说不清完整的一句话。

拉巴和卓玛也要吃饭补充能量,他们的午餐是煮鸡蛋和家里带来的饭菜,早已凉透,可他们蹲在草地上,淋着雨吃。还邀请我们一起吃,由于不忍直视他们的这份辛苦,我们都以不饿为由拒绝了,边拍照边向前走。

山顶是一片相对平坦的草原,当地人叫它宝那西牧场,被群山环抱,草地肥硕,没有任何掩体和建筑物,只看见远处草地有两匹马在雨中嬉戏,几只牦牛在吃草。

迎面有一卡车顺着坑坑洼洼非常泥泞的道路驶来,车上拉了一兜子修路工人,看得出,他们不久前仍在修路。

马路对面山坡上,有一块斜插的大石,几个驴友在下面避雨。前面有一个垭口,山那边的人可以顺着这个垭口穿到山这边,同样山这边的人可穿到山那边。当年的洛克,就是从这道垭口穿越而来。(待续)

作者:多多


   

◆多多:甘南游记(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