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天国在广西83:成败杨秀清,他堪称“影帝”,成败皆因“代天父传言”

 桂临塞上 2023-09-07 发布于宁夏

历史有意思

挖掘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

《大桂平传奇》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

太平天国人物之成败杨秀清第十四集:成败杨秀清,成败皆“代天父传言”

01 /前言

太平天国丙辰六年(1856年,清咸丰六年),杨秀清又一次使用“代天父传言”,向洪秀全“逼封万岁”。随后在一系列人为的操作里,终于酿成著名的“天京事变”。

这个事件对于太平天国来说影响巨大,最后导致杨秀清,韦昌辉,秦日纲,陈承瑢等被诛杀,后续是石达开出走,使得太平天国的实力大减,从一片形势大好转为日落西山的境地。

归根结底,是因为杨秀清的滥用“代天父传言”操作。可以说是“代天父传言”成就了杨秀清,最后又毁灭了杨秀清,正所谓“成也'传言’,败也'传言’”。

02 /第一次“代天父传言”

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末,太平天国的实际奠基人冯云山被地主王作新抓住关进了桂平县衙监狱;洪秀全回广东“想办法”。就这样发展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拜上帝会”,在当地地主团练的不断分化打击中,陷入崩分离析的境地。

到了第二年三月,杨秀清首次利用“代天父传言”这个操作,迅速稳定了“拜上帝会”内部,使得“拜上帝会”避免了夭折的命运。接着在萧朝贵“天兄下凡”的双簧加持下,坐实了“代天父传言”的权威,接着杨秀清和萧朝贵便掌握了上帝会的实权,

就这样,杨秀清正式走向了太平天国的前台。

杨秀清掌权后,首先排挤了“南王系”的上帝会早期信徒赐谷王(黄)家和大冲曾家的势力。开始扶植自己未来的“东王系”,等冯云山被营救出狱回到紫荆山时候,“拜上帝会”已经不再是他被捕之前的那个“拜上帝会”了。

简单一点来说,杨秀清成了“拜上帝会”的实际掌权人,大权在握,正是“代天父传言”带来的结果。

03 /用得炉火纯青的“代天父传言”

尝到了“代天父传言”带来的甜头,杨秀清开始了接二连三的“代天父传言”表演。而通过一次次的表演,使得“拜上帝会”开始由“教会”慢慢过渡到“太平军”。具备了爆发金田起义条件。

他也在一次次的表演中,把“代天父传言”用得出神入化。

在这个过程中,他利用“代天父传言”从萧朝贵的手中夺回了权力,把太平军凝聚起来成为一支坚不可摧的力量。更是利用“代天父传言”,打了一场漂亮的“迎主之战”,使得太平军的向心力达到了空前。

可以说,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初一直到定鼎天京,杨秀清的“代天父传言”积极和正面的作用居多。

比如说在运动爆发之初,荆山的烧炭工,农民,还是平在山的矿工等等组成的太平军散漫和自私狭隘的思想,对战斗力影响很大,导致从出大湟江口到辗转十万大山,回师风门坳等等挫折不断,还始终处在清军的包围圈里。

是杨秀清多次借“天父下凡”予以说教并传达必胜的信心和坚定的信念,成功地将全军的意志和力量集结起来,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危局。接着在永安封王中,又借“代天父传言”识破和揪出已经投靠清军的叛徒周锡能。

这时候,他的“代天父传言”已经用得是炉火纯青。

04 /“代天父传言”的质变

太平军杀出广西北上过程中,太平天国基石冯云山,“天兄”萧朝贵的相继折损,使得制衡杨秀清的主要威胁没有了。杨秀清也在一次次功勋中让地位越发巩固,垄断太平天国的至高权力。

尤其是定鼎天京后,他更是把洪秀全给架空了,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成为太平天国的实际掌权者。加上他运筹帷幄发动北伐和西征之役,并策划击破清军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保卫了天京的安全,稳定了太平天国在江南的地盘,个人生涯达到了顶峰。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对“代天父传言”的娴熟运用上,加上自己的军事天赋,使得太平天国一直朝着预定的轨道前行。

然而,权力的过度集中,让杨秀清逐渐迷失了自我,这时候使用的“代天父传言”性质就变了,由对于大局使用逐渐变成了为个人私利而使用,引得诸王日渐心怀怨恨。

但他却不自知,反而变本加厉,直到最后再一次假托“代天父传言”,逼迫洪秀全答应封他为“万岁”,最终引发杀身之祸。

05 /“代天父传言”权威不再

杨秀清从一个目不识丁的烧炭工,一直到“掌理天国军务”,加封东王、节制诸王,大权在握,这一切首先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形势发展需要,同时又是在运动中通过一次次的战斗和事件逐步形成的。

更重要的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初,在桂平金田紫荆山的时候由于他的坚定和坚决,还有杰出的贡献、更加上他异于常人的天赋和军事才能,使得他在“拜上帝会”中享有崇高的荣誉和威信。

这时候使用的“代天父传言”代表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简单一点来说,当他的“代天父传言”代表了太平天国革命的时候,就有无可置疑的绝对权威别人就信服和遵从;

当他的“代天父传言”利益出发点出于个人私欲,不代表甚至是破坏太平天国绝大部分利益的时候,就丧失了权威性,甚至被太平军众人所唾弃。

以定鼎天京为分界,杨秀清在“代天父传言”前后期的变化,很清晰地看出来前后的巨大反差。定都后,杨秀清“代天父传言”明显地表现出虚伪性、欺骗性和压迫性,不再是为了太平天国事业的发展,而是转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滥用。

这样造成“代天父传言”最开始营造的那种神圣权威在太平军中逐渐失灵和变味。《金陵杂记》里总结得好:“哄诱山洞蛮野之徒则可,今至金陵,虽三岁孩,亦知其诈;即在前被胁之人,明知其假,但不敢当面道破,缘'贼匪’残杀太重故也。

06 /假作真时真亦假

“代天父传言”产生的时候,其实是一种思想教育。当时面对危局,杨秀清借助它来挽回“拜上帝会”会众的心,并增强他们的信心,这是积极无私心的使用。

“代天父传言”的变质,这也是杨秀清的野心方向发生了变化所起的作用。从服务于革命斗争有力的一种武器,演变成争权夺利的工具。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农民革命的色彩冲淡,旧的生产关系和太平天国逐渐封建化所决定的。

他一开始加入“拜上帝会”,图的是“有两餐饱饭吃就可以了。”而到了最后,他却是“逼封万岁”,要的是享乐和权力至上。这也都是小农民意识使然。当然了,作为一个不读书的文盲来说,他能想到那么高层次的意识形态吗?

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他在使用“代天父传言”表演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真真假假,只有他完全入戏了。最后导致这样的下场,不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