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置针穿刺点感染化脓的预防及处理汇总

 医学abeycd 2023-09-07 发布于湖北

静脉留置输液是为了保护患者的静脉、减轻患者痛苦,然而一旦发生留置针并发症,则很容易引起医患纠纷。

图片

话题讨论

近期,有小伙伴私信小护说:

给一个患者拔了留置针后,发现针眼的地方有结痂,周围还有一圈白黄色,大约1.2cm左右的红肿硬块,这个该怎么处理?

图片

出现上述这种情况大都是感染所致,穿刺点感染化脓是留置针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那么为什么会发生感染?该怎么处理?怎样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下面就和小护一起来看看吧~



主要表现

静脉留置针穿刺点出现发红、肿胀,甚至出现脓性分泌物,局部皮温升高、疼痛等表现。



主要原因

引起留置针穿刺点感染的原因主要分为这几方面:

1、患者自身因素: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感染,如年老体弱、恶性肿瘤等重症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直接影响机体抗感染功能。

2、环境因素:穿刺部位贴膜潮湿、破损、未及时更换、环境中存在感染源等。

3、操作者因素:操作者穿刺技术不够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其他: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拔针后注意事项交代不全面等。



正确处理

当留置针穿刺点出现感染化脓表现时,正确的处理方式如下:

1、立即拔针

当穿刺点出现红肿、痒、痛甚至化脓等表现时, 应立即拔管

2、局部处理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首选碘伏进行穿刺点的皮肤消毒,消毒液待干后,可粘贴酒精棉片,也可选用水胶体或银离子藻酸盐敷料等覆盖穿刺部位,以尽快促使穿刺点感染处愈合。

3、局部用药

待穿刺点闭合后,每天用碘伏消毒液消毒,待干后可涂抹喜辽妥、百多邦、金黄散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遵医嘱选用

4、心理安抚及健康宣教

留置针穿刺点化脓感染,患者及家属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护士需认真对待,告知患者出现痒痛时避免抓挠皮肤以免引起继发性感染,同时做好其心理疏导和安抚,避免引发医患纠纷。



正确预防
1、选择正确的血管及穿刺部位

穿刺时,选择上肢走向直、粗、管壁弹性较好, 易固定的血管。避免选择关节处、受伤部位或已感染及下肢静脉较细的血管。选择正确的血管对提高穿刺成功率起着重要作用。

2、严格无菌操作

1)穿刺时,注意规范化洗手,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2)穿刺前,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皮肤消毒面积要超过敷贴覆盖面积,一般在8cm以上范围内严格仔细消毒,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逆行侵入血管。消毒液不宜过多,待穿刺点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消毒后勿用手触碰穿刺部位。

3)固定透明贴膜,透明贴膜固定稳妥,防止静脉留置针打折、扭曲,贴膜要定期更换,穿刺部位出现松动、渗血、渗液,可疑污染时立即更换贴膜,更换贴膜时也要按穿刺要求消毒。

3、留置期间密切观察

1)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病房,查看液体输入是否通畅,留置针固定是否牢固,有无打折、移动、扭曲、松脱等现象。

2)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血液或液体渗出,周围皮肤有无红肿。

3)发现穿刺部位出现发红、皮温升高等感染表现时,及时拔除留置针,重新选择合适静脉进行穿刺。

4、把握留置针留置时间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中指出,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h-96h更换一次。2016版INS指南建议,不能仅仅根据留置时间的长短来拔除血管通路装置,故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时间目前并未确定。

建议不同患者、不同药物,留置针留置的时间不同,应根据情况密切观察,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具体的留置时间。

5、特殊药物

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使用中成药及刺激性大、渗透压高的药物时,应抬高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缩短药物在静脉血管滞留时间,以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另外,静脉输注高营养液体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道,有助于减少静脉炎,避免针眼感染。

6、健康宣教

留置期间,做好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告知留置针日常观察及固定注意事项,避免穿刺部位进水或者污染等情况发生。

你在临床上遇到过留置针穿刺部位感染吗?如果你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可以在下方讨论区留言哦~

参考文献:

[1]陈海静.浅谈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与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3):306-307.

[2]付海,吕笑吹,吕美晓,等.留置针感染预防相关因素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3):32-33.

[3]胡东方,周娟.留置针拔针后穿刺点感染原因分析及处理[J].哈尔滨医药,2014,34(5):3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