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入15只不同行业的股票或基金与买入一只宽基基金一样吗?

 訫已 2023-09-07 发布于陕西

回想20多年前,我看到不少白马股市盈率达到三、四十倍,股价涨了七八倍,明显看起来估值过高。而且同期国外的同类公司只有十几倍的市盈率。我当时思考的是:“A股的股票市盈率是否过高?”

现在回顾往事,一下就全明白了。估值不是估现在的值,估值是估未来的值。虽然20多年前很多股票的估值已经达到三、四十倍,但是它们在未来的十几年、二十多年来业绩增长了几十倍,股价上涨了几十倍、上百倍。

所以,现在看来只要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够快,如果我们的投资目标是未来来十年、二十年那么当前的市盈率估值是二十三倍还是三十二倍并不重要。当然,能以二十三倍的市盈率买入肯定会风险更小,未来的投资收益更高、风险会更小。问题是如果市场一直不给我们以23倍市盈率买入股票的机会怎么办?难道我们要因此错失一个未来上涨几十倍的大牛股吗?

对于好公司、好股票我们没有必要过于计较估值和股价。比如,一个现在标价6元的东西,未来可能会值100元。你现在会斤斤计较5元买进还是6元买入吗?所谓的估值不过是估算未来公司的股价或市值而已。所以估值是考验投资者对公司和行业未来十年发展变化的判断能力。

有粉丝朋友问:你买了各行各业的十几只基金,这相当于买了一只宽基基金了。为什么不直接买一只宽基金基金呢?

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就如一个饭店雇佣了服务员、司机、会计、厨师等15个人,与其只雇佣了一个身兼数能,一个人能顶15个人的能人是完全不同的。

当我手里只持有一只沪深300指数基金这样的宽基时,我加仓沪深300时,相当于一次同时买入了金融、高科技、家电、乳业等一共300只股票。我减仓沪深300时,相当于我同时一下卖掉了金融、高科技、家电、乳业等一共300只股票。

这样的买法和卖法有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经常会出现金融出现了暴涨行情,估值过高,而地产、乳业等公司并没有上涨。卖出金融板块当然是对的,但是家电、乳业等板块则完全没有必要卖出。如果我们持有沪深300指数基金,就会出现倒洗澡水时连同孩子也倒掉了的问题。

除非沪深300指数里绝大部分的行业、个股在同一个时段里都大涨了,都估值较高了,我们这时卖出才会是一个较为满意的卖出时机。但问题是这样的时机比较少,大部分都是某一部分个股、板块涨上了天,另一部分个股还静静地趴在地。

如果我们分别买入金融、地产、高科技等十几只不同的基金或个股。我们就可以根据轻、重、缓、急进行合理的卖出和买入。当金融大涨,估值过高后,我们就卖出金融,而其它低估的板块不动。当地产板块大跌,出现低估机会时,我们就会只买入地产而没有必要同时买入高估的金融。

这样,我们可以获得比仅买一只宽基基金更大的投资收益。同时也更加有利于资金的周转,进退也更加灵活而有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