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会惯着。 其实在《红楼梦》里,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惯着林黛玉的。甚至连宝玉也说过“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的话。 当然,宝玉说了这话之后,就吃饭也吃不到心上,说话也不耐烦,赶过去黛玉又冷言冷语。可是宝黛互相爱恋,情侣间的事情,能用常人的标准来衡量吗? 除了对宝玉之外,黛玉并不总是“林黛玉性格”的。而身边的,也不会总惯着她。 紫鹃对黛玉够体贴了吧?雪雁虽然年幼,到底是她从家带来的。可是呢,“紫鹃、雪雁素日知道黛玉的性情: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了什么,常常的便自泪道不干的”。 知道以后怎么样?“把这个样儿看惯了,也都不理论了”,以至于被晴雯拒之门外的那次,“也没人理,由他云闷坐,只管睡觉去了”。 丫鬟如此,姐妹们呢?黛玉生病,“有时闷了,又盼个姊妹们来说些闲话排遣;及至宝钗等来望候他,说不得三五句话,又厌烦了”。这样矫情,姐妹们也只是体谅他“病中,且素日形体娇弱,禁不得一些委屈”,然后“他接待不周,礼数疏忽,都不苛责”,只原谅她病中招待不周——不病的时候可没那么容易原谅! 黛玉的小性儿,在周瑞家的送宫花一回表现得很明显,一句“别人不挑剩下,也不给我”,当然是迁怒——我在《黛玉为何要怼周瑞家的?怼的是宫花,可不是为了宫花》等文章中分析过了——但也真叫人下不了台。 如果惯着她,应该像宝玉一样忙不迭地陪不是,又是“打躬作揖的”,“又把'好妹妹叫了几万声”了。可是周瑞家的哄她了吗?“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不仅这次“不言语”,而且从此之后,俩人再没有交集。正应了宝玉那句话:“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至于薛宝钗那句“你们通今博古,才知'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更是直怼到黛玉脸上去,一点儿也没惯着她! 其实黛玉的“林黛玉性格”发作,百分之九十,都是为了宝玉;另外百分之十,也与宝玉有关。如果与宝玉无关、与爱情无关,黛玉并不是总那么“林黛玉性格”的。 还记得宝玉过生日那次吗?湘云行酒令说了句“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引得晴雯等人向湘云发难:“每人给一瓶子桂花油擦擦”,黛玉就顺嘴接上“他倒有心给你闪一瓶子油,又怕挂误着窃盗的官司”。 前面刚因为茉莉粉、蔷薇硝、玫瑰露、茯苓霜而引出了窃盗官司,最后以宝玉顶缸了结此事。虽然大家约好了不公开,但宝玉当然不会瞒着黛玉。没话还要找话说呢,这么精彩的事怎么可以忍得住不说?于是黛玉在此“趣宝玉”,却忘了捎带着真正的盗窃犯彩云。 于是,“彩云有心病,不觉的红了脸”,而宝钗也“忙暗暗的瞅了黛玉一眼”。 黛玉自己反应过来,这次可没有“林黛玉性格”,而是“自悔不及”,并且“一顿划拳岔开了”。 看看,人家林黛玉也会体贴别人的心病,也会为触犯别人隐私而“自悔不及”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