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世民是个混血汉人?

 太阳鸟阅读吧 2023-09-07 发布于浙江

  ——一起聊聊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

作者说,唐朝的开国皇帝高祖李渊,跟隋炀帝是亲戚,所以他也是一个鲜卑化的汉人,后来李唐后人,也一直说自己是汉人。不过历史学家有很多猜测,李唐家族也多年跟着鲜卑人混,血液里难免会融入少数民族的血液。
唐太宗李世民可能也有胡人的血统,有史料记载,高祖李渊的生母,皇后,而儿媳妇都有鲜卑人,也就是使说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生母和皇后。所以唐朝李家,应该多多少少有些少数民族血统的。不光皇帝,就连很多明臣武将,也是鲜卑族,比如,门神尉迟敬德,长孙无忌,这些都是鲜卑族。
另外,李唐人唐三彩多是胡人的模样,而且唐朝以胖为美,这也是鲜卑族的标准。为什么只有唐朝出现过女皇帝呢,这也是鲜卑族的传统有关。草原文化,没有男尊女卑的传统。妇女在家庭中,通常都占据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比如在隋唐的皇后地位都很高,隋文帝的独孤皇后,还有李世民的长孙皇后,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后。
还有唐朝初年所采用的府兵制,这也是鲜卑族的制度,部落兵制度的色彩很浓重。军人地位高,有特权,荣誉感,晋升也很快,所以唐朝的军队战斗力超强。依靠着府兵制度,唐代皇帝,成为了中原和草原共同的主人,草原民族也尊称唐代皇帝为天可汗。这在别的朝代也是没有出现过。
后来唐朝开始放弃府兵制,军队战斗力也就大幅下降,最后反而是安禄山这种少数民族雇佣军的战斗力更强悍。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损,没有那个王朝是永远的。原来在分封制之下,诸侯有世袭的领地,他们对待民众反而会考虑长远利益,相反,郡县制之下,大家都是临时的,所以也就急于出政绩,很容易干出暴虐百姓的事情。诸侯治理封地是为了自己,而地方官则是为了皇帝,很容易贪污腐败。
不过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人反而认为,郡县制有利于公平的选拔人才,促进人才的流动。所以郡县制比分封世袭制要好的多。也可以避免天下大乱,诸侯纷争。不打仗,老百姓的生活肯定是会更加安稳的。
作者统计了一下各朝代的时间,夏和商各自500年,周有800年,但是秦朝之后,历朝历代的时间明显缩短。比如两汉加起来400年,隋唐加在一起才300年,两宋也差不多。明朝276年,清朝267年,都没有再出现夏商周三代这种长期的王朝景象。所以可见,郡县制是不利于一个朝代江山永固的。
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农民大起义上来的王朝,持续的时间都比较长,比如秦末农民起义,出现的汉朝,还有隋末农民起义出现的唐朝,以及经过元末农民起义的明朝,还有明末农民起义后的清朝。作者说这就叫做,大乱到大治,通过农民起义,会把原有的社会结构,打击破坏的很彻底,然后再建立政权,反而更加稳固。
这个观点也同样适用于欧洲,欧洲付出了1000多年,野蛮生活的代价,才建立了后来的先进文明。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越是天下大乱,各种思想,技术,文明就越是快速的进步。越是统一就越容易陷入故步自封当中。没有竞争也就没有动力。
在说农民起义,好像也只有在咱们这有效,西方世界很少有农民起义。也没有一个王朝是被农民起义给推翻的。他们的老百姓也从不想当皇帝,因为皇帝必然是贵族出身,农民压根就没有改朝换代的想法。像日本,天皇自始至终都是一脉相承。没人说想把天皇赶下台的,在日本人眼里天皇就是神的象征。

END


一起关注

一起聊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