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心国学院三期词武陵春作业点评

 云诗雷情 2023-09-08 发布于湖北

开心国学院词班第武陵春作业点评

各位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又到了本周的总评课时间,我们先根据讲义一起来复习和解读一下《武陵春》这个词牌:

一、复习第十七讲讲义要点

(一)、《武陵春》格体:武陵春词谱共有三格,以毛滂体为正格。

格一(毛滂体)

双调48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风过冰檐环佩响,宿雾在华茵。剩落瑶花衬月明。嫌怕有纤尘。

凤口衔灯金炫转,人醉觉寒轻。但得清光解照人。不负五更春。

(西窗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例子中的毛傍这首,韵在今天开来是有问题的,不在一个韵部。是因为那时候韵还不规范,任何事都是逐渐规范,韵表也是后人总结出来的,所以我们也不去诟病古人,我们按照韵表填写就好。

格二(李清照体)

双调49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

风住尘香春已尽,日晓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格三(万俟咏体)

双调54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四平韵。

燕子飞来春在否,微雨过、掩重门。正满院梨花雪照人。独自个、忆黄昏。

清风淡月总销魂。罗衣暗、惹啼痕。漫觑着秋千腰褪裙。可煞是、不宜春。

(二)、《武陵春》词牌的押韵:

这个词牌的正体押韵很简单,除了首句仄收不在韵,其余都在韵而且同一平韵到底。

(三)、《武陵春》词牌声情:适合抒发柔婉类的情感,避免豪放、激昂。

(四)、《武陵春》适合主题:

1、写景抒怀

1)、上景下情,同时,上片昔日,下片今时

武陵春 宋·卢炳

常记江南春欲到,消息付南枝。疏影横斜照水时。月淡暗香迟。

可惜江头千树玉,雨暗更风欺。传语东君管领伊。憔悴有谁知。

2)、 上片回忆,下片设想

武陵春·藤州江月楼 宋·向滈

长记酒醒人散后,风月满江楼。楼外烟波万顷秋。高槛冷飕飕。

想见云鬟香雾湿,斜坠玉搔头。两处相思一样愁。休更照鄜州。

3)、上片现实,下片设想

《武陵春·春晚》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4)、上片着重情语,下片着重景语。

武陵春(宋·连静女)

人道有情须有梦,无梦岂无情。夜夜相思直到明。有梦怎生成。

伊若忽然来梦里,邻笛又还惊。笛里声声不忍听。浑是断肠声

5)、景中带情

《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宋代·辛弃疾

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唤取笙歌烂漫游。且莫管闲愁。

好趁春晴连夜赏,雨便一春休。草草杯盘不要收。才晓便扶头。

6)、上景下情

武陵春·江月(清·吴绮)

月照大江流不断,一片好清秋。摇落江关是处愁,兴客且登楼。

侧帽参军今已老,那得更风流。玉箫憔悴画桥头,莫问旧扬州。

7)、上片全景语,下片一景一情

武陵春·舟次虎邱(清·陈维崧)

四面吴山争窈窕,浓绿罨归舟。寺外人家桥上楼,春水尽情流。主簿祠前斜日漾,惹起旧时愁。石上苔痕青未休,曾做少年游。

8)、上片送别,下片等待加回忆,时间倒序描写

武陵春 宋·晏几道

烟柳长堤知几曲,一曲一魂消。秋水无情天共遥,愁送木兰桡。熏香绣被心情懒,期信转迢迢。记得来时倚画桥,红泪满鲛绡。

9)、时间上的变更,顺序来写

武陵春·春怨(清·徐灿)

昨夜杨花飞几许,冷暖在心头。萍踪浪影且随流。切莫近红楼。

未尽生前愁与闷,烟水古杭州。春魂黯黯绕兰舟。却是梦中游。

10)、按事态发展顺序写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宋代·辛弃疾

走去走来三百里,五日以为期。六日归时已是疑。应是望多时。

鞭个马儿归去也,心急马行迟。不免相烦喜鹊儿。先报那人知。

2、写节令

《武陵春‧正月七日武都雪霁立春》宋代‧毛滂

春在前村梅雪里,一夜到千门。玉佩琼琚下冷云。银界见东君。

桃花髻暖双飞燕,金字巧宜春。寂寞溪桥柳弄晴。老也探花人。

3、咏物

《武陵春 咏梨花》清代·吴灏

春气阴沈寒料峭,寂坐看梨花。冷淡幽情自一家。微雨湿铅华。

节近清明深院里,醉梦一枝斜。悄夜窗前映雪枒。呼月照仙葩。 

《武陵春(茶)》宋代·谢逸

画烛笼纱红影乱,门外紫骝嘶。分破云团月影亏。雪浪皱清漪。

捧碗纤纤春笋瘦,乳雾泛冰瓷。两袖清风拂袖飞。归去酒醒时。

4、悼亡

《武陵春 吊林处士墓》清代·徐釚

鹤去亭空争窈窕,香雪满湖流。山外青山楼外楼。碧水漾春鸥。

处士祠边苔藓绿,酹酒上荒丘。梅圃芝岑事事幽。禅草不曾留。

5.贺寿

武陵春 德茂乃翁生朝作 南宋 · 李流谦

晓日帘栊初破睡,宝鸭宿薰浓。笑指图中鹤发翁。仙骨宛然同。

万里郎官遥上寿,五马茜衫红。待插华貂酒满钟。仍是黑头公。

武陵春 渭南杨五生朝 南宋 · 丘处机

新岁才交生万物,时令近元宵。瑞气蒙蒙降碧霄。方诞谪仙苗。

貌态堂堂殊胜敏,归道厌凡嚣。石烂松枯寿更遥,龟鹤算都饶。

二、第十七讲作业完成情况总结:

1、作业要求:

填一首菩萨蛮。要求:

以“赠寄”为题材,或者自选题材,填一首《武陵春》。

要求:

1.自查不得有低级错误,如韵字、平仄、句意通顺等;

2.白话释义自己作业。自述:立意布局脉络。

“赠寄”一类的题材,我们要注意两个方面:

其一:注意赠寄对象,一定是关系很好很熟悉的人,不然情感何来激发?

其二:可以因事、因时节、因思念别情等原因激发对对方的寄赠情感,情感的抒发寄托要自然而不矫情,也就是别喊口号,别失真,才能打动对方和读者。

2、下面一起来看各组前三位同学是怎么赠寄的:

蒹葭组:

《武陵春-赠寄家姐》

文/老天真

驿路同舟相别后,偏骤雨斜风。幡卷枝摇溪水洪,更白浪排空。

青葱年华如一梦,聚散苦匆匆。惟愿金风桂馥浓,把酒月明中。

白话:今日驿路与姐偶然同舟又分别,偏遇到疾风聚雨。彩幡卷缩木枝摇晃,溪水汇成洪流,江上白涛冲天。

回想起过去美好的时光恍然如梦,彼此间聚散总是匆匆。只愿到金秋桂子香浓时,能共度中秋把酒明月中

立意:感叹时光飞逝,亲情珍贵。

布局:总分分,总分分。

脉络:上片写今日匆匆一别之后,天气骤变的情况。下片感慨岁月匆匆亲情不变。

西窗评:亲情满满、真挚感人。一首很走心的赠寄家姐的武陵春,有别情的惆怅,有别后的思念,更有中秋的团聚愿望,读来感喟。整首词情感跌宕起伏,布局昔-今-来日,脉络清晰,一咏三叹。不足之处在于上片有硬伤:“偏/骤雨斜风”、“ 更/白浪排空。”二句用了领字的句式,武陵春没有领字要求,所以六言句要注意句式。

2、开心国学院词班填词知识第17讲作业

【蒹葭-沉默羔羊】学号网名必填

《武陵春·寄儿》李清照体

文/蒹葭-沉默羔羊

犹记儿时初学步,举足复踉跄。孰料而今别故乡,四处苦奔忙。

名利从来皆粪土,只愿体安康。世事无常似战场,应幻化、细思量。

白话释义:还记得你小时候开始学走路时,每次一抬腿就踉踉跄跄、摇摇晃晃的样子。那时候谁又能想到今天的你,一个人离开故乡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劳累?孩子呀!名利从来都是身外之物,不要太在意了,我只希望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好啦!你要知道,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战场上的情况一样瞬息万变,你遇到什么事情时要顺应变化,认真思考。

立意:寄赠

布局:过去-现在-未来

脉络:回忆-而今-祈愿-嘱咐。

西窗简评:天下父母心、十分一般同。这首写给儿子的另一体武陵春,大抵也是天下父母惟愿儿女平安健康的朴素心愿,情感真挚,读来感心。但是我总觉得“名利粪土”一说有点过,虽然我们都说淡泊名利,但毕竟生存生活也需要名和利,可以淡薄,不要利欲熏心就好,试想我们都这样认为名利如粪土,那要怎么生活呢?啃老吗?所以愿孩子康健是合乎常理的。另外结拍“应幻化、细思量”是什么意思呢?幻化,按照你的解释是“顺应变化”之意,然幻化从字面看是虚化的意思,有点词不达意之感。世事无常细思量是对的。再琢磨一下。

3、武陵春 江渚即事

文/白丁

暮卷流云犹向晚,霞映一江清。两岸芦花似雪盈,漫野数秋声。

谁与长空题雁字,可是寄离情。落寞孤舟逐水轻,风抚影伶仃。

立意,江渚观秋感怀

布局,借秋天的物像来表达离别的愁绪

脉络,总分分总

白话文:夕阳卷着流云已近暮色,霞光照应着清澈的江水,岸上的芦苇飘散着芦花四处纷飞,像雪花一样,漫野的飘散,诉说着秋天的气息。天空中的大雁排成了字,这雁字却难寄心中的离别之情,落寞的一叶轻舟默默的逐水而行,此时秋风阵阵吹抚着我落寞的身影

西窗简评: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武陵春,所写之景渲染出悲秋且离情满怀的情绪,似雪芦花、长空雁字、逐水孤舟,都是悲秋的画面,意象选取恰当,共鸣感很强。上片发端“暮卷流云犹向晚”的“暮”字别扭,暮卷……向晚,怎么看怎么别扭。“漫野数秋声”的“漫、数“需琢磨,莫若“遍野是秋声”自然圆润。

木槿组:

1、《武陵春*寄师兄》

文/远山

竹院无人门半掩,独自倚空楼。听尽檐间燕语柔,勾起许多愁。

折柳十年成旧事,无语泪轻流。唯愿花溪荡小舟。不是梦中游。

立意:倾诉思念

布局:独居起忧愁。忆往昔,思未来。

脉络:竹院寂静,独居幽思。回忆往事,企盼未来。

西窗简评:赠寄切题,脉络清晰,布局合理,情感深挚。不过读后总感觉所寄对象是女儿身呵呵。因为你词中的“燕语”、

“泪轻流”、“花溪小舟”,有点女子般的柔美。你过片用到了折柳的典故,说明你和师兄之间是离情别绪,不是其他情况,所以我有此疑惑。其余都挺好。

2、《武陵春·寄乡思》

文/木槿06-映月

日落时分千嶂矗,但见白云浮。目极飞鸿天际休。人倚望乡楼。

偏有笛声江上送,似把断肠揉。何日乘风故里游,柳下系归舟。

释文:黄昏时分,群山耸立。有白云飘浮。目送飞鸿消失在天际。游人倚在望乡楼上。江上偏偏传来阵阵笛声,好像把思念的情绪不停地撩动。几时能回到故里乘风恣游,在柳下系归舟。

立意:以思乡为立意。

布局:分,总。分,总。

脉络:上景下情

西窗评:这首不是写给某人,是寄乡愁,但是词题“寄乡思”不如直接“寄故乡”不是人名至少也是一个地方,方便投递嘛哈哈。情景交融,情感饱满,上下片衔接无痕,写景抒情脉络清晰,情景交融。注意词句的洗练比如发端:日落时分,这样的表达是现代文语气,可精炼一下。

3、武陵春·京师与友人赠别

      文/六杉

长夏暑蒸蝉噪急,御柳夹河堤。脉脉长流无止时。随势各东西。

樽酒万里山海阔,相见渺无期。执手依依马去迟。岸柳滞行衣。

白话释义:长长夏日暑气蒸腾蝉噪急急,御河两岸高柳夹着河堤。河中脉脉长流奔腾不止。这流水随着地势各奔东西。

樽酒与君相别从此万里相隔山高海阔,相见恐怕渺渺无期。执手依依不舍马儿也行走迟迟。夹岸的柳丝似知晓人意牵扯行人的衣服不忍让人离去。

布局上景下情。

脉络:上片写分别之境;下片道分别之情。

西窗评:一首赠别的武陵春,写出了暑天里与友人京城离别的伤感与依依惜别之情,情景交融,见古文功底。有两处稍显不足,发端“长夏暑蒸蝉噪急”一句可再精炼,暑蒸蝉噪 四个字已经暗含炎夏,不必再说破。“樽酒”和后文的万里山海阔衔接稍显断痕,你是想表达把酒话别,这句中间正确了字词的衔接,试问樽酒如何万里?另外马去迟中马,稍显泥古,除非诗词舞会上的穿越诗词,最好是融入时代的交通工具,读来会更有代入感。我们现代人的离别,一般是高铁地铁或者飞机或者自驾,船都很少了,用词的语言特点来表达这些交通工具应该是能够的,这样会更有代入感、时代感和共鸣感。

总结一下本次作业情况:

本次作业都很用心,因为主题很好把握,赠寄熟悉的如或者地方,

大家都有得写,容易成篇。其中优秀作品很多,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瑕不掩瑜,尤其情景交融和意象的有效选取都很棒,用了心填就的诗词跟凑的诗词,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所以这次作业为大家点赞,希望今后继续我心抒我情,我笔写我意,期待大家更多更好的作品。

今天的总评课到此结束,有不尽之处老师们同学们海涵。

谢谢大家!

本期编辑:云诗雷情

 扫一扫,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